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概述
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它以佛教文化和奇丽的自然景观为特色,是游览观赏和开展科学文化活动的山岳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青阳县西南境,北俯长江,南望黄山,东临太平湖,西接池阳(即贵池)。风景区总面积120平方公里。中心位置(九华街)的地理座标为东经117°8′,北纬30°5′。
九华山,古属陵阳山区,号九子山。唐天宝年间,大诗人李白“曾由金陵上秋浦,更九子山名为九华”(《贵池县志》,清光绪九年重修本)。清人王琦考证,李白于天宝十三年(754)冬,应友人韦权舆、高霁的邀请,聚会于九子山西麓的夏侯迴家,互相吟唱,写了《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并在诗序中说:“青阳县南九子山,山高数千丈,上有九峰如莲花,按图征名,无所依据。太史公南游,略而不书。事绝古老之口,复阙名贤之纪。虽灵仙往复而赋咏罕闻,予乃削其旧号,加以九华之目。”他吟唱的“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佳名杰句成了九华山的“定名篇”。天宝十四年,李白赠青阳友人韦仲堪“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诗句,又是一曲脍炙人口、名扬千古的九华绝唱。
诗仙为九华山扬名之时,新罗僧金乔觉亦在此地,“得道显异而山益彰”(清康熙李灿<九华山志·序))。唐开元末,新罗僧金氏、法名乔觉,航海而来,卓锡九华,苦修数十载,贞元十年(794)九十九岁圆寂后,被僧徒尊为地藏应化,并建肉身塔供奉。从此,九华山成为举世闻名的地藏王道场。《金陵琐事剩录》载有西域三僧,在该国能望见大明国四山之气:“九华山铁气、普陀山铜气、峨眉山银气、五台山金气”。虽有神话之说,但从明代起,九华便居中国四大佛山之列,并以“大九华”之称而闻名于海内外。
“大江以南,山之峭拔而秀丽者莫如九华”(明嘉靖陈凤梧《九华山志·序》);“此山秀削玲珑,本创造于天工”(清康熙江有良《九华山志·序》)。九华山风景奇秀,其形成有它的内在因素和外在条件,可说是大自然艺术师的精工杰作。据现代地质考察资料,约在距今四亿年以前,此地曾被古扬子海所淹没。两亿年前,在一次名为印支运动的地壳运动中,古扬子海干涸,九华山巨变为陆地,此后经过几次造山运动,九华山花岗岩体从地壳之中,隆起于地表。由于花岗岩的垂直节理特别发育,加上长期的雨水冲刷、风化剥蚀和长短不同的水平节理的切割等外力作用,以致形成了奇峰峻岭、重峦叠嶂、悬崖峭壁、怪石峥嵘的花岗岩山地地貌。境内遍布幽谷深潭、飞瀑流泉,绘成了一幅幅清丽多姿的山水画卷。
九华山群峰竞秀,素有九十九峰之称。其实,“九华群峰之特出者以数十计,争峙其间者以数百计,称九十九峰,亦好事者概成其数,不能缕悉也。”(明·刘廷銮《九华山录》)九华山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峰有二十余座。十王峰为第一高峰,海拔1342米。拱卫其周围的群峰,千姿百态,琳琅满目。天台峰、天柱峰、独秀峰、花台峰、云外峰,如台似柱,耸人云霄;莲花峰、芙蓉峰、翠屏峰、翠微峰、滴翠峰、翠盖峰,有芙蓉出水之姿;其他如五老、七贤、九子、列仙、少微、狮子、伏虎、蜡烛、香炉、钵盂、笔架诸峰,或拟人,或像兽,或状物,无不呈奇献秀。“观音慈航”、“仙人击鼓”、“大鹏听经”、“金龟朝北斗”、“犀牛望月”、“雄鸡叫天门”以及“飞来石”、“棋盘石”等嶙峋巧石,莫不神工鬼削,妙趣横生。山间清泉潺流,秀溪萦环,银瀑飞泻,景观迷人。山西五条清溪横贯,汇六泉口,经五溪河、九华河注入长江;山南三溪和山东两溪分别经过三溪河、陵阳河汇入太平湖。名泉有龙女泉、金沙泉、天池泉、六泉等;幽潭有百丈潭、弄珠潭、鲇鱼潭、饮猿潭、伏龙潭等;尤有那“悬水落成千丈玉”的“碧桃岩瀑布”、“百丈箭瀑”、“龙池飞瀑”,优美传奇的“舒潭印月”和“九子泉声”,更富山水之情,给人以美的享受。
