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已废寺院
东崖下院位于化城寺东,与菩提阁毗邻。清末释定慧矢志建造,历30年未遂。1920年住持僧心坚建成,并安单接众。1934年春东崖上院毁于火灾,众僧皆迁于东崖下院,其时住持僧渡航。 1934年监院僧广修。1944年住持僧义方。1946年住持僧常玉。 1953年住持僧智云。1956年为九华山管理处驻地。1980年扩建为东崖宾馆。
崇圣寺位于西洪岭西(青阳县庙前乡华阳村)。因地处灵鹤山,原名“灵鹤庵”。唐光启初(约885)易名“圆照庵”。南唐保大间(943——946)复旧名“灵鹤庵”。宋祥符六年(1013)朝廷赐额“崇圣寺”。清乾隆时袁氏重建,称“老庵”。咸丰时毁于兵燹,遗址处今建有民房。
会龙庵位于西洪岭头(青阳县庙前乡华阳村)。旧名“光梵院”,又名“龙安院”。南唐末闽僧立行改为“龙安院”。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住持僧道经重建。清光绪年间住持僧容平再建。民国年间住持僧宏胜、惟正。1965年尚存殿宇、佛像,住持僧传道。后拆毁易为民宅。
崇寿寺位于曹山北之龟山(青阳县庙前乡一心村)。相传开山建寺时有白龟现出之瑞,故又称“龟山寺”。南唐开元年间(937——942)建。宋祥符年间(1008——1016)朝廷赐额“崇寿寺”。寺旁有“白龟泉”,又称“灵源泉”。宋周必大游山时曾题诗赠住持僧善修。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释尚恺、修来重修。1942年尚住僧人,后拆毁。
双峰庵位于九子峰下甲子岭。唐末新罗僧净藏创建,又名“新罗庵”。清光绪十七年(1891)尚存,后废。
白龙庙在白龙池侧。梁天监二年(503)建,已久废。
福海寺位于九华后山(青阳县朱备乡九子峰下)。原名“景福寺”,唐景福二年(893)建。宋治平初(1064),朝廷赐额“福海寺”。1965年尚居僧人,1967年易为民宅。
卧云庵位于天香岭(刘冲至青峭湾途中)西南。古名“保真院”。唐时费冠卿在此隐居。南唐诗僧圆证在此结“九华诗社”。宋治平初(1064)朝廷赐额“卧云庵”。后废。
海会寺有二:其一位于九华后山双溪寺侧。初建于唐代,时兴时废,久湮为民宅。其二位于青阳县蓉城镇北双河口,俗称“北寺”。唐天宝初年(约742)建,明代废。清顺治六年(1649)住持僧湛铉募款再建。清光绪初年废。
戒香寺位于盛公山(青阳县童埠乡境内)。唐元和二年(807)建。宋祥符五年(1012)朝廷赐额。清咸丰七年(1857)毁于兵燹。
妙音寺位于青阳县蓉城镇西。始建于唐广明元年(880)。宋太平兴国五年(980)朝廷赐额。元代重建。明洪武三年(1370)住持僧智曼重修,二十四年(1391)已具备丛林规模。正统四年(1439)县僧会司礼瑛改寺门南向。嘉靖年间县僧会司觉逊重修,增建一塔。万历十六年(1588)寺尚存。后毁。崇祯十年(1637)知县王化澄重修。清乾隆四十四年(1379)住持僧传印扩建一楼。清末废。
净居寺位于九华后山青峭湾。旧志载,寺初建于唐代,原址在双石岩侧(即今天柱峰东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住持僧云林。治平元年(1064)朝廷赐额。靖康元年(1126)住持僧道生迁寺普贤台下。明景泰年间朝廷赐号住持僧圆慧为“大度禅师”。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毁于火灾。二十八年(1848)由柏辀、王贡二绅倡捐重建。1940年日军进山时烧毁。1945年有僧人重建茅蓬,后易为民宅。寺基(普贤台)前,耸立有宋代净居石塔。
