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浮山著名岩洞共一百零八,其中大者为岩,小者为洞,习惯上称为“三十六岩”、“七十二洞”。这些岩洞星罗棋布,蔚为奇观。有的玲珑娇巧,常为文人墨客所居;有的博大恢宏,有的如拱桥连蜷,垂宇如悬,如室如堂,遂为天然的庙宇。这些岩洞,系两度火山爆发后形成的胜景,极尽鬼斧神工之妙。或一岩集数岩,或一洞兼数洞。洞尽即岩,岩穷即洞,万户千门,绕云架壑,空谷回廊,奇丽多姿。
金谷岩古名大寂岩,岩内为古刹,因金碧辉煌之殿藏于山谷而得名。宋宣和年间,陆元钧(陆游父)偕黄安时、曹无忌等相聚斯岩,故题名为“胜集岩”,其石刻今保存完好。明万历年间,金谷岩中置有丈六铜佛像,为太史吴应宾集资铸造。巨佛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故斯岩又名极乐岩。大殿之西,有石塔一座,高3米,为明代古庭禅师藏衣钵之所。
岩在山之半,左有抱龙,右有回龙,险峰对峙,野藤倒悬、高大轩昂、气势雄伟。岩前有木莲一株,初春花放如白荷,香气异常。岩洞内高敞,横约40米,纵深25米,平均高达10米。昔有东西二楼,建国后被拆除。金谷岩之额,一方石突起,高约4米,宽约3米,谓无字之碑。从岩前观之,碑似鹏头,整个岩洞为腹,两旁石壁如巨大的双翼,此景似“大鹏展翅”。
选佛岩又名浮空岩,在金谷之左,筑为僧房,面积约110平方米,平均高度2.6米。老僧望山现住其内。洞壁有二刻,为明桐城县令章守诚之作,岩名即其所题。岩前有树一株,高大挺拔,叶似松针,干皮作龙鳞状,这就是有三百余年的珍贵古树——罗汉松。
九曲洞又名金谷洞,乡人误称“精怪洞”。洞在金谷、选佛岩之间,深邃莫测。明代文学家钟伯敬,曾举火入洞。据他所记,每侧身过一小门,即豁然开朗,走过四弯四门后,因地中寒气逼人而退出。传说该洞穿过滴珠岩,直通金鸡洞,全长有数里之遥,九曲厨烟,可从金鸡洞而出。又传占代金谷岩寺有一小猫,误入洞中,行七天七夜,始达金鸡洞口。据地理学者考察,浮山在火山活动期,因溶岩流穿过地下,突破石壁,形成九曲长洞。
绿萝岩在文殊峰之腰,垂虹井之上。由天珠石旁跨小溪,攀葛援藤,方可达内。岩深3米,宽约4米,高约2米。坐在其中,可览松竹苍翠之中的双瞻阁,可观碧澄照影的明镜池。闻啼鸟,数飞花,别有一番情趣。
滴珠岩为明代安庆知府赵寿祖所题,人称太守岩,俗称滴水洞。宋陆元钧知理学家董仲舒之后——大通禅师曾结庵于绿萝岩下,题此岩为“大通岩”。又因岩内“常泻四时雨”,故又名“飞雨岩”。该岩在金谷、绿萝之间,有锁云巨石如屏遮口。入口处,两旁石壁森严,若斧削成。壁顶张开约一米,可望浮云如白缕,故称此地为“一线天”。行数步,跨小桥,沿石壁而入,即是滴水洞天。洞高约26.5米,纵横约200平方米,全形状如海螺直立,当顶一窍见天,中衔巧石如珠,因名“龙口衔珠”。半岩上悬有石阁,面积约35平方米,可以栖身,号曰“隐洞”,又称复岩。洞上有石刻“洗心处”,为明县令黎道炤所题,意指飞泉可以洗心,净化人的灵魂。洞中四时之景各异:春雨到来,悬流飞挂,溅玉喷珠;盛夏清凉,绿荫如盖,幽静肃穆;秋高气爽,溪流澄碧,声如丝竹;严冬雪压,冰柱林立,巍峨壮观。整个岩体,层叠如楼,造型奇巧,神工天成。