九华山地处北亚热带,不仅受到湿润季风的影响,而且受到山区海拔高度、地形地势的制约,所以具有温和、湿润、阴凉等山区气候特点。据气象部门资料,九华山(以九华街为中心)年平均日照 1765小时,年平均气温13.4℃,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5.5℃,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0.1℃;年降水量2437.5毫米;全年雾日 168天。故九华山夏凉秋爽,堪称“清凉世界”,诚乃避暑佳境;而“多雾、多雨、多寒”,又是九华山气候的个性特征。日出、云海、佛光、雾淞、雪霰等蔚为奇观。
九华山物华天宝。由于地势错综复杂,风化层较厚,气候上具有垂直变化的特点,雨水充沛,适宜于各种林木和经济植物的生长。现已查明,自然分布维管植物1400余种。其中珍稀树木有银杏、香果、青檀、红豆树、青钱柳、金钱松、珍珠黄洋木、铁杉、天女花、马褂木等。经济林有黄山松、毛竹、油桐、杉树等。风景树种类繁多,有被人们颂为“天下第一松”的“凤凰松”和“驼鸟松”、“薄团松”、“倒挂松”以及银杏树、马褂木等等,争奇献媚;千亩“闵园竹海”,郁郁葱葱,山风乍起,松涛竹韵,交响成雄浑的乐章。花卉有金步摇、仙桂、木莲花、玉兰、杜鹃、钵囊花、龙须草、九节菖蒲等。名贵药材有天麻、贝母、人参、杜仲、石芝、黄连、黄精、首乌、茯苓、三尖杉、金星草、凤尾草等。出没于深山密林的珍禽异兽有金钱豹、灵猫、黑麂、羚羊、猕猴、梅花鹿等48种兽类,并有长尾雉、黑鹊、白鹇等168种鸟类。旧志称“九华有三宝:金钱树、娃娃鱼(大鲵)、叮当鸟”。其实,九华山何止“三宝”?“九华毛峰”茶和黄精、冰姜等特产,早已蜚声中外,石鸡、香菇、木耳、冬笋亦久负盛名。九华山处处藏珍宝。
神奇的大自然赋予九华山奇异的神彩和诱人的魅力,向为历代名人学士所青睐。“人藉山之钟秀,山藉人以传奇”。自大诗人李白游山之后,文人学者慕名来山,络绎不绝。他们用审美的眼光、艺术的妙笔,多角度地体察山情,描绘风光,为九华胜景传奇添彩,为九华山川增辉生色。唐代著名文学家刘禹锡游九华时,惊叹:“奇峰一见惊魂魄”,“自是造化一尤物”,特作《九华山歌》,赞美“九峰竞秀,神采奇异”,誉之为“江南第一名山”。宋代文学家王安石赞誉它“楚越千万山,雄奇此山兼,盘根虽巨壮,其末乃修纤。”(《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诗人陆游认为王安石“修纤”二字,“最极形容之妙”。宋人王十朋在《望九华杂著》中说:“九华之胜,不在山中,从江上望之,秀逸清远”,故苏舜卿、苏辙、晁补之、文天祥、汪道昆等人都有远眺九华之作。他们诗文中虽有开阔之视野、缥缈之意境,但不能尽瞻山中之奇妙。明代哲学家王阳明两居九华,深感“何人不道九华奇,奇中之奇人未知”(《登云峰望,始尽九华之胜,因复作歌》)。继后,汤显祖、魏源、袁枚、施闰章等人深入游山,“览景物之攸殊,睹烟霞之变化,有得于中,发为文章,播为歌咏”(清康熙李灿《九华山志·序》)。清人周赞在编辑《九华山志》时,对前人的“传奇”进行了评价:“谪仙为九华真知己”,但“谪仙亦只成九华之名耳,而未知九华之奇”;刘宾客惊为“尤物”,“知有奇,而未知奇中之奇”;王阳明以为奇中之奇,然“亦未能尽见奇中之奇”。周贇则“出入烟霞,直与九华为半臂者十五年,近复穷天柱山仙踪,考姑泉之轶事,且并其奇外之奇而搜括之。”