妙峰寺位于青阳县城东南灵岩(今城东乡光明村)。唐元和二年(807)悟化禅师由南京栖霞寺观音庵来此结茅,名曰“西竺庵”。唐广明元年(880)悟化徒宝月改为妙峰寺。该寺属监济正宗,从唐至清光绪年间历传76世。先后分衍出明因、灵岩、寿安、永留、东台、杨圹、显来、西峰、法海、广胜、盛公、乐园等12寺。宋治平三年(1066)住持僧大方建大雄宝殿,朝廷赐额。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成为丛林。永乐二十年(1422)明成祖封该寺妙广法师为“护国瑜珈大师”,并赐金斓衣。兴盛时期,“大众云集寮舍,率千数百人”。天启元年(1621)殿宇倾圮。清顺治八年(1651)住持僧道豫等重建。同治八年(1869)重修。民国时废。今存清光绪版《妙峰释氏宗谱》天、地、玄、黄四部,藏青阳县文物管理所。
圆寂寺位于九华后山(青阳县蓉城镇杨冲村拾宝岩)。本甘贽故宅,南朝梁天监二年(503)(清·周赟编《九华山志》认为唐天祐二年即公元905年)舍为伏虎禅师做道场,初名“伏虎庵”。宋太平兴国五年(980)朝廷赐额。1959年尚住僧人,后废。
广福寺位于九华后山(青阳县朱备乡征贤峰侧)。旧名“应天院”,原为宋齐丘(字超回)书堂,南唐更名为“征贤寺”。旧志载:“唐人抄四大经,水漂两函,岁久发光”。太平兴国五年(980)改为“广福寺”,1945年后废。
法乐院位于九华后山青峭湾“双石岩”。唐开元时建。南宋端平年间县令乔幼闻移额至秀岩洞前(城东二十里许),后移青峭湾旧址处重建。明末废。
圣泉寺位于魁山下(青阳县杜村乡龙华村)。宋治平元年(1064)建。寺旁有泉四时不竭,称“圣泉”,俗称“无底泉”。宝庆三年(1225)朝廷赐额。明洪武元年(1368)重建。建国后废。
延寿寺位于曹山(青阳县杜村乡红光村)。原为“龙门寺”,唐代建。宋建隆元年(960)住持僧玉田重建。宋祥符五年(1012)朝廷赐额“延寿寺”。后废。
崇觉寺位于桥头店南(青阳县沙济乡崇觉村)。后唐天成二年(927年)建,宋治平元年(1064年)重建,朝廷赐额。明正统八年
(1443)住持僧普昌重修,嘉靖三十六年(1555)续修。咸丰年间毁于兵燹。
卧龙庵旧志载:“在青阳县南阳里”(今青阳县南阳乡境内)。唐天祐中(约906)建,李常侍慕九华之胜于此筑庵隐居,取“南阳卧龙”之意。久已废。
石云庵南唐建。久已废,遗址不详。
观音堂在刘冲。又名“观音岩”,唐末高僧卓庵居此。久已废。
利众院位于四峰山东麓(青阳县杜村乡龙华村)。又名“四峰庵”,初建于唐,明万历五年(1577)知县苏万民重建。后废。
福安院位于莲花峰北麓(青阳县蓉城镇杨冲村)。又名“莲花庵”,建于唐末。名僧道济于此结茅修行50年,久已废。
多宝寺位于郑家垅(青阳县沙济乡梅山村)。旧名“宅日寺”、“宅田寺”。唐太和间(827——835)建,宋治平间(1064——1067)朝廷赐额。清代废。
普光寺位于陵阳镇西。旧名“普光院”,又称“崇光寺”。南唐保大间(943——946)建。宋淳祐八年(1248)住持僧妙湛重建。明天顺六年(1462年)重修。清咸丰八年(1858)毁于兵燹。
庆恩寺位于南冲口(青阳县沙济乡境内)。原名“庆恩院”,唐天宝间(742——755)建,宋治平初(1064)朝廷赐额。明末即废。
