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技术交流
建国初期,安徽煤炭工业处于恢复发展阶段。淮南矿区学习苏联先进的木板假顶采煤法,到50年代末期,已基本消灭了老式采煤法。1953年12月,九龙岗、大通两矿采纳了苏联专家尤里耶夫的建议,找出煤炭资源150多万吨。1956年12月至1957年4月,由武汉煤矿管理局局长贾嵩明为团长、淮南矿务局副局长朱布等为副团长一行13人,赴苏联考察厚煤层采煤法、采掘机械化、处理瓦斯突出、水力采煤法,为淮南矿区推广水力采煤和掩护支架采煤方法,奠定了技术基础。1957年7月,驻煤炭工业部的苏联专家高级咨询组组长哈尔钦柯和技术顾问组组长列奥年柯到淮南煤矿参观,并考察了谢二、谢三、新庄孜等五个矿井,提出了矿井挖潜改造的建议。
1961年3月,由若松不二男率领的日本三池斗争国际交流工作团一行5人,到淮南煤矿进行为期4天的参观并进行工作交流和座谈。9月,以波兰采矿动力部副部长虞·萨拉蒙为首的波兰科学技术合作代表团,到淮南煤矿参观并进行技术交流。10月,煤炭工业部指定由淮南矿务局郑雅棠带队、煤科院唐山分院温田玉等一行,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欧洲八国经济互助委员会在波兰卡托维兹市煤炭研究院召开的水力采煤学术交流会议。1962年12月以郑原团长为首的越南煤矿考察团,对淮南煤矿进行为期20余天的考察。1963年10月,由朝鲜电气煤炭省副相金炳三率领的朝鲜煤矿技术考察团一行25人对新庄孜、谢三矿、孔集新井、选煤厂、总修理厂、矿山救护队、水泥支架厂、淮南煤矿机械厂、淮南电厂等九个矿、厂企业进行考察。1965年8月,苏联水力采煤水砂充填考察组在苏联部长会议国家燃料委员会副主席库兹米奇率领下,先后到淮南矿区考察访问,进行技术交流。
1970年春,阿尔巴尼亚几名技术人员,到淮南大通煤矿井下参观学习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1972年1月,省燃料化学工业建设总队三十三建井工程处选调11名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先后分三批赴阿尔巴尼亚瓦列斯煤矿支援打钻冻结工程,历时1年零9个月。8月,以江苏省革委会副主任蒋科为团长、安徽省燃料化学工业局局长段金波为副团长一行26人组成的中国化肥工业代表团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考察,学习无烟煤碳化煤球和粒铁经验。1973年11月,煤炭工业部组派以淮北矿务局科研处处长熊德勋为团长的“中国煤炭综采设备实习代表团”去英国伽立克、多布森等公司实习,考察综采技术。197年,淮北煤矿运用光爆锚喷支护技术施工井下煤仓成功。随后,国家建委和煤炭工业部在淮北煤炭基地建设会战指挥部召开“全国光爆锚喷支护施工技术经验交流会”。次年,日本有关专家到淮北朱仙庄矿考察光面爆破及锚喷支护技术;西德专家到淮南考察孔集矿锚喷技术。1979年初,淮南煤炭基地建设会战指挥部引进英国爱姆考公司625B型侧式装岩机,3月,爱姆考公司销售经理瓦尔特和工程师吉尔斯佩到淮南进行625B型侧式装岩机技术交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对外政策的开放,到安徽煤炭系统考察的外国专家逐渐增多。安徽煤炭系统的一些工程技术和有关人员到国外学习考察也日趋频繁,通过学习考察和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
1980年3月,以上甲昌平为团长的日本三菱财团煤矿设备技术交流团一行16人到淮南潘集二号井考察,并进行了技术交流;4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技术代表团瓦森等一行5人到两淮矿区考察,先后考察了童亭煤矿施工的大钻机,潘三矿井冻结、孔集矿光爆锚喷和淮南矿务局合成材料厂树脂锚杆作业线。12月,朝鲜煤炭工业部副部长崔亨文率朝鲜煤炭工业考察团到淮北矿务局和淮北煤炭基地参观学习和考察,先后考察了童亭矿井的大型竖井钻井作业、冻结凿井施工和刘桥矿井塔平移现场。
