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七章 黄山市国营西山煤矿
黄山市西山煤矿,位于黄山市(原太平县)东北约16公里处的新明乡西山,矿区中部有一条砂石面公路联通仙源镇,与屯(溪)太(平)旌(德)公路相连接,交通方便。
井田南北长3公里,东西宽1.07公里,面积约3.2平方公里。矿区内裂隙较为发育,断层较多,主要含煤带7条。1971年9月至1974年5月省地质局332地质队3分队对该矿区先后进行了普查和详查。提供储量为20万吨。煤种为无烟煤(含钒沥青),煤质:灰分11.65%,硫分0.82%,发热量7200千卡/千克。
该矿建于1972年6月,建矿初期自然条件差,生产技术落后,矿区到仙源镇只有人行山道,无电、无水,居住民房。当时平峒开采月产只有1000吨左右,主要销往徽州地区一带。该矿自1972年建矿以来,先后对一号、五号、二十号勘探线等5条含煤带进行了平峒、斜井、立井多形式的巷探和开采工作,到1986年底,共产原煤10万多吨。
鉴于汤家桥、采育场、岩寺一带有丰富的石煤资源,预计储量约1187万吨左右。含钒品位达0.8%,可供露天开采。经煤炭工业部加工利用局同意,由该矿与煤炭科学研究院合肥煤研所联合开办“黄山石煤开发综合利用股份有限公司试验钒厂”,规模为年产精钒100吨,目前正在建设之中。
开拓方式:采用斜井和井下暗立井,集中大巷等形式。
采煤方法:水平分层后退式采煤。
提升:井口安装1台0.8米绞车提升。
运输:工作面采用板车运输,集中大巷采用矿车运输。
运销:运输以公路为主,所产煤炭主要供应本市民用和部分工业企业,另有部分销往外县水泥厂。
1986年底,全矿共有职工125人,其中固定工人63人,合同制工人6人,临时合同工40人,协议工16人。职工中有干部1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7人,管理人员3人。
井田南北长3公里,东西宽1.07公里,面积约3.2平方公里。矿区内裂隙较为发育,断层较多,主要含煤带7条。1971年9月至1974年5月省地质局332地质队3分队对该矿区先后进行了普查和详查。提供储量为20万吨。煤种为无烟煤(含钒沥青),煤质:灰分11.65%,硫分0.82%,发热量7200千卡/千克。
该矿建于1972年6月,建矿初期自然条件差,生产技术落后,矿区到仙源镇只有人行山道,无电、无水,居住民房。当时平峒开采月产只有1000吨左右,主要销往徽州地区一带。该矿自1972年建矿以来,先后对一号、五号、二十号勘探线等5条含煤带进行了平峒、斜井、立井多形式的巷探和开采工作,到1986年底,共产原煤10万多吨。
鉴于汤家桥、采育场、岩寺一带有丰富的石煤资源,预计储量约1187万吨左右。含钒品位达0.8%,可供露天开采。经煤炭工业部加工利用局同意,由该矿与煤炭科学研究院合肥煤研所联合开办“黄山石煤开发综合利用股份有限公司试验钒厂”,规模为年产精钒100吨,目前正在建设之中。
开拓方式:采用斜井和井下暗立井,集中大巷等形式。
采煤方法:水平分层后退式采煤。
提升:井口安装1台0.8米绞车提升。
运输:工作面采用板车运输,集中大巷采用矿车运输。
运销:运输以公路为主,所产煤炭主要供应本市民用和部分工业企业,另有部分销往外县水泥厂。
1986年底,全矿共有职工125人,其中固定工人63人,合同制工人6人,临时合同工40人,协议工16人。职工中有干部1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7人,管理人员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