承天寺位于青阳县蓉城镇。旧名“南禅寺”,俗称“承天庵”。唐光启元年(885)建,宋政和七年(1116)朝廷赐额。明代废,遗址后改为学馆,建有“承天坊”。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拆毁。
曹溪寺位于六泉口。初名“曹溪祖源院”,建于宋代,久已废。
广胜寺
位于刘冲北。原名“广修院”,宋淳熙初(1174)移建上雪潭,明嘉靖年间移建下雪潭,明洪武末改名“广胜寺”。民国初年废。
金刚寺位于后三天门西南侧(青阳县南阳乡清圲村)。俗称“转身洞”,宋代建。清光绪住持僧法善重建。1943年住持僧清身。1949年住持僧常悟。建国后拆毁,遗址处存有明代石刻。
曹冲庵位于莲花峰东麓(青阳县朱备乡境内)。始建于宋代,清末废。
资圣庵位于九华后山(青阳县朱备乡百丈潭西)。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僧人云泽创建,庵前有“忘归亭”。久已废。
兴教寺位于火焰山东北(青阳县新河乡境内)。又名“龙池寺”,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建,绍兴十年(1140)朝廷赐额。清咸丰三年(1853)毁于兵燹。
永留寺位于火焰山西(青阳县杨田乡境内)。宋淳熙元年(1174)建,宝庆元年(1225)朝廷赐额。明正统十一年(1446)住持僧佛重建。明末废。
仙隐庵位于鸡母山(青阳县朱备乡旗峰村)。唐建中元年(780)僧人智端建。明正统五年(1440)释智锡与施恭募化重建。咸丰年间毁于兵燹。后重修,继又废。
准提庵位于九华后山(青阳县蓉城镇杨冲村拾宝岩)。明崇祯十二年(1639)僧明愚募建。清顺治十三年(1656)僧满德、满修重建。咸丰七年(1857)毁于兵燹。光绪七年(1881)重建,后废。
莲花庵位于中莲花峰。又名“石云庵”,始建年代不详。明正德初(1506)重建。天启元年(1621)住持僧古鉴。清雍正七年(1729)众姓捐款重修。后废,遗址前存石柱数根。
慈云阁位于甲子岭(庙前乡华阳村与九华乡拥华村交界处)。又名“观音阁”、“观音寺”,宋代建。清咸丰年间毁于兵燹。光绪年间住持僧惟宗重修。民国时已废。
居云庵旧志载:“在九华乡”(青阳县九华乡境内)。元泰定二年(1325)僧人常熙建,明泰昌元年(1620)后废。
真如庵又名“九如庵”,位于天台峰东盆地。明万历末年(1619)释明预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释崇明募款重修。1933年住持僧双喜。1935年住持僧精修。1943年住持僧理遵,“文化大革命”中拆毁。
老常住位于天台峰东盆地。又名“护国寺”,明代释定祥创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毁于火灾。1914年由九莲庵释海霖主持募修大雄宝殿。1943年住持僧来岫。1948年住持僧入禅。建国后废。
正常住位于天台峰东盆地。又称“德云庵”、“碧云庵”、“石洞庵”。明中叶释德道创建。清初和清中叶为天台峰48寺之一。咸丰年间毁于兵燹。1921年住持僧兰田重修天台石板路。1931年重修寺宇。1942年住持僧恒修。1950年毁于火灾。
中常住位于天台峰东盆地。又名“招隐庵”,明天启间释离知始建。清光绪十三年(1887)真如庵释法印募款重修。1911年再建。1933年住持僧双喜。1938年住持僧理岩。1953年住持僧真学。“文化大革命”中拆毁,今存“招隐寺”碑刻一方。
