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浮山位于我省黄棕壤向红壤过渡的地带,土壤类型众多,在目前全省划出的13个土类中,浮山及其附近地区占有6个土类。成土母质:丘陵区为火山碎屑岩风化物;沿河两岸及湖泊周围为河流冲积物和湖泊沉积物。主要土类及其分布如下。
一、红壤
浮山分布有红壤性土和棕红壤二个亚类。丘坡下部及丘麓多属发育于坡积物上的红壤性土,剖面构型为A——(B)——c,土层较厚,一般为30——40厘米。由于浮山风景区的森林屡遭破坏,覆盖率锐减,水土流失严重,已呈现片状与沟状侵蚀,土层较薄,土壤厚度多为20厘米左右。在坡间洼地、沟壑两侧及部分丘麓,土壤厚度在50厘米以上,有机质含量2.5——3%,马尾松林、杉木林、竹林、枫香林生长良好。土壤质地多为轻壤至中壤,局部地区为沙壤或重壤。结构为粒状、棱块状及小块状,棕黄、灰棕、暗黄红等色,呈酸性至微酸性反应。
棕红壤分布于浮山附近的起伏岗地上。母质为第四纪红土,下层为老红土,深红色,含有色粗网纹;上部为新红土,色较淡,土壤质地偏粘,表层有机质含量在1%左右,氮、有效磷和钙含量低,具“酸、板、瘦”的特点。目前多分布人工栽植的马尾松林和天然的栎类林。
二、粗骨土
在山腰以上至山顶,坡度较大。土壤冲刷严重地带多发育为粗骨土。其剖面构型为A—c—R,在浅薄的表层之下,有厚度不等的母岩风化层。表层土石砾含量多,具粗骨特征。立地条件较红壤性土差,多分布马尾松林,间有片状草地分布。
三、石质土
分布在山顶毗邻裸岩处,呈片状,剖面构型为A——R,表层厚度一般小于10厘米,其下部即为大块母岩。木本植物难以生长,主要分布的草本植物有结缕草、画眉草、莎草、野菊等。
四、黄褐土
浮山稍北岗地,有发育在下蜀黄土母质上属于黄褐土土类的粘盘黄褐土(亚类)。土层深厚,质地粘重,有明显的粘化作用,常具粘盘层,可见铁锰结核,结构不良,通透性差。目前多为旱地或分布人工马尾松林。
五、潮土
为灰潮土亚类,分布在河流两岸及湖泊周围,有潮化及旱耕熟化过程。地下水位高,一般为0.75—1.00米,升降较频繁。随着氧化还原交替进行,使铁锰等易还原物质氧化成黄色锈斑,细小的铁锰结核淀积于土壤结构面上。这种潮化过程,主要是毛管水运动所致。灰潮土在本区分布面积较小,主要有沙泥土、淤泥土两个土属,多实行麦——棉轮作。
六、水稻土
由冲积物、湖积物和坡度较小的棕红壤,经过人们长期的水耕熟化作用发育而成,多分布在丘前和河、湖沿岸。土壤深而厚,达100厘米以上,有机质含量较高。在本风景区内主要分布有两个亚类:
潴育水稻土亚类:在地形上高于潜育水稻土,成土过程受地下水与地上水共同参与作用,有潴育层发育,呈酸性与微酸性反应。土壤质地多为中壤——重壤,有机质含量2.5—3.0%。
潜育水稻土亚类:分布于地势较低、地下水位较高地段。成土过程受地下水影响,有潜育层发育,呈青、灰、灰蓝色,有强度不等的亚铁反应,膏状。土壤质地一般为中壤—轻粘,呈酸性和微酸性反应,有机质含量3—5%。此类土壤由于地下水位高,长期渍水,土温偏低,通气性差,结构不良,农作物产量不高。
上一篇:第二节 气候
下一篇:第四节 植被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