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词汇
词汇的主要特点
方言与普通话词汇的语素成分有区别
方言是单音词的,在普通话中则是双音或多音词,如方言中的“灰、砂、索”,在普通话中分别是“灰尘、砂子、绳子”。
普通话是单音词的,在方言中则是双音或多音词。如普通话中的“雁、粥、蚌”,在方言中则是“雁鹅、稀饭、河撇子”。
方言是多音词的,在普通话则是双音词。如方言中的“老母猪婆,下巴壳子、胸门口”,在普通话中则是“母猪、下巴、胸口”。
方言与普通话词汇的构造成分及构成方式有区别
方言中的非重叠词,在普通话中则是重叠词。如方言中的“阿捕、老爹、母舅”,在普通话中则是“姑姑、爷爷、舅舅”。方言词是复合式的,在普通话中则是附缀式的。如方言中的“舌条、柿罗、落苏”,在普通话中则是“舌头、柿子、茄子”。
方言词与普通话词都是复合词的,其构词成分所不同。如方言中的“滚水、灰面、面糊”,在普通话中则是“热水、面粉、浆糊”。
方自与普通话词汇的书写形式相同但意义不同
词形相同,词意的基本对象不同,如“面、饭、爷爷”,在方言中是指“面条儿,大米饭、叔叔”,在普通话知中则是指“面粉、食物、祖父”。










说明:
1、词汇表按词意分类收编。每条词先写词,先标音,再注释。词条中的借音字以浪线标明。有音无字的用方框“□”表示。
2、每组同义词,从第二条词开始向后缩一格。
3、采用5度调值标调,字音右上角的数字为原调值,右下角的数字为连续后变化调值。不标调值或只标黑点的为轻声音节。
方言与普通话词汇的语素成分有区别
方言是单音词的,在普通话中则是双音或多音词,如方言中的“灰、砂、索”,在普通话中分别是“灰尘、砂子、绳子”。
普通话是单音词的,在方言中则是双音或多音词。如普通话中的“雁、粥、蚌”,在方言中则是“雁鹅、稀饭、河撇子”。
方言是多音词的,在普通话则是双音词。如方言中的“老母猪婆,下巴壳子、胸门口”,在普通话中则是“母猪、下巴、胸口”。
方言与普通话词汇的构造成分及构成方式有区别
方言中的非重叠词,在普通话中则是重叠词。如方言中的“阿捕、老爹、母舅”,在普通话中则是“姑姑、爷爷、舅舅”。方言词是复合式的,在普通话中则是附缀式的。如方言中的“舌条、柿罗、落苏”,在普通话中则是“舌头、柿子、茄子”。
方言词与普通话词都是复合词的,其构词成分所不同。如方言中的“滚水、灰面、面糊”,在普通话中则是“热水、面粉、浆糊”。
方自与普通话词汇的书写形式相同但意义不同
词形相同,词意的基本对象不同,如“面、饭、爷爷”,在方言中是指“面条儿,大米饭、叔叔”,在普通话知中则是指“面粉、食物、祖父”。










说明:
1、词汇表按词意分类收编。每条词先写词,先标音,再注释。词条中的借音字以浪线标明。有音无字的用方框“□”表示。
2、每组同义词,从第二条词开始向后缩一格。
3、采用5度调值标调,字音右上角的数字为原调值,右下角的数字为连续后变化调值。不标调值或只标黑点的为轻声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