白云庵位于天台峰印信石北。明万历间释本觉建。1928年住持僧佛崇。1943年住持僧妙学。1949年住持僧定如。1950年拆毁。
天华庵位于天台峰。清初僧人尘尘子晚年于此结茅,圆寂后僧徒建舍利塔于其旁。民国时庵毁。
化城寺东序寮房位于化城寺东南方的36座寺庙,统称“化城寺东序寮房”。它们大都建于明末清初,其后相继湮没者,名列如下:
九子阁位于化城寺东。明末释应辉建。智旭大师曾在此说法。后废。
九莲庵位于化城寺东南。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住持僧明道携徒法缘、本修曾移建至化城寺西。清末民初住持僧叶舟复移至化城寺东。1925年住持僧静慧。1933年住持僧心融。1935年住持僧海霖。1940年日军烧毁。1946年住持僧善根另建殿宇。建国初拆毁。
大定庵位于化城寺东。清乾隆年间重建。光绪年间住持僧祖参重修。1919年此庵尚存,后废。
千佛阁位于化城寺东。又名“千佛楼”,始建于明代,清末废。
绿云庵位于化城寺东。清同治年间释慧来重修。民国年间废。
木莲庵位于化城寺东,民国初废。
天然庵位于化城寺东。清同治七年(1868)释顶依、莲舟募修。1917年北洋军阀政府财政总长周学熙,游山时称此庵为“东西首刹,得九华风气之先”。1928年毁于火灾。住持僧思维重建。 1943年住持僧法霖。1949年住持僧德缘。建国后倾颓拆毁。
万寿庵位于望江亭下、半山亭上。清乾隆四年(1739)居士汪永勋捐款重修,池州知府李暲撰记并题额。清末废。
万福庵位于祇园寺后山、甘泉书院遗址旁。清道光年间释能圆重修。民国间废。
三昧庵位于凤凰岭东。又名“沙弥庵”,宋末建于“延华观”旧址处。清代僧人心稳、开传重修。1933年住持僧慈果。1943年住持僧心宽。1967年住庵僧人还俗后拆毁。
芙蓉阁位于九华街。又名“芙蓉庵”,南宋嘉定间(1208—— 1224年)建,住持僧佛棱。后毁于火灾。明代释能演重修,继又毁于火,释宗佛再建。清末废。
其它废寺:
乐山寺吉祥庵一心庵归云庵
东华庵云瑞庵普济庵环翠庵
三度六房大观楼石芝庵
六度庵宝林庵从心庵
化城寺西序寮房位于化城寺西边的36座寺庙,统称“化城寺西序寮房”。大都建于明末清初,今已湮没者名列如下:
准提庵始建于明代,后废。
永庆庵位于白马亭。始建于明代,清同治年间释觉莲、静山先后重修。1928年住持僧严德。1933年住持僧海霖。1944年住持僧法慧。建国前废。
报国庵位于上禅堂下方。明末建。1933年住持僧海霖。 1940年被日军炸毁。
海渡庵位于化城寺西。建于清康熙年间,光绪年间释纯心复建。民国时在遗址上建卐字会。1984年九华山管理处在卐字会遗址上建文化馆。
佛陀里位于化城寺西。明末建,清末释明皓、守镇、纯心先后募化重修。三十年代住持僧志禅。1940年日军烧毁,后在遗址处筑一茅庵。1943年住持僧法祥,1949年住持僧恒月。五十年代拆毁改建为九华大队部。
宝积庵位于化城寺西。清初建,同治、光绪年间释法智、行舟先后募化重修。1925年住持僧正信。三十年代住持僧恒德。四十年代初废。
九龙庵位于化城寺西、神光岭东麓。明末建,建国后拆毁,改建为九龙旅社。1987年易为九华山管理处办公楼。
雨花庵位于化城寺西。又名“雨花楼”,建于明末清初,民国初废。
心斋房位于化城寺西。又名“心斋庵”,建于明末清初,清末废。
景命阁位于化城寺西。明代建,万历年间朝廷颁赐《地藏本愿经》。万历四十七年(1619)洪水冲毁。
慈云庵位于化城寺西。始建于明末,继成于清初。1933年住持僧普辉。后废。
其它废寺:
白云庵正变庵铁佛殿东胜庵
暹罗庵旧华庵华严堂云居庵
拱金阁万竹庵万松庵极乐庵
