当前日期:

目录

1956年前的职工体育活动,主要是在矿区开展,活动项目有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等。1954年初,矿务局组建了第一支矿直职工男子篮球队,经过充实后,成立了铜官山矿男子篮球队。不久,又组建了女子篮球队。5个基层单位也相继成立了男子篮球队和足球队。矿务局先后举办了四届职工田径运动大会,促进了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1955年,矿务局成立体育协会,统一领导全矿职工体育工作。到1956年,6个基层单位也成立了体育协会,发展会员740人。成立篮、排、足球队69支,队员有863人,“劳卫制”锻练也在全矿推开。
建市以后,职工体育活动得到发展。市体委在市工会、市团委、矿体育协会的配合下,积极组织职工参加体育活动,发动职工坚持业余锻练。活动项目已由原来的篮球、田径为主,发展到拔河、“马拉松”、自行车、长跑、太极拳、石锁、游泳、棋类、手球、体操等。1957年,职工业余体操队开始组建,并自发地进行班后业余锻练。机关干部的工间操在30%单位开展。到1958年,体育协会已发展会员5600多名。1959年,全市等级运动员有219名,裁判员69名。1963年,各机关、厂矿恢复和组建各种项目的运动队和锻练组179个。从1957年到1966年,市组队参加省级以上比赛5次。其中市男子篮球队获得1958年冶金系统上海赛区第三名,女子手球队获省1958年手球赛冠军。市级比赛91场(次);各厂矿、企业自办小型比赛941场(次);参加比赛的人数累计达43037人。
1957年至1966年职工体育比赛场(次)和参加人数统计表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正常性的职工体育活动受到冲击。一些体育活动积极分子,自发地进行一些球类和早晨跑步锻练。从1972年开始,部分单位有组织地开展了广播体操、棋类、拔河等体育活动。1972年4月,市革委会机关举办有460多人参加的广播体操会操比赛。1973年至1975年,许多厂矿、企业、机关恢复了体育组织,做广播体操形成了制度。全市参加冬季体育锻练的职工、学生近10万人次。一些传统体育活动继续得到普及。部分单位还增加了野营拉练等军体活动。市里还组织迎春越野长跑,公路自行车比赛和横渡长江活动。1976年7月16日,有52个单位,60个男女代表队,1229人参加了横渡长江。40多个机关厂矿单位坚持“开门操”、“工间操”制度。部分厂矿还在“三八”妇女节组织广大妇女职工参加拔河、乒乓球比赛。到1976年底,市职工代表队8次参加省级比赛,市内共举行综合或单项运动会18场(次),名厂矿举行小型运动会227场(次),累计参赛人数达44206人次。
1976年以后,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职工体育活动得到重视和提高,强身健体、易学方便的体育项目得到普及。特别是广大女职工和教职工都积极参加各项体育锻炼。仅1977年和1978年,妇联组织的拔河、乒乓球赛,就有42个单位640多名女职工参赛。市教育局于1985年举行首届教职工运动会,有300多名教职工参赛。企事业单位也因地制宜,不断举行职工运动会,丰富职工文体生活。武术、拳类,得到普及。1979年,有350余名职工参加简化太极拳训练班学习。1980年初,市体委组织9个单位11位同志赴上海学习练功十八法。返市后,为16年单位培训了21名辅导员。4月份,又会同市总工会培训了61名医疗体育骨干。到1982年,有600多名职工在市6个辅导站学习“练功十八法”、“太极剑”“四十八式太极拳”和医疗体操。1983年至1984年,有2603人次参加22个武术辅导站的学习。1984年,基层职工体育活动出现了产业系统抓,项目规模大的势头,全市10多个单位组织系统内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比赛。市体委配合市总工会选拔组织6个项目的体育代表队,参加安徽省首届职工运动会,获奖杯三只,奖牌21枚(其中金牌3枚,银牌3枚,铜牌2枚)。市信鸽协会也举办了郑州——铜陵的信鸽竞翔活动。1985年,市工商银行与体委联合举办首届“储蓄杯”乒乓球赛,有15个单位,25个男女队,109名运动员参加。市体委还与市工会在1983年举办了模范体育家庭活动。评出省模范体育家庭两户,全国模范体育家庭一户。1984年又联合召开了职工体育表彰大会,表彰、奖励了3个模范单位,11个先进集体,74个先进个人。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