首楞岩在狮子石下,其岩如狮张嘴仰天长啸,岩名为明浙江邵武太守阮自华所题。岩内有棋盘一方,本为唐人所刻,后清人加凿,但留有一“唐”字。棋盘左右,有石凳可坐,传说是南、北斗仙翁下棋处,故又名棋盘洞。坐其中,可望“长江如带,九华若笋”。洞壁有佳咏,为清乾隆年间桐城县令周符和所题。
簪云洞在抱龙峰露台之下,有一关,名“流霞”。洞体大石中空,左右相通,东入则望西边林壑幽径,松木参天;西入则见东方平野,云蒸霞蔚,烟雾缭绕,故名簪云洞。洞高1.1米,长5.6米,宽2.5米,是狮子山唯一的洞穴。流霞关隔九曲涧与盘谷关相望。两关之间,沿着翠微峰麓有三洞,由东至西为三一洞、蓄静洞、盘谷洞。
藏丁洞在曲尺峰之巅,隔涧与北岩相对,群石环抱,绿荫遮蔽,鲜为人知。洞内最高处为1.7米,长8.4米,宽2.6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浮山村民汤长法躲避抓壮丁藏身于此洞,赖以脱险,故称其洞为“藏丁洞”。
上方岩又名廊岩洞,位于无字碑上方,有泉水滴沥不断,悬流过处,狭壁进玉。昔有和尚凿石为枧,引其水入选佛岩厨房内,以供食用,其味清甜。
龙湫洞即滴珠岩顶。有一圆石当其洞口,倚石下观,深壑万仞。水由圆石之旁下注,飞流溅雾,悬瀑生烟。此处古为深井,乃火山溶岩裂隙,后经泉水长期渗透,岩石风化,始现一线天,游人可由下面进入洞内观赏奇景。
长虹洞位于妙高峰壁之半,有洞如虹。明思想家、科学家方以智遂题名为长虹洞,惜石刻已被苔掩难辨。此洞狭而长,宽仅2米,长9米,高8米。洞前古木交横,浓荫遮口,人迹罕至。洞旁还有一洞,名剑谷,亦方以智所题。
双眼洞为二洞合称,左为定心洞,长5.2米,宽5.2米,高3.5米,内有水池;右为宝藏洞,长7米,宽3.4米,高2.2米,内有泉流,并列于浮山中学后石壁之上,形如眼睛。
凌霄岩在定心、宝藏二洞之上,讲经台座落其间。岩前松杉横空,鸟道盘回,岩前有土台,现已塞住洞口,似人为堆集而成。后有一洞深邃,投以小石,可闻骨碌之声,其深莫测。
会圣岩在云霄峰下,为浮渡中部胜景。昔远禄和尚会欧阳修诸圣贤于此,故名会圣。北宋祠部郎中田裴题“会圣岩”,三大字于其石台之上,今清晰可见。会圣岩两旁岩洞比连,石刻荟萃;岩前古老的银杏遮天盖日,峡中无数的绿竹凤尾写天;石壁老藤垂花,幽谷云铺,青鸟啁啾;聚胜景于一地,故又名“会胜”。清初宰相张英游浮山有“十座处”,此为第八坐处,故后人题此为“八座岩”;又曰主岩,意此岩为诸岩之首。岩高5米,面积约380平方米,后有台,高一米许,上供圆鉴大师玉雕像。台前供三尊大佛,香火旺盛。
相传会圣岩是当年远禄和尚为欧阳修说法处。大师以下围棋作比方,阐明佛学哲理,致使欧阳修折服而改变了原有的观点。会圣岩又是远禄著书之地,著名的《九带集》就产生在这里。远禄坐化于此,瘗骨于左侧的栖真岩内。会圣岩前现有砖木结构的佛殿,是和尚释子修心养性的洞天福地,亦是游人流连忘返的最佳处所。