他将神话传说和人文遗迹融汇到自然奇观中,概括出著名的“九华十景”:天台晓日、化城晚钟、东崖晏坐、天柱仙踪、莲峰云海、桃崖瀑布、平冈积雪、舒潭印月、九子泉声、五溪山色。当然,九华之“妙”亦不限于这“十景”,但它将九华奇秀,上升到一定境界,更加令人神往。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风光秀丽的九华山由于历代道人和僧侣的经营开发,保存了灿烂的宗教文化,享有“仙城佛国”之称。早在西汉元封年间(前110——前105)窦伯玉为陵阳县令时,他好道入山修炼,在此留有“骑白龙飞天”的传说。唐代开元年间(713— 741),朝廷特许道家在此山营建“开元观”、“仙坛观”。乾宁间(849——898)名道赵知微居碧桃崖,建“延华观”,既炼丹,又“种桃千株”,一时名噪京师。九华山曾被道家封为“三十九福地”(《福地考》),并相继建有“云峰堂”、“玄夷堂”、“九华正院”、“白云观”等道观,但与“隆之极盛”的九华佛教相比,显得十分苍凉。究其原因,一是朝廷支持甚少。二是没有著名的道士传法。三是九华佛教处于优势地位,道佛的融合,道教渐被佛教所取代。1949年以后,道士、道姑已寥若晨星。今天保留下来的仅是一些道观遗址、文物和传说。
“天下名山僧占多”。九华名山的形成,与佛教的兴起密切相关。据旧志载,佛教初传九华,始于晋隆安五年(401),天竺僧杯渡来山创建茅庵,传经布道,但影响甚微,至唐开元末,新罗僧金乔觉卓锡九华,应化为地藏灵迹,遂成道场。从此,僧众云集,寺庙林立,香火不绝,九华佛山日益兴盛。
五代以后,特别是明清以后,我国汉地佛教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时盛时衰,但“衰”是其趋势,而九华山佛教却“衰”中见长,影响与日俱增。其特点和原因概述于下。
地藏大愿的感召力,使九华佛山名闻遐迩。地藏,是大乘经中所说的他方世界的菩萨。《地藏十轮经》谓其“安忍如大地,静虑可秘藏”,故名“地藏”。他在释迦既灭、弥勒未生之前发下宏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人们尊之为“地藏大愿”。据《神僧传》记载,佛灭度1500年后,菩萨降诞于新罗王家,名金乔觉。他出家后航海来九华,“遂证道于斯”。其后,佛子们认为地藏菩萨“应化在阎浮东土之九华,此东土众生莫大之幸,更九华莫大之幸也”(民国释德森《九华山志》)。并颂扬地藏“功德无量无边,名号亦无量无边”(民国释德森《九华山志》)。故地藏在民间有众多的崇拜者,如明嘉靖《池州府志》所言,九华“远近焚香者,日以千计,叫呼膜拜,不绝于道”。此外,不少达官贵人,乃至旧上海青红帮头子,也“至诚”来九华朝山进香,捐款建寺,修桥补路,以期“赎罪积德”。
统治阶级的多方护持,寺院经济的发展,是九华佛教赖以生存的基础。九华山的庵堂寺院多为私人募建,虽无皇家直接敕建的寺院,但历代统治者往往利用佛教巩固自己的统治,粉饰太平,也给予多方面的关注和扶持,促进寺院经济的发展。一是敕封、赐额、赠经等进行精神上的支持,特别是明万历颁旨赐经,崇祯题名封谕,清康熙、乾隆帝分别赐书“九华圣境”、“芬陀普教”,使“斯山遭遇之隆,千古所未有”(清刘含芳《重修化城寺记》)。民国时期,黎元洪、段祺瑞、林森、蒋介石、于右任等,也先后为九华山寺院题词、赐额或进香。二是赐银、赠款、舍田等给子物质上的扶持。如果说九华山佛教起于唐代,发展于宋元,那么明清两代就是它的隆盛之时。而这个“黄金时代”的建树,当推封建统治者们的“公捐”和“私助”。没有这样一个重要保证,九华山寺庙从宋末的20余座,猛增到清末的150余座是难以想象的。正如清光绪《九华山志》所描绘的“天下佛教之盛,千僧极矣。乃九华化城寺当承平时,寺僧三四千人。寺不能容,则分东西两序;又不能容,各分十余寮,至六七十寮之多。……香火之盛,甲于天下”。三是信士、香客的资助(募化钱、香火钱、功德钱)和寺院的庄田地租(包括山场)、庙栈、商店等收入,亦为九华山寺院经济的主要来源。