秀水庵法云庵古佛庵鹿野庵
华严庵
接引殿位于祇园寺迎仙桥旁,为“全山之水口庵”,殿内供接引佛。民国间建。1949至1953年住持僧春荣。后拆毁。
神秀庵位于九华半山(龙池庵上首),俗称“半山寺”。明以前称“半霄亭”。后改亭为寺。清同治年间释定祥复修。1936年住持僧宗涛。1940年日军烧毁。1944年惟正与其徒慧德重修。五十年代拆毁。
大桥庵位于前山“一天门”下、伏龙桥头。明代泾县人查图源捐建。清康熙年间住持僧果成。1944年住持尼仁山。1968年因修水电站拆毁。
古月庵在九华乡二圣村。又名“观音寺”。1933年住持尼德一。四十年代末废。
善庆庵在九华乡拥华村。清光绪十八年(1892)废。
永胜庵位于九华乡二圣村永胜桥。清同治年间释开明复建,民国年间废。
松树庵位于杜村乡长垅村。初为一亭,清代人王南塘所筑,称“一松亭”。后称“建松树庵”、“建松庵”。清末释广成重建。 1928年住持僧悟道重修。1967年拆庵改建为杜村林业中学。
横陪庵旧志载:“在八都上阳”(今青阳县杜村乡五阳村)。清道光初(1821)钱文溢等建。光绪十八年(1891)后拆毁。
佛陀岭庵在杜村乡晚口村,又称“小九华”。光绪初(1875)青阳人罗上达倡建。后废。
清水潭庵位于莲花峰西麓清水潭(青阳县庙前乡华阳村)。明万历年间建,后废。
德云庵位于六泉口。清代建,1940年毁于兵燹。
拥华阁旧志载“在九都鲍村上首”(青阳县九华乡拥华村田坂鲍)。清光绪十八年(1891)后废。
狮子林位于青阳县九华乡柯家垅,又名“狮子林庵”。四十年代废。
观音阁位于青阳县庙前乡双河村。明代建,光绪十年(1884)尼空法、僧惟宗募款重建。六十年代初拆毁。
华阳寺位于西洪岭下华阳村(青阳县庙前乡)。又名“华阳桥庵”。初为“华阳亭”,明人鲍廷芳易亭为庵。1953年拆毁。
石亲庵位于石龙口(青阳县庙前乡华阳村)。民国间朱家年捐建。1949至1975年住持尼佳慧。已废。
海慧庵位于西洪岭下(青阳县庙前乡华阳村)。清咸丰年间毁于兵燹。
地藏庵位于摩空岭头棋盘石下。又称“伏虎洞”。原仅一山洞,明正德年间王阳明曾在此洞访松毛道人。清代洞安和尚居此洞清修。清乾隆初释云月建庵。光绪年间重修。1933年住持僧宽净,继住持僧宏开。1973年拆毁。
低岭庵位于贵池县墩上乡低岭村,与青阳县五溪乡毗邻。水路香客经大通(今铜陵县大通镇)登九华山,此为“第一禅关”。清同治间释恒修、妙意募建。释恒修、妙意又继募“义渡八号”船,由大通抵长江南岸钱家垅往来称便;又募“救生船四号”,以备江行风险。民国间住持僧海龙开坛传戒,成为九华山七大丛林之一。安徽马前督理赠额“乐善禅寺”。1937年蒋介石题词“宣扬佛典”。
大士阁位于铜陵县大通镇南。初名相水寺,建于清顺治七年(1650)。同治年间,九华山无相寺住持僧圣传路过大通镇,见大士阁已颓废,遂发愿重兴。在居士、乡民的募助下,扩充殿宇,设有法堂、大雄宝殿、观音堂、长禅堂等佛场,寺院规模宏大,成为丛林,额曰:“普济寺”。光绪十五年(1889)圣传圆寂于此。光绪十八年,九华山僧果建应普济寺众僧之请为住持。1915年住持僧定朗。因此处是沿江一带香客朝九华山之要道,故又称“九华山头天门”。民国期间成为九华山七大丛林之一。
抗日战争期间,寺宇大部被毁。1948年住持僧广慧。“文化大革命”中,毁圮殆尽。
莲花寺位于铜陵县大通镇和悦洲二街、澄子巷口。清光绪初年,德丰和尚募建。寺院规模次于大士阁,但建筑艺术精美。进寺门有四大金刚,丈八金身,气势威严;大殿内的十八罗汉,造型生动,在沿江一带寺院享有盛名。民国期间,亦为九华山七大丛林之一。
