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伯玉飞升

汉元封年间(前110——前105)九华山属陵阳县。丹阳人窦伯玉为陵阳县令,清正廉洁,推行“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颇有影响,故窦伯玉又有“陵阳子明”之称。相传有一日,他于游龙涧垂钓,偶钓得一条白色小龙,除钩放入涧中。20年后又于此处钓获一尾鲤鱼。从鱼腹中得书信一封,原来是白龙为报答其恩而密授的行道入仙之诀。窦子明得此异书后,即辞去县令,依其所授之秘诀往返于黄山、九华山峰峦之间,并采集五石煮服。经三年修道苦练,终于一日乘白龙飞升。

伯玉飞升后,撇下的两个女儿,一日采薇于山顶。其父忽然出现,面授修道术。不久,她俩便化作一对凫鸟成仙而去。

从此,伯玉飞升处的游龙涧便称之为“白龙潭”,也称作“嘉鱼池”。其二女得道成仙的那个山顶即称之为“仙姑尖”了。

张果看花

张果老原名张果。诡称生于尧时,长生不老,久隐中条山。传说他爱骑白驴,日行万里,休息时则折为纸放入竹箱中。唐玄宗闻其人飘飘欲仙,非常仰慕,以书迎张果入长安。见张果阅历惊人,道术不凡,欲以玉贞公主的美貌和身份来降服他。张果拒不奉诏,且扬扬洒洒骑驴长笑而去。少顷,即到了江南九华山,在拾宝岩观花,驴行石上留蹄迹一道。后人称“果老石”,至今宛然。

碧桃浮涧

唐乾宁年间(894——897),赵知微建延华观于九华山风凰岭,并炼丹于沙弥峰。传说他精通道术,善疗病除妖。李唐王朝屡次诏令不出,乃钦赐“碧云星冠,青霞羽衣”,并遣使者专程至九华山延华观。时值中秋夜雨,赵知微带使者和围观的群众登沙弥峰顶,俄顷则万里无云,明月如镜,像换了另一个天地一样使人惊异。

赵知微曾于岩下植桃千树,花皆碧色。桃落涧,随水流出。居民视为仙果。赵知微成仙后,人们命其岩为“碧桃岩”,其涧名为“浮桃涧”。

冠卿辞诏

费冠卿自幼在青阳地方长大,青年时代即与山僧为友,留心韵事。因刻苦治学,唐元和二年(807)考中进士。未及拜官,得家书一封,得知母病垂危。待费冠卿泣泪兼程赶回家中,老母已丧葬。费冠卿哀恸不止,置庐墓侧节食守孝三载。长庆二年(822)唐穆宗李恒当朝,见奏章中有人竭力推荐“出身进士,庐墓三年,自甘淡泊,隐居九华”的费冠卿,遂下诏征拜为右拾遗。使臣携诏书奔赴九华天香岭头请费冠卿接诏。费冠卿听诏起而不就,他悲叹曰:“禄以养亲耳,亲没何以禄为?”当即赋诗,辞不赴诏。此后隐居九华,盘桓山水,常与山僧旧友酬唱不绝。死后葬鸡母山拾宝岩。

柯夫仙睡

摩空岭伏虎洞前有几块石头好像是有意垒成,最上面的一块又大又方又平,相传天上的仙人常在这块石头上下棋,因此得名叫棋盘石。一天,南北斗二星宿驾起云彩飘落在这块石头之上,乘兴下起天棋来。日近中午,二星宿便耍起“袖中乾坤”,南斗一舞袖,来了好酒好菜;北斗袖一舞,杯盏碗筷一一摆好。

正当仙人们午餐,林子里走来一樵夫。二星宿同时嗅到凡人气息,于是二星宿就飘然而去。

那打柴汉姓柯,猛然间闻得饭菜酒香,因饥肠漉漉,竟馋得几乎垂涎。柯汉子放下柴担斧头,找到棋盘石上,嗬!好多酒肉饭菜,他觉得稀奇。顾不上过问谁家摆设,就干脆痛饮饱餐,然后昏昏睡去。