但是,封建统治阶级一旦受挫,社会动荡,经济萧条,九华山佛教必然受到冲击,轻则香火冷落,重则寺院遭毁。据说,元末明初 40年内无和尚。清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攻陷池州、青阳一带,随后占据九华山,庙宇几乎全部烧光。抗日战争时期,日军进山扫荡,九华山佛教再度濒临绝境。建国前夕,寺庙一片残败景象,昔日“莲花佛国”之盛况,已不复存在。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说,九华山佛教的兴衰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气候密切相关。
历代名僧的弘扬传法和信士、匠人的开发经营,形成了以佛教为特色的文化氛围,提高了九华佛山的知名度。隋唐时期,中国佛教处极盛阶段,佛理研究百花齐放,各个宗派先后兴起。其传播东及朝鲜和日本。新罗僧金乔觉来九华,不能不受到中国佛教的影响,他汉学修养颇深,其诗作被收入《全唐诗》。但他及其弟子们究竟属何宗派,史无记载。有人认为他诵《华严经》,应属华严宗;有人认为他信奉净土宗教义,进行自我修炼和教化他人,因此,属于净土宗一派;有人则认为他应化为地藏菩萨,超越了宗派范围。其实,金乔觉带来的并非某一宗派的信息,而是为开辟地藏道场起了奠基创业的作用。其后,九华虽代有名僧,但多为弘扬传法者。由于九华山地理环境优越,故各宗派在此竞相传播和交流。晚唐时禅宗(南宗)始入九华,名僧有道济、超永,诗僧有神颖、应物、冷然、齐己等人,均为禅门高足。宋代名僧有玉田、寂祖、云泽、宏济、惟政、广宗、善修等,他们修持严谨,注重研究佛理。诗僧圆证、清宿、希坦、寒碧、了机、率庵等人,亦属禅宗。明代名僧有宗琳、法鉴、福庆、道泰、龙庵、佛智、性莲等,相继传法、阐学于九华。明末四高僧之一的智旭,曾居九华,撰写成《梵纲合注》等佛学著作。他倡导数宗兼修,以净土为三学(禅、教、律)的指归。其后,净土宗在九华颇有影响。清代各宗风起,仍以禅宗为最盛,净土次之,华严、律宗等又次之。禅门“临济四宝”之一宝悟和“江南五老”之一清镕(冶开)、近代高僧虚云等各传禅道于九华,一时宗风大盛。清末,高僧月霞在九华翠峰办“华严道场”(大学),开创了我国佛教教育史上办佛学院的先例。1929至1934年,名僧容虚又举办了“江南九华山佛学院”,培养了一批僧伽人才,受到中华全国佛教总会的嘉奖。在历代名僧的主持、弘扬和文人学士、民间工匠的经营下,不仅开发和建设了这座佛教名山,而且也给后人留下了一大批珍贵的文化遗产,以致形成了宗教文化和儒家文化汇合、并存的局面,使九华山呈现多层次、多风格的文化色彩。
九华的寺庙建筑颇具特色。现存94座寺宇中,化城寺等9座名刹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寺院;小天台等30座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寺院。这些金碧辉煌的梵宫玉宇和玲珑别致的茅蓬精舍,或雄踞在峰崖陡壁之上,或散布在山谷丛林之间,把九华山装点成“佛国圣境”。历代能工巧匠利用九华山的复杂地形和特殊环境,发挥创造力,因地制宜,灵活布局,又吸收了优秀的皖南民居特点,精巧结构,使宗教气氛与地方风格相结合,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朴实而秀美的九华山佛寺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支奇葩。可以说,九华山的佛寺殿堂就是一座建筑、雕塑、绘画、书法的综合艺术馆;历代保存下来的宗教文物(今统计大小佛像6300多尊,各类文物2000多种)和精美的工艺品,更是一座历史博物馆;而先哲在九华留下费冠卿书堂、太白书堂、滕子京书堂、阳明书院、甘泉书院、天柱书馆等文化遗址以及历代数千篇诗文和各类专著,则是九华文化历史的写照。这些建筑、文物及其神话传说,虽然散发着宗教的神秘气息,并为人们留下历史因袭的重负,但又具有多种社会功能和特殊旅游价值,给人们带来艺术的享受、历史的反思和启迪。
