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导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社队企业时代,所有制关系是清一色的集体经济。产品主要是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服务的农副产品加工、农机具制造与维修,停留在比较初级的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水平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农村个体经济蓬勃兴起,遂出现乡、村、联户、个体一齐上的新格局。但由于各地条件不同,发展水平不平衡,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方式,如阜阳型、当涂型、桐城型、城市郊区型;出现了多种经济类型,如资源开发型、劳动密集型、联合型、外向型、农工贸结合型等。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以工业所占比重最大,年净增值最高;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发展速度最快;农业下降幅度最大。乡镇工业产品也丰富多彩,多种多样,在众多的产品中,以铁矿石、砖、瓦、石灰等制品产量增长最快;出口产品的生产也较为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