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淮南市地方煤矿主要开采统配煤矿丢失的残遗煤、失效煤柱、断层带煤层以及统配矿开采范围之外的D组、E组煤。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有可供地方开采的煤炭资源约1500万吨。为加强全市地方煤矿的行业管理,1984年4月,淮南市煤炭工业局成立,辖地方煤矿设计院、新集煤矿筹备处、3个直属联营煤矿和4个经营型公司。
淮南市地方煤矿开采较早。1958年,八公山区沈巷乡农民为解决“大炼钢铁”所需煤炭,开挖了第一个地方性质的煤井,当年该井随炼铁厂的“下马”而停产。1967年1月,八公山土坝孜街道朱爱甫、王震球约集新庄孜矿的6名退休工人,在新庄孜矿井口南开挖了1口小煤井,开采该矿浅部残留煤柱。雇用18人,共出煤900吨。由于当时政策不允许和威胁大矿安全,1968年2月,该小井被封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淮南市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对煤炭的需要量越来越多,为缓和煤炭供需矛盾,1981年7月,市经委、计委同意谢一矿利用矿井生产系统,招收农民协议工,以集体经济性质,开采大矿注销煤、残遗煤。从此,揭开了淮南市兴办地方煤矿的序幕。随后,谢二、谢三、李一、李二和新庄孜矿先后建成5对以“大井带小井”形式开采残遗煤的地方小井。在“国家、集体、个体一起上”和“强化开采、有水快流”方针指引下,地方煤矿迅猛发展。全市小煤矿从1984年的37处,到1985年增加到103处。1986年底,全市共开办不同形式、不同体制的小煤井202处(其中在册的乡镇集体小井24处)。小井大多数分布在淮南市西部的谢家集区和八公山区,八公山区沈巷乡小井占总数一半以上。
由于开采地方煤矿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好等特点,有些地区片面强调“强化开采,有水快流”,忽视了统筹规划,安全生产,以致出现无证开采、争抢资源、乱开滥采,无视安全的现象。1986年底,仅市西部地区每平方公里就有小井14处,个别地方达20余处。针对以上情况,市政府先后对地方煤矿进行整顿。经过整顿,全市取缔了100多处不具备起码安全生产条件的小井。虽然矿井少了,但分布均匀了,安全状况明显好转,地方煤矿基本走上了稳步健康发展的道路。
淮南市地方煤矿中生产能力较大的矿井,一般采用斜井开拓方式,井筒用料石砌碹支护,沿煤层走向掘进巷道,靠手锤、钢钎和电煤钻打眼,电雷管引爆掘进。较小的矿井采用立井开拓,井筒垛盘支护。采煤方法主要是掘进出煤和短工作面小茬式回采,工作面及巷道均采用木棚支护,手镐落煤或电煤钻打眼爆破落煤。小煤矿开采初期,部分小井用磨绳、荆条筐提煤卸料,采用手摇木制辘轳或手扶拖拉机作提升动力。整顿后,现改用JD—11.4或JD—25的调度绞车提卸,斜井用矿车作提升容器,主井则采用简易箕斗提卸。井下运输多采用铺轨后人工推车或用架子车装卸的运输方式,部分生产能力较大的小矿井采用调度绞车或刮板运输机运输。
近年来,全市地方煤炭产量增长较快,1984年只有几万吨,1986年产量已达117万多吨。到1986年底,全市地方煤矿累计生产原煤224.6万吨,为淮南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