千百年来,九华佛地虽香火不绝,但也历经兴废和磨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对九华山进行保护和建设。在结束“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之后,九华山佛教宝镜重光,法炬复燃。1979年九华山佛教协会恢复活动。1986年祇园寺恢复丛林制。现已维修寺宇70余座,全山职业从教人员500多名。九华山佛教发扬中国佛教优良传统,爱国爱教,积极保护寺庙、文物、绿化环境,赞助社会公益事业,开办僧伽培训班,举行各种规模的佛事活动,并同台湾省、港澳地区和海外佛教界进行了广泛的友好交往,为祖国统一大业和旅游事业,为世界和平、进步与幸福,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九华山的行政管理,从公元八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直为青阳县所辖。1955年始设管理处,1979年升为县级机构,行政与青阳县分开,由安徽省和池州地区双重领导。1979年九华山对外开放。1980年池州地区撤销,九华山隶属宣城行署。1983年改属芜湖市。1988年池州地区恢复,九华山归属池州行署。
九华山于1979年对外开放,特别是从1982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以来,风景保护和旅游开发谱写出了新的篇章。截至1988年底,封山2.7万亩,植树25万株,绿化荒山2600亩,全山植被覆盖率达56.4%;维修和开放寺院59座,敷金佛像 1000余尊,清理文物2000余件,修复古迹13处;开发了4个景区,名胜景点21处,修筑盘山公路17.5公里,整修石板古道34公里,新铺石级路24公里,新建屋字6万平方米;开发了九华名茶“东崖雀舌”以及竹编、红木家具等工艺品。
九华山管理处驻九华镇(1985年成立,为乡级镇)。这里僧俗杂居,寺庙林立,民舍井然,街道蜿曲,石板铺路,泉水暗流,一式山村传统的店面,古朴素净。这里设有旅行社、宾馆、山庄、汽车运输公司、商店等旅游服务单位,还配套建立起粮油、供销、税务、银行、邮电、文教、卫生、科研等商业服务系统和社会事业机构,直接从事旅游服务工作的有300余人,目前有床位3000余张,1987年接待游人、香客达60万人次。原有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九华镇80%以上的农户转向务工、经商、经副,为旅游事业服务。如今,这里已成为九华山经济、文化、行政管理及佛教、游览活动的中心。
九华山钟灵毓秀,集自然和人文景观于一体。它地处江南鱼米之乡,交通便利,为旅游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九华山管理处正按照国家批准的“九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精神,突出九华山佛教文化和奇丽自然景观的特色,在已开放的九华街、山前、闵园、天台等四个景区的基础上,继续开发建设好新的旅游景区。
瞻望未来,前程似锦。九华山将以更新的神采,热忱欢迎海内外香客、游人、科学文化工作者前来观光、览胜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