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客运
轿行古代香客,多数是劳动者,俗称“粗样”香客。其徒步行程,远道而来,一路艰辛,达九华少则半月,多则数月。而官宦富豪一路车轮马足,入九华境,遇石板道,则弃马换轿或雇竹舆登山。“凡官府(上司)远来……山径峻狭崎岖,大轿难行,必用双人小轿,用山夫惯行山路者扛抬”(明蔡立身《九华山供应议》)。明代山中虽无轿行,但官府为接待上司过往九华,则轮流摊派当地居民充任轿夫,“官过随止”(出处同上)。
清末至民国时期,九华街等地成立了轿行,专门接待达官贵人往来九华。至1949年,大通、钱家垅、五溪、沙埂(今庙前乡境内)、朱备共有七家轿行。其中九华街有两家,称“金斗帮”(以湖北人为主)和“六邑帮”(六安等6县人)。轿夫为无业游民,以扛抬游人、搬运行李和运送货物为营生。轿行扛抬随程议价,并无定额。一般从九华街抬上天台收银元一块。各轿行分路段接送,不得超越。如山外的轿行,只能送上山,而回程至沙埂及往游山中各景点则由九华街的轿行包揽,“山中舆夫例不许外来者侵夺权利,且大通之肩舆亦太重,故须换山兜(往游天台)”(蒋维乔《九华山纪游》)。
1949年后,轿行不复存在。1978年后,随着来山的国内外游客日益增多,九华镇便有少数乡民重操旧业,扛抬年迈或行动不便或想领略风情者往游观光。现有山轿30余顶,由九华镇综合服务队统一管理。
汽车站1978年,客车往返九华街和青阳、贵池两地,每日一班,随车售票。1979年,青阳客运汽车站在九华街设售票点。 1980年设客运九华山分站,属青阳县驻山单位,由九华山管理处代管。当年增开九华山到铜陵市、九华山至芜湖市班车每日一个班次。
1984年,位于祇园寺下方的站房及停车场落成。站内设售票房、候车厅和商品小卖部。
1986年,车站每日发往贵池、青阳的普通班车各4个班次;发往上海、南京、合肥、安庆、庐江、繁昌、南陵、郎溪各一个班次;发往铜陵2个班次;发往芜湖、黄山各3个班次。其中发往芜湖、合肥为空调车。旅游旺季,旅客流量大,车站及时调度,日发往贵池、青阳的班车达20次以上,发往芜湖、铜陵、黄山的班车也相应增加班次,保证了游人不误车、不滞留。自1978至1986年共输送180万人次,营运收入161.85万元。
1987年1月,九华山分站与青阳县脱离隶属关系,成立芜湖市汽车客运公司九华山汽车站。行政隶属管理处,业务归口市公司。
除九华山汽车站的客运班车以外,青阳县汽车运输公司和贵池、铜陵旅游汽车出租公司于旅游旺季,每日有两个固定班次往返九华山。安庆、芜湖、马鞍山、南京、上海等地也有出租汽车载客来山。
旅游车队1979年,管理处拥有嘎嘶69、跃进130和北京吉普各1辆。
随着九华山外事旅游接待任务的扩大,管理处于1982年组建旅游车队,内设驾驶班和修理班。
1984年,撤销旅游车队,设九华山旅游汽车运输服务公司。翌年3月,公司调出车辆,专门用于行政用车。公司营运车辆,有解放661A型客车3辆,日产得胜、皇冠等中小型空调车5辆。旅游汽车运输服务公司的主要任务,是接送来往九华山的外宾、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办理车辆出租业务。凡来山游览和国内外旅游团体或个人均可直接与公司联系,包租公司的车辆。
1986年5月,公司开通了九华山至黄山、青阳及贵池的旅游客运线,每天有一个班次往返。1987年10月1日,九闵旅游公路全线通车,公司每日有客运循环班车接送游人。
表1
九华山至邻近地市公路里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