栖真岩又名远公塔院,在会圣岩左侧。岩高2.5米,总面积为37平方米。正中为远禄祖师塔,下藏远禄骨灰,塔后石壁上有一尊远公刻像。塔本宋代修建,范仲淹为塔作铭。明万历年间,高僧朗目重修,并于岩旁留诗一首,以记其事。1986年春,浮山管理处再次重修该塔。主体保持原貌,地坪用方块石铺就,洞口设有木栅,洞前砌有平宽的石级。塔院和谐,古朴典雅。同年9月4日,日本国驹泽大学第八次佛教史迹参观团(专门研究佛教曹洞宗的),以石井修道教授为首一行19人,在此参拜了远公塔院,并敬上了供糖。
栖隐岩一名君子岩,又名庆云岩,与远公塔院相邻。岩高5米,纵13米,横8米。昔为僧厨,今未利用。
翠华岩与栖隐岩相邻,高4米,纵10米,横12米。岩内壁刻有“杏庄枕易窝”五大字,下有飞龙洞。
隐贤岩出翠华岩,南行十数步即达。岩在翠盖峰之下,比旁岩稍浅,下有石臼,为往昔僧人舂米之处。上有一洞,洞口圆而不大,游者常投以石。相传投中者即有生儿之吉兆,故俗称“打子洞”。岩中有石刻23幅,其中以宋杨杰所撰之《记》最为珍贵。《记》中所指“隐贤”,为远禄和晓云二禅师。
陆子岩古名皇甫岩。又称明月岩。宋陆元钧询问当地老者岩名的来历,但都不知得名之出处,故易名为“陆子岩”。岩高4米,纵18米,横12米。岩石有泉(现老僧修顺加凿为井),泉水溢出地面时,远观一片金黄,而近观则忽然消失。游人见之,无不觉得奇特。现经化验得知,泉水含矿物质多种,经光的折射而成奇观。清康熙十二年《桐城县志》记载,此岩“有晋陶侃遗迹”,但已湮没无考。抗战期间,枞阳学者汪子云应浮山名医汤士衡之请,在此成立“浮山学社”讲学。与汪子云同来的汪翰西题刻“讲学洞”三字,以志其事。
枕流岩南抵石龙峰之尾,北与陆子岩相连。长27米,平均高度约3米,形如长廊,故又名浩笑廊,又称穿云径。岩近潜龙峡之东南岸,峡水自岩下流过,时而湍急,时而平缓,野趣横溢,故明太守赵寿祖题书为“枕流岩”。长廊下半部为“非人间”,又称“蜿蜒窦”,宽约6米,悬岩如削,蟠曲深邃,古松掩映,怪石竞奇。其中一石柱,形如象腿、马蹄,故俗称“马蹄洞”。此岩一窟三门,造型奇巧,景观绝佳。
朝阳洞在潜龙峡西北,与枕流岩隔峡相望。因洞口向阳,得日最早,故名“朝阳洞”,或曰“别一洞”,亦名栖凤岩。因岩壁上刻有王阳明咏浮山诗二首,因此后人又称“阳明洞”。洞高4米,纵横17米,岩分两室,翠竹掩门。洞之右有大石如屏,即所谓“凤仪石”。岩前临深壑,倒影历历,山色水光,浮映成趣。
五云岩在翠华岩之上。秀嶂迭峙,曲折连绵,晨光熹微,云生五色,故名。因明末兵部尚书、剧作家阮大铖(集之)少年时曾在此吟咏,亦称“阮集之读书处”。此岩高3米,纵3.5米,横约8米。岩内立有“陈侯生祠碑记”一块,高约2米。陈侯,名于阶,为明桐城县令,重教育,兴书院,故桐城官绅立碑建祠于此,以宣扬其德政。
炮眼洞在五云岩之右,复道廊内。复道廊壁有一圆洞,直径0.47米,恰似炮眼。传说昔日朱元璋夺取陈寨后,于此处架土炮封锁潜龙峡,故人称此处为“朱洪武炮台”。
伽蓝洞在会圣岩右,昔名“指月岩”,又名“和风岩”。岩顶有松林,遇风则闻松涛之声,故又名“松涛岩”。岩高7米,纵横6米见方,昔构有层楼,供圆鉴大师玉像,谓之“浮远阁”。惜在咸丰、同治年间被毁。岩外藤萝蔓挂,石径盘回,环境清幽。