1981年2月,应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邀请,以门罗为团长的澳大利亚金属贸易工业协会采矿技术交流代表团一行5人到淮南谢三矿参观考察,并和淮南市煤炭学会负责人等进行座谈,广泛交流了采矿、掘进、提升、运输、机械、电气、电缆等设备方面的先进技术。同年7月,应中华全国总工会邀请,日本劳动灾害、职业病对策技术交流团顾问、日中工人交流协会特别顾问、西多摩病院院长左野辰雄一行到淮南矿务局,中日双方就尘肺的预防和治疗,以及腰痛、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学术问题进行交流。
1982年3月至8月,全国科协副主席、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后三次率领有关方面参加的专家组到安徽,对两淮矿区的煤矿、铁路、电力、公路、通讯、水利等进行综合考察,召开了“开发两淮煤炭方案论证会”,确定了最佳开发方案。在此期间,华罗庚还作了“统筹法”、“优选法”的学术报告。同年5月,以彼德罗山煤矿设计院院长米克列亚·阿列克桑德鲁为团长的罗马尼亚煤矿代表团一行13人,到淮北选煤厂和杨庄煤矿参观考察,并进行技术交流。
1983年5月,西欧经济共同体技术考察团麦尔巴赫和德雷博士到淮南李二矿进行防尘技术考察,并对该矿自动风门、光电喷雾、掩护支架、工作面的水封爆破、煤矿技术和防尘工作等给予高度评价。当月,根据国家科委与欧共体第二批能源合作项目协议,应煤炭科学院邀请,欧共体派出考察小组戴维(法国)、奔尼(法国)、盖斯特林(西德)等一行4人到淮南李咀孜煤矿考察淮河下试采、孔集矿掩护支架采煤法,到淮北朱仙庄煤矿考察厚煤层开采等技术。6月,波兰采矿总院副院长基迪宾斯基和专家菜克赫特尔到淮南考察孔集矿的软岩和深部巷道掩护支架,并进行了技术交流。9月,以美国国立劳动安全卫生研究所呼吸疾病研究部主任格伦为首的访华团到淮南,先后参观考察了水泥厂、谢一矿、第二矿工医院和李咀孜水厂等单位,并由格伦、哈尼等人作了呼吸系统疾病研究、生殖和发育病毒理学的学术报告。10月,爆破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秦太杰和工程师李起山等到英国、加拿大考察爆破技术器材检测和水胶炸药生产线。11月,应煤炭工业部煤炭学会邀请,以英HSDE等3公司组成的英国煤矿安全技术交流团到淮南参观访问,并就煤矿安全监测技术进行了交流。
1984年1月,两淮煤矿特殊凿井公司派李立奇、孙杰赴英国休斯顿刀具公司和达拉斯钻机公司考察。8月,美国韦顿(W e Don)公司灭尘药剂技术交流及试验表演小组一行在淮南谢一矿采掘工作面进行现场实验表演和技术交流。11月,淮南矿务局局长王继武以及工程技术人员一行5人到澳大利亚尼尔贸易公司考察树脂锚杆制造工艺等。
1985年5月,波兰采矿动力部、采矿设计研究总院组成的大型矿井开拓布置技术合作专家组到淮南重点考察潘一矿,并进行了技术交流。7月,德国鲁尔大学教授、国际冻土力学学会主席耶斯伯格到淮北矿建公司进行技术考察。9月,联邦德国克劳斯大学威尔特教授到爆破技术研究所作学术报告并参观考察了淮北杨庄矿。10月,应煤炭工业部供应局邀请,美国匹兹堡矿山局检测负责人瓦森,杜邦公司炸药部经理奥帕曼到爆破技术研究所参观讲学。11月,西德埃森原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哈威肯鲍克及弗克尔特到淮南李咀孜矿现场考察了大倾角煤层开采。