待他一觉睡醒,下棋盘石一看,柴担的影子都不见了;好像没有半天的事,一张快斧竟锈得不成样子。他空手回家,老母妻女都不见了。村子里男女老少都不认识他,急得柯汉子无奈找了一位年纪最大的老年人谈他如何出去砍柴,如何饮了不知是谁的酒,在大石头上睡了一觉的经过。老人才联想起上一辈人传的神话,才理出了辈分,原来这老人还是他的族孙哩。

从此以后,人们又称棋盘石为“柯斧石”。

宁成遇仙

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青年农夫宁成,见九华深山之中小股溪水畅流不竭,土质更适宜种些庄稼。于是他带着瞎眼老娘支起茅棚蜗居山中,一面垒石造田,一面行孝悌之道。一天,他在田里锄草,遇见一白发老翁送他半颗鲜桃,宁成当场吃下,心里便透出来阵阵清凉。老翁走,他送老翁至一石壁处,老翁叩石,石门洞开,进去一看,到处是一片珠光宝气,定然是个神仙所在。老翁说:“你留在这里为我种桃如何?”宁成说:“我家中尚有老母,到此处已违背母意,不能在此久居种桃。”老翁听宁成话语老实,德行可钦,即命宁成紧闭双眼。此时水声滔滔,使宁成顿觉飘然。待老翁叫宁成睁开双眼时,宁成果然回到瞎母身边。母子相遇,十分欢喜。老翁为宁成的孝心所感,便朝宁成背轻拍三下,宁成吐出半桃,半桃依然新鲜。宁成捧桃欲语即不见白发老翁。宁成四处张望,不知什么地方又传来了老翁的话语。那话语是:“我叫翁期云,藏起我那半颗桃吧,等到你对老母敬完了孝心,吃了桃,喊三声翁期云,再叩石壁,我迎你到光明世界。”

舒姑化鲤

翠盖峰下,有一姓舒人家。夫妻二人中年得一宝贝女儿,名唤舒姑。舒姑生得伶利,从小就学会了唱各种山歌。她嗓音圆润,唱起山歌来,总引得百鸟戏飞,群山和鸣。同时,她又是抚琴能手,弹起琴来,雪潭珠玑旋转,明月不落西山。渐渐长大,她更会用歌声消除疲劳,用歌声表达情怀。唱啊唱,她终于用歌声找到了一位青年。

这青年名叫春汉。二人见面之后,彼此爱慕不已。他们约定 2月19日观音会这天,对山歌72段之后再互交婚聘之礼。春汉说过,他要为舒姑采一棵绝大的灵芝草。

2月19到了,舒姑早起梳妆,面对观音峰唱心爱的山歌一段又一段。她深情地唱、静静地等,喉咙越来越亮,但总不见春汉来对歌。她焦虑不安,终于等来了一只乌鸦,那乌鸦衔来了一颗带血的灵芝草。

舒姑如痴如呆,失神地坐在潭边。傍晚了,舒父砍柴路过这里,见舒姑这般愁苦即劝舒姑回家。舒姑不语,也不听父命。舒父只好回到家中找来舒母。二老赶到雪潭时,舒姑已不见了。唯有清泉湛然。舒母急中生智,取来舒姑的弦琴,以音乐来呼唤舒姑。当弦歌声起,雪潭水即回荡奔涌,并有朱鲤一对跃出水面聆听弦歌。显然,这对朱鲤,就是舒姑和春汉所化。

老僧募碗

明朝万历年间,江西景德镇大街上突然出现一个精瘦的和尚,身穿红色袈裟,脚蹬布袜麻鞋,一路敲着木鱼,在一家大瓷窑店门前停下。他向窑主递过缘簿说:“贫僧千里而来,向你募化饭碗。”窑主一听说是和尚募碗,便想到数目之多,不禁大吃一惊,婉言谢绝说:“师傅请另登高门,我瓷窑连年亏本,上不了如此缘份。”并将缘簿还了瘦和尚。

没过多时,这家窑主发火烧窑,瘦和尚又匆匆赶来化缘,顶礼再三,只募化“九华山百岁宫”饭碗一个以作纪念。窑主听说只募化一个饭碗,说来不多,便上了缘簿,随即挑了一个碗恭笔写好“九华山百岁宫”字样投放窑中。

窑熄了火,开窑一看,明明只有一个碗写了“九华山百岁宫”字样,怎么一窑碗全成了九华山百岁宫饭碗呢?