三曲洞又名岩廊,在指月石下,与伽蓝洞相邻。名为三曲,实则六曲。中生一石柱撑持洞顶。洞长20余米,人行其间,曲折宛转,逸趣频增。廊旁有一小洞,狭小不可居人,因远禄曾住会圣,故名其洞为“浮远洞”。洞前峡谷中尚有二洞:流水潺潺者为响水洞;深黑莫测者,因青鸟出没其间,则名青鸟洞。
半窗岩因雷鲤而得名。雷鲤,号半窗,福建人,明代书画家,曾修道、读书于此。洞高3.5米,横8.5米,内有丹池、丹井。每当夕阳西下,光照洞内,霞彩万缕,璀璨夺目。如遇阴雨,则悬珠如帘,飘洒空际。岩上有三洞:左上一洞如眉,曰“蛾眉岩”;右上一洞石柱如象蹄,曰“石柱岩”。二岩深处,清幽神秘,为“深窑洞”。有一水自洞前经石柱岩下坠于雷公洞畔的石池内,泛起涟漪,遂成了雷公的“洗墨池”。
金鸡洞在玉女峰下。玉女峰隔胡麻溪与承露峰、玉龙峰相望。峰下石壁如墙,高约30米。在石壁高处,有洞如日,直径约1.5米,崭绝难以攀跻。传说此洞为金鸡所栖,故名“金鸡洞”。旧《志》载:有高僧入其洞数百步,耳闻鸡鸣,忽见巨蛇当道,转身而返,此后无人敢入洞内。
晚翠岩在金鸡洞下,洞高10米,纵13米,横27米,有五曲。此岩得日最迟,午后阳光方入其内。夕阳返照时,满壁紫赤,故名“晚翠”。以脚扑正中地面,响声如鼓,余音回旋激荡,经久不息,故又称“打鼓洞”。元书法家赵孟頫曾题名于壁,今为苔掩难辨。
谈玄岩一名山岩,在玉女峰右侧,舞雩峰西壁之半。岩高2.8米,纵5.2米,横8.2米。岩内有石刻:“圆鉴大师谈玄岩,圣四帝庆历六年中秋月志。”此岩地处偏僻,幽深清雅,游人罕至,实是修心坐禅之妙境。若徘徊其上,则心境开朗,俗念俱消。
碧桃洞亦作毕陶岩。在谈玄岩之上,洞形如桃,石作赤色,下有清泉,水寒透骨。岩高4米,纵5米,横7.4米。左有一洞,高3米许,泉水自岩巅而下,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泉水甘甜,故又名“甘泉洞”。
连理洞从晚翠岩出发,沿胡麻溪上行,右侧山半两洞相连。此处系明清之际理学家方中履,偕弟中法披荆所得,因其旧居庭园中有杞枫二树结成连理,故移趣题名“连理洞”。南洞高6米,纵8米,横11米,石顶正中有悬泉如线,左角有水,自石缝中流出,其声如琴。北洞高2米,纵10米有余,横5米。洞之右又有一洞,名曰“仙隐洞”。
穿心岩又称虎穴。方以智(密之)16岁时游此岩,题名“密岩”,现石刻为苔藓所掩。岩最高处4米,东西50米,南北30米,穿心而过。岩顶有三处通天,如屋之天井。岩之上为“仙人桥”,系二石梁跨涧而成。二桥相交,上曰“天然桥”,下曰“游龙桥”。此处为胡麻溪发源地,在翠微峰西南之壑中。未雨时,游桥下,穿心岩可坐可卧;遇雨登桥俯视,能见溪流触石,洄漩激荡,响震山谷。