1986年2月,应煤炭工业部邀请,日本三井三池制作所四所正方、三井特产公司津田胜等一行先后到淮北、淮南矿区,在淮北朔里矿参观考察综掘工作面,进行了技术交流,并对综掘机的使用维护等提出了技术性建议。在淮南了解该公司设备的现场使用情况,并进行了综掘机技术交流。5月,应中国煤炭学会邀请,美国维盾公司总裁、副总裁等一行到淮南矿务局合成材料厂进行技术交流并就今后双方合作的意向进行座谈,对一些技术问题进行磋商。9月,法国煤炭科学院电力自动化研究室主任莫里斯·布托纳等一行到淮南潘一矿参观考察并进行技术交流。11月,应煤炭工业部邀请,美国爱达荷大学教授威廉斯一行到淮南矿务局就煤矿井下水的处理和利用进行技术交流,并到潘一矿参观考察。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的同时,英、法、西德等国有关专家还分别到淮南和淮北矿区作相应的技术服务工作。
二、情报交流
70年代以前,安徽煤炭科技情报交流没有专门组织机构。为适应煤炭科技迅速发展的需要,1978年,成立了安徽省煤炭科技情报中心站,并先后建立了11个分站,中心站负责组织与协调科技情报工作。建站以来,中心站分别在淮南、蚌埠,皖北百善煤矿召开了3次情报工作会议。此外,还组织了8厂煤泥水处理调研和煤矿酸性水处理调研,并举办了两期情报培训班。
1979年,煤炭科学院合肥研究所的《皖煤科技》季刊创刊。该刊主要报道安徽及全国煤炭科技情况,交流煤炭科技情报,现改名为《煤炭科技信息》,不定期出刊。1984年至1986年,煤科院爆破技术研究所专业刊物《炸药与爆破》出版了5期;淮北矿务局煤研所编印了《淮北煤炭科技》;安徽煤田地质公司的《安徽煤田地质与勘探》、《科技简讯》,分别于1979年和1980年创刊;淮南矿务局煤研所于1975年创刊《淮煤科技》,1979年内部交流资料《淮矿科技简报》出刊,1985年改为《淮矿科技信息》,到1986年底,两刊共出82期;淮北矿建公司科研所也出版了11期资料性的《淮北建井科技》和80多期科技动态、简报及16期国外科技情报资料,该所还在全国各地建立了138个情报网点。
三、学术交流
1977年5月,全省首次煤炭科技工作会议在淮南谢一矿召开,会议主要是总结交流全省煤炭科技工作情况和经验,研究部署科研工作任务,以推动煤炭科技进步。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随着煤炭科技工作蓬勃发展,学术活动和学术交流也日益频繁。
1980年4月,煤炭工业部科技局在淮南召开了淮南矿区灰岩水水文地质条件及防止方法课题讨论会;1982年3月,全国科协在北京召开关于加快两淮煤炭开发和华东煤炭供应数理论证会;同年5月,淮南矿务局科研所副所长张作湘赴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参加世界第十一届采矿大会,并在会上宣读了“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的学术论文。
1982年,安徽煤炭经济研究会成立。到1986年,共召开学术讨论会6次,举办学术讲座17次,交流论文36篇。1983年有两篇论文被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评选为全国优秀论文,有37篇被选为省优秀论文。1986年有4篇被评为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优秀论文。
1985年至1986年,安徽煤炭系统有45篇论文获省科技协会优秀论文奖。其中淮南市煤炭学会孙文若、程桦、赵鸿章的《钢板混凝土复合井壁的强度研究》获一等奖,并被选入1985年9月国际科学技术论证会论文集。淮南煤炭学会叶凡生的《电动机过载垫特性的电子学模拟》、吴中立的《采空区渗滤流动场电子计算机模拟》等6篇论文获二等奖;另外38篇论文获三等奖。由孙启凯执笔的新型井壁科技论文获苏、鲁、皖、冀、徐(州)四省一市学术会议论文一等奖。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