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柬之洞又名仙人洞,天柱峰东,由三块巨大的岩石交叠而成,洞内空阔,石凳石桌错落有致,石灶石床可炊可憩。1982年,潜山县政协拨款,由天柱山林场资工拱彻圆门。洞内石壁上,有北宋李柬之题书的“大宋李柬之宿”6字石刻。站立洞前,凭眺群峰,干嶂万壑,吐雾吞云。唐白居易赋诗赞曰:“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莲花洞洞藏莲花峰顶的“莲瓣”中。洞内怪石参差,南壁有孔似窗,可凭眺周围群峰。
百花洞天柱峰北麓百花崖下。洞前林木葱茏,花草繁茂。洞口宽阔,可容十数人。
观音洞天柱峰东北侧,青龙背北崖的石壁间。分上下二洞:下洞口面宽敞,可容数十人,当地山民烧炭常寄居洞内。洞口处有棘蔓遮蔽,不易发现。洞下及周围的绝壁上,有前人凿留的足窝。顺其而上,有一小洞嵌在崖壁间。洞壁光滑,能容数人。传说此洞隐秘,常人难以寻觅,唯有观音常驻。上洞为卧室,下洞为客厅,两洞一体合称观音洞。
剑仙洞天柱峰南帝座石前的崖壁间。巨石错叠而成,外狭内宽,可容数十人。道家流传为许真人修身炼剑处。
神秘谷天柱山奇胜之一。自虎啸崖下入口,穿五指峰,傍衔珠峰,到达渡仙桥。全长400余米。落差l00余米。全谷巨石错落有致,危洞幽深,忽明忽暗,神奇莫测。大洞三处:称龙宫、迷宫、逍遥宫;怪石林立:有宝剑、笔架、三月鸟。谷内,洞上有洞,恰如楼台层叠;窟中,径径相连,宛若回廊九曲。十三次进出:时而屈身而趋,时而匍匐而行;数十次攀越:时而只容一人挤进卡出,时而可纳数人同步并肩。一忽儿拽藤摸壁,一忽儿马踏平川。暗处,须借一缕微光,摸索迂回;转眼又豁然开朗,长驱直入。两旁峭岩古松:有接引松、虬龙松,犹如铁壁挂画;沿途奇花异木:黄山杜鹃,珍珠黄杨,更似丹墀奇葩。穿洞越窟,乐娱迷津;攀崖寻径,别有情趣。无怪道家视此为福地洞天,称之为司玄洞府。
左慈石室又名炼丹房,俗称莲子洞,汉末左慈曾于洞中修道炼丹。自霹雳石后至马祖洞,全长300余米,怪石嵯峨,松篁交覆,层层叠叠,曲幽深邃。幽涧泉贯流其间。
马祖洞又名嘉平馆,马祖庵东,为唐代衡岳名僧马祖道一来天柱山习静处。洞顶大石中开一罅,一缕青光照射洞中,称马祖一线天。洞内石壁上有明代诗刻。洞口外壁有明阮自华题“嘉平馆”三字石刻,下有“洞中方丈”四小字。幽涧泉从洞中潺潺流出。
黑虎洞黑虎河谷中段,大石错落叠成洞,洞底终年积水,洞口向南敞开。另一说在黑虎冲内,为道人马自然修道处。
桃园洞茶庄西侧的仙桃崖下。洞旁旧有野桃,花开五色,世称仙桃。今洞淤。
毛人洞俗传在茶庄东面的毛女峰,为毛女修炼处。今无考。
水帘洞九井河中段四井崖的悬壁间,梁公泉从洞前飞流直下。明杨朴斋诗:“凉雨纷纷落九天,水绳高挂似帘悬。”
丹霞洞三祖寺大雄宝殿后的达摩崖下,有一人工开凿的石窟。洞壁内有明清石刻,明李元阳的“潜山洞天”居中。此洞深隐于乾元古刹之下,掩影于苍松翠竹之间。北负巍巍觉寂塔,东眺冥冥祭岳台,南临悠悠潜河水,西濒潺潺山谷泉。道家称之为潜山洞天。
石牛洞又称石牛古洞,三祖寺西山谷间。石牛古洞之说有三:一是指今新建的涪翁亭东面携有石刻的崖壁。这里崖头前倾,崖壁内凹,呈洞龛状。潺潺溪流从洞前汩汩而流,溪谷上嵌有一硕大的牛蹄印,因名此处为石牛洞。另一种是指青石对面的山坳。这里青山傍围,松篁交蔽,形成一个天然洞口。青牛石面洞而卧,石牛溪从石旁悄悄流过。“文革”期间,当地群众开山炸石,修建梯田,将原洞炸毁,今只存洞迹。第三种是道家广义的“洞天”,是指从叶里藏桃至山谷流泉出口的这一段河谷。在这一段河谷东面的崖壁和谷底间,有唐宋以来的摩崖石刻270余处,今字迹可辨的仍有240余处。1981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立有大理石标记牌一座,名“山谷流泉摩崖石刻”。旧时,石牛古洞被列为“潜阳十景”之一。今自天柱山开放以来,四海游人纷纷沓至,饱览佳胜,“贪看古石刻,兴浓几忘归”。
宝公洞三祖寺塔院门东下侧,巨石撑叠的洞,进深2米,宽、高均I.5米。传为宝志开山建寺之前,常在这里习静。今土掩洞顶,竹遮洞口,阴冷暗湿,不易探寻。内立明代石碑一块,上刻“宝公开山之记”。
香泥洞三祖寺东真源宫遗址处。旧志称“唐明皇开元间,遣使斋庆,特出泥,其泥香”。洞今淤塞难寻。
白鹿洞三祖寺东l公里白鹿岗下。《太平寰宇记》称:“唐天宝中,有二鹿见,故名。”今无考。
白云洞虎头崖下,又称白云庵。洞内深邃,宽5米,进深6米,高3米,三面石壁携有宋明石刻4处,洞口有《白云岩选佛场记》石刻,字迹剥落,无从辨考。据传明徐桂曾在此读书。
铁笛龛白云洞前,由一块巨大的圆石凿成,石宽2.4米,进深2.3米,高2米。正面洞壁有明李元阳题“铁笛龛”三字;东西二面石壁各有明代诗刻。
幽谷天狮峰南侧石壁下,一巨石紧挨峰壁,缝宽仅尺余,高下落差近80余米。今已沿缝隙凿成石级,可容一人侧身摩崖通过。又名“幽谷天梯”
上一篇:第十四节 怪石
下一篇:第十六节 秀水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