张公岩古名“壁立岩”,又称祖师岩。因宋张同之辞官学道于此,相传辟谷仙去,故名“张公岩”。岩在梯云峰下,高8.5米,纵19米,横11.8米。岩内有石池,传系张公炼丹处,故称“炼丹池”。岩后有龙井,深1米许,可容6担水,汲之旋满。天将雨,即溢出;数月不雨,六担如故。泉水清彻见底,甘洌异常,人称龙井神泉。每当夕阳西下,泉光浮动,弥漫升腾,现出奇观,为古“桐城八景”之一。岩左上方有天然石阁,名炼丹洞,纵5.5米,横7米,高4米;岩前旧有“夕阳楼”,已毁;旁有张公“洗澡池”、“濯足盆”,均就岩前巨石凿成;石级下为八卦图形的“杵药台”和“鼎炉洞”,皆冠以张公名。
戛玉洞在绕云梯的半腰,高3.8米,纵深11.6米,横有5.4米。雨后,有泉自上方石缝中下注,如玉落盘,铮铮有声,故曰“戛玉洞”。
碧云岩在戛玉洞下,又名披云岩,亦称青岩,洞名三字,为张同之手迹。岩高4米,纵11米,横7米。岩旁怪石嶙峋,如林如戟;老树新藤,卷曲盘错。岩壑秀美,石胜洞奇。
宝盖岩在碧云岩左上方,高2.5米,纵8米,横6米。古时有一老僧葬其岩内,为自定墓地。
观音岩古名“啸月岩”。岩前石壁洞开而成圆门,门旁有联。联曰:“山如人意懒,石似我心空”,为清人黄文炳撰刻。洞口北上为“云锦廊”,廊尽处为“听溪岩”。岩后有一石台,昔为供奉观音处,今岩壁尚存大士像影。
半月洞与观音岩圆门隔峡相望,高2.5米,纵4米,横7米。洞北还有“西风岩”、“飞珠泉”、“一览洞”等胜景。一路箬竹披复,野卉丛生,景色朴素自然。
桃花洞由张公岩右行,跨渡仙桥,达渡仙亭,由亭右峡谷下行,则达“桃花洞”。洞前有响雪桥,桥拱洞与桃花洞连接相通。此处雨后白练如带,花雨空濛。“花洞响雪”遂成为浮山奇观。
总岩又名多景洞,在观音岩西壁,长不满2米,但聚小洞百余,形如蜂房,缩全山岩洞之形于一洞之中,故曰“总岩”。竟陵钟惺称之谓“石史”,钱元鼎则题为“浮山会景”。若以单个爆竹燃于各小洞内,声音殊响,一洞一音。
丹丘岩在总岩之北,翠屏峰之西。昔日有虎卧藏,故称“老虎洞”。洞高5米,纵4米,横13米,壁多青苔和凤尾草,如绿色地毯悬挂其中。岩脚之下,有村名陆庄(古名“在陆山庄”),村中有方以智故居。以智少时,读书于此,“丹丘”乃方氏题名,故今人常称此岩为“方密之读书洞”。
墨历岩在丹丘之右10余米处,高2米,纵3米,横4米。方以智别号墨历,此岩亦是方氏自题。
一掌岩在“墨历岩”之右,岩高2.5米,纵4.5米,横9米。据考,亦为方以智题名。
佛母岩居太虚峰下,连云峡口之右与抱犊峰相峙。岩高3米,纵13米,横6.5米。岩口圆如筛,俗名“筛子岩”。阮自华曾读书于此,故自题刻“阮君洞”三字于壁。又因在此岩内可见前面的飞龙峰(即缆山),又称“见龙岩”。昔日岩内常供准提观音,所以通称“佛母岩”。此岩向南,得日最多,故冬天岩内温暖如春。
雪浪岩在佛母岩之左。岩高20米,岩壁起伏不平,其色赤黑相间,如雪浪翻滚。高僧三槐法师题名为“雪浪岩”,并自称雪浪和尚。
野同岩又名止泓岩,在雪浪岩之左,高3.5米,纵横各7米。岩内有石钟,击之有声;又有清泉,沐之精神爽适。“止泓”二字刻其内,“行窝”二字刻其外。“野同”者,为明方大镇所题。大镇任大理寺左少卿时,因避东林党祸,辞官隐于浮渡,常与田夫野老相处,故将此洞题名为“野同岩”。
洞宾岩又称铁笛洞,在野同岩之上,洞口呈圆形。洞门似半掩半开,悬于峭壁之半,其深莫测。四时出风,传为吕洞宾修道之所,吕有诗赞美。