莲花寺首任住持僧德丰,相传七代。最后一代住持僧平志。该寺在抗日战争中荒废。
九华街附近废寺:
万佛庵宝峰庵凤苑精舍
如意茅蓬水月庵石塔庵
万福庵祇园寺后山、甘泉书院遗址旁。道光年间释能圆建。
上闵园废寺:
净土庵明万历四年(1612)释果能建。
大觉寺1928年建,1949年住持僧宗参。
悟圆寺1931年建。
中闵园废寺:
极乐茅蓬
自修茅蓬
1931年建。
净心庵即“净心茅蓬”。1953年住持尼常修。
智光茅蓬
1944年住持尼本生。
定兴茅蓬
定慧茅蓬
1942年住持尼有缘。
鹿苑精舍
1925年建。1953年住持尼宏成。
福寿茅蓬
广德茅蓬
1945年住持尼有莲。
莲地茅蓬
1931年建。1953年住持尼守诚。
圆通茅蓬
天寿庵
朝阳精舍
1931年建。
大悲院
1931年建(一说建于1921)。
观音庵
青云庵1939年建。
普济茅蓬1928年建。
寂光茅蓬1928年建。1953年住持尼海莲。
春光茅蓬1928年建。
达愿茅蓬1953年住持尼达愿。
地母庵1933年建。1942年住持尼慧明,1953年住持尼显惟。
天台峰周围废寺:
白莲台在“吊桥”上。1931年建。1949年住持僧普缘。
清凉庵在天台小狮子峰前。
兴天寺在慧居寺上方。1943年住持僧义舟。
华云庵在慧居寺下方。明代建。1943至1948年住持僧守田。
大悲院在罗汉墩。1953年住持僧昌义。
犀牛茅蓬在罗汉墩犀牛望月峰。1953年住持僧普亮。
云峰台在罗汉墩。清代建。
扑云庵在罗汉峰。明万历间建。
观音堂茅蓬在罗汉墩。清同治年间住持僧普净。
一棵松茅蓬在罗汉墩。清同治间住持僧定朗。
东庆庵在“一线天”下。
天台茅蓬建于明末清初。
汉霄茅蓬在天台道僧洞古道旁。清咸丰年间毁于兵燹。
文殊庵在下闵园文殊洞前。洞门刻石“洞中恒沙佛,天天见如来”。
黄金庵即“黄家庵”,在下闵园。清代建。
后山废寺:
文殊庵在狮子峰东。附近有白象洞、地藏洞。
天化庵在狮子峰前。明代建。
三慧庵在五老峰前。清代释龙法建。
仙居庵在百太潭西。宋庆嘉庆间建
普光茅蓬在骆家冲。1945年住持僧圆明。
般若茅蓬在骆家冲。1945年住持尼映法。
圆通茅蓬在骆家冲。
报恩茅蓬在骆家冲。1945年住持尼佳义。
拈花茅蓬在骆家冲。1945年住持尼传清。
观音堂在六亩田。1945年住持尼海蜜。
养恬茅蓬在盛家冲。1945年住持尼体洁。
悟真茅蓬在金家冲。1945年住持尼圣真。
心安茅蓬在金家冲。1945年住持尼传道。
后三天门至南阳湾废寺:
控华庵即南二天门,清中叶鲍宁安建。清同治间释宗悟、能兴重修。1943年住持僧惟乐。
松影庵即南一天门,清中叶陈希器倡建。光绪间释心宽重建。
进天门在清圲村,鲍魁浩倡建。1943年住持僧宗启。
白云庵旧志载“在十三都南峰尖下”。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章姓创建。
印心庵在悠栏圲。清中叶建,咸丰间毁于兵燹后,释列宗又募建。
圣指庵光绪十七年(1891)释广志重修。
长松庵在南阳湾。陈懋诚建。
考坑庵在南阳考坑山。陈有让建。
三溪口庵在南阳三溪口。明崇祯八年(1635)建。
宝华阁旧志载“在十三都驾虹桥外”。鲍姓建,清末废。
金霞庵在青阳县南阳乡金霞山。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张姓建,咸丰十一年毁于兵燹。
福圆庵旧志载“在十三都禁冲岭首”。清中叶章鲍二姓合建,咸丰八年(1818)毁于兵燹。
大碧庵旧志载“在十三都”。明天启元年(1621)建。