窑主见此情景,甚为惊讶,心想瘦和尚一定来历非凡。不然九华菩萨何以显灵。他深愧当初的不恭,便将一窑碗全部运往九华山百岁宫,做了功德。

原来,这募化饭碗的和尚就是无瑕禅师,人称“百岁公”。崇祯皇帝敕封为“应身菩萨”。九华山百岁宫碗,就是他募化的。

诵林通慧

李自成进京,摘了李进士的官,鉴于他为官清正,怕事胆小,幸免一死。李进士在战乱中清醒,视“败兵不如狗屎,败官就像烂泥”,随即冷漠了官场。他悄悄来到九华,从了慧明禅师,法名诵林。

他在伏虎洞清修,一面借油灯烛光通览佛学经典,一面于崇山峻岭中从事刀耕火种。他与天籁轩吴襄为友,赠吴襄梅屏四幅,赞梅花傲雪生香;吴襄也爱这个不同寻常的和尚,题屏“应如是观”相赠。

由于他勤奋好学,身体力行,在短短的十年当中,学会了各种工艺。他克勤克俭聚积了许多钱财、砖瓦、木料,在东崖西麓募化了一块地盘,前后只用40天便把一个大庙宇的屋架子撑起来了。

上梁之前,诵林选了一个日子特意请吴襄斟酌。吴襄用天干地支稍加推算即说:“此非吉日,有恶星刹下凡。”诵林说:“万事万物相克相生,此非吉日,但有妙处。”最后他还是定此日上梁。

上梁了,忽有一位长者从化城寺那边走来,他见许多人在这里抢梁团子,便停下来问当家师傅:“今天并非好日,为何上梁?”诵林见此人来头很大,口气不小,便笑嘻嘻地回答:“大人说得很对,今日有恶星刹下凡,但有紫微高照福星化解。”

长者听了不禁心喜,自言自语说了一声:“啊呀!这和尚通慧。”

诵林听得真切,赶忙上前双膝跪下:“谢我主龙恩,此庵有此造化,即以通慧为名。”原来,此位长者正是微服察访的康熙皇帝。从那以后九华山古刹群中又增加了一座大庙——通慧庵。

灵官护法

韦陀本是佛教的护法神,九华山辟为地藏菩萨道场后,他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九华佛山护法神。

一日,韦陀外出巡视山情去了,地藏塔前忽然旗锣鼓伞,前呼后拥,从轿中下来一位状元,好像是来朝圣的。可是他既不烧香,也不跪拜,径往肉身塔走去。见金地藏真身坐像,随即取出备好的钢针刺入真身的右腿,观其灵性,试其真假。没想到,钢针就像被磁铁吸住了一样,状元使尽全身力气将钢针拔出,针孔竟冒出了殷红血浆。他惊讶了:“双手拔出千斤针,说它无神却有神”。旋即带一行人慌忙下山。

他们刚走,韦陀就回来了,见金地藏右腿流血,深为自已的失职而痛心疾首。当他明白是一位状元冒昧行刺,怒不可遏,执意要处死状元。地藏菩萨慈悲为怀,以当年用银针缝补老纳,不慎伤害一只虱虫为因果,只许韦陀追赶五里,棒喝一声就罢了。韦陀领命,踏云追赶,讹听“五里”为“五溪”,追到五溪桥头,一魔杵就将状元打死。韦陀回山禀报,金地藏对他这种不听劝告,犯下的杀生之错十分恼火,命他另找山头,随即逐出了九华山。

韦陀既走,山门仍需护持。金地藏尊重九华素为道教福地,便请来了原为道教专职镇守山门的王灵官为佛教护法。于是,后人便在十王殿一侧建造了灵官殿。殿中有副对联曰:“借三眼观天下事,举一鞭惊世间人”。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