海岛岩又名“中丞岩”,在野同岩之左。岩高13米,纵与高同,横7米。岩壁石理凹凸,小孔无数,纤密如浮沤。岩右悬瀑落地砉然,如惊涛骇浪,人在岩内,如置身海岛之上。此岩结构,异于他洞,内如台阁,中有石级可达洞顶。游人高卧其中,可看全峡风景。岩内左上又有一洞,名“蓬壶”,非凿石级不可登。
醉翁岩在摇铃石下方,古名“普陀岩”。岩高4米,纵10.7米,横12.3米。岩内石仰如突,石覆欲压,钟乳成柱,神奇幻险。古人曾置门窗以居,内有泉,可以闭门不汲外水。欧阳文忠守滁州时,自号醉翁,曾来浮山问法,常携友人于此岩饮酒奕棋,故岩因此得名。“醉翁”左侧有“龙女洞”,洞狭而小,芳草覆道,石骨浮青。
朝天洞在“龙女洞”的左上方,洞口朝天,四面石壁,岩门如关隘,故又名关岩。悬身至其下,可坐十余人。有石门、石窗,乃神工天成。
石瓮洞在灵芝石右半山处,有一洞如瓮,小口广腹,口径不足1米,而中宽4米,恰如石瓮。
摘星岩在黄鹄峰之额,高可“摘星”,俗名“高岩”。由岩址石缝间攀藤缘葛而上,约10余米始得石级,危窄不容足。避凿有孔,可扣手再上。及至岩门首,有一绝磵非桥不能渡,渡磵后则可登岩。岩前有石屏,如门半掩。岩高约7米,纵约15米,横约28米。昔张献忠义军到浮山,数千人避其中。岩内存石臼,传为汉左慈炼丹之具。康熙12年《桐城县志》记载:“左慈字元放,庐江人也,学道于天柱,行游于司空,隐于浮渡,后入霍山,合九转丹仙去。”
倚天岩在灵芝石后,高出于“摘星岩”。洞狭长,深50米,石缝中可见天成一线。上岩无路可通,只能从黄鹄峰垂索而下,方至其内。站立岩前,但见千峰竞秀,万壑争辉。崖壁悬削险绝,望而生畏。
横云洞唐凌岩题名,洞在黄鹄峰之左。高5米,深广3米许。洞右上方可见“一线洞”,左转可达“涵苍洞”。岩前翠柏入天,古松盘地,烟岚云雾,融为一体。
伏虎洞在“醉翁岩”与高岩之间,一石如伏虎。虎口即洞,洞口最高处为2.1米,洞深8.4米,横7.6米。从咽喉处可侧身入其内,右爬行约7米,可出其耳孔,上达虎头,可观锦绣河山。
一带岩又名北岩,在超然峰下,内刻“浮家”二大字。岩口高3米,长9.4米,岩深5.6米。坐北岩内,可见远处的柳峰山、龙城山起伏绵延;近处麻溪河碧水迂回,绕麓东去。岩前,松林如海,“涛”声不绝于耳。17世纪著名思想家、科学家方密之墓地距此咫尺,举目可见白色墓碑立于万绿丛中。
以上共记36岩、21洞。尚有51洞,记名于后:剑谷洞、涵苍洞、飞燕洞、响水洞、青鸟洞、垂虹洞、蛾眉洞、蓄静洞、临水洞、马蹄洞、无底洞、行窝洞、鼎炉洞、旋螺洞、撒手洞、龙女洞、灵芝洞、三一洞、蓬壶洞、炼丹洞、彩霞洞、盘谷洞、水天洞、丹井洞、待春洞、石莲洞、龙隐洞、甘泉洞、鹰嘴洞、浮远洞、海天洞、一线洞、打子洞、宝鉴洞、飞龙洞、石象洞、仙隐洞、西风洞、卧龙洞、悬梭洞、石峡洞、负鳌洞、深窑洞、静定洞、升蛟洞、静极洞、华严洞、天鹅洞、云栖洞、石驻洞、叫云洞。
上一篇:第二节 怪石
下一篇:第四节 胜水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