大壁庵旧志载在“十三都垅上”。明中叶陈祖庵建。明万历间青阳知县苏万民更“观音庵”为“大壁庵”,并题诗文。
九龙庙旧志载“在十三都九龙山”。清中叶建,咸丰八年毁
华云庵旧志载“在十三都白鹤庙东”。清代鲍曼建。
九华庙旧志载“在十三都垅上水口前”。
曲水禅房在南阳湾。明代陈天然、陈天球、陈天谟三兄弟建。
望福庵在青阳县南阳乡七溪河上。清代林寄孙建。
三官堂在青阳县南阳乡鲍村水口。清代鲍姓合族建。
卫林庵在青阳县南阳塔儿岭东。清代林申生建。
普光寺在卫林庵西。
塔院在青阳县南阳乡鲍村。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鲍楚率族人建。
云华庵在青阳县南阳乡圲岭(即塔儿岭)。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林姓合族建,咸丰间毁于兵燹。
慕仙庵旧志载“在九华仙人峰下”。明永乐间建,为陈道荣出家处。
慈圣庵在南阳湾。明代张宗道建。
青阳县陵阳乡一带废寺:
水岭庵在陵阳所村。吴叶二姓合建,明万历间此庵尚存。
云路庵在陵阳所村。陈姓合族建。
青莲庵在沙济乌衣桥南。清代曹姓人建。
西峰庵在谢家村。宋青阳进士曹廷襄于此读书。清代杜多、尘空二僧于此学禅。
广福庵在桥头店(即谢家村)。清顺治二年(1645)谢姓人建。
枫林庵在陵阳分水岭。
报德庵在陵阳分水岭。宋嘉定二年(1209)释普济建。
福庆庵在陵阳分水岭,明天启二年(1622)乡人建。
长护庵在陵阳分水岭。清末即废。
云龙庵在东堡乡境内。宋景德二年(1005)本邑王延庆捐基,释无为建。后王国佐扩建。
百岁庵在分水岭。
瑞应庵在东堡乡境内。明天启间李舒建。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李姓人重修。
隐灵庵在杨田埂龙王山。
水口庵在杨田乡溪田村。
灵应庵旧志载“在十六都”。明嘉靖间建。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施兰轩后裔施必建重修,咸丰年间毁于兵燹。
青阳县蓉城镇附近废寺:
南庵在蓉城镇西烈士塔附近。
西峰庵
在四板桥(蓉城镇红旗村)。
紫云庵
在蓉城镇外官山。明崇祯六年(1633)建。
宁庵在蓉城镇西北。
娑罗庵
在蓉城镇南,明代建。
万福庵
在蓉城镇西南,清代建。
能仁庵
在蓉城镇郊,宋代建。
祝圣庵
在蓉城镇东。清代建。
宁一庵
在蓉城镇东。明天启元年(1621)建,后更名“三教庵”。清中叶废。
慈仁庵
在蓉城镇郊。宋代建。
青锁庵
在蓉城镇北门外。明万历十六年(1588)知县秦应鹫命妙音寺僧惠琦募建。清光绪初废。
青莲庵在蓉城镇高阳桥东。
印月庵在蓉城镇东门外。明代袁本原募建。清顺治十三年(1657)僧人募修。乾隆三十四年(1759)袁回一重建。
证法庵在蓉城镇东门外九郎墩。明崇祯七年(1634)释如龙募修。民国间废。
富阳庵在蓉城镇富阳桥头。明崇祯五年(1632)释智昊募建。清咸丰间毁于兵燹。光绪五年(1879)重建。
九如庵在蓉城镇北双河口。清顺治六年(1649)释熠耀募建。清中叶废。
大慈庵位于火焰山(城东乡新中村)。明崇祯十四年(1641)建,清代废。
水府庙在蓉城镇南。原名“南泉寺”,清光绪十六年(1890)易“南泉寺”为“水府庙”。民国间住持僧定慧(四川蓬溪人)戒行清修,自募建东崖寺基本成功之后,即退居县城水府庙;1922年示寂,肉身装金供于庙中,“文化大革命”中被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