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51年6月,为建设省内第一条35千伏田家庵至合肥输电线路,由省工业厅抽派人员和淮南电厂共同组成设计施工技术组,成为安徽省第一支电力设计队伍。1952年田——合线建成后,又勘测设计了田——蚌、田——谢线。1955年6月,淮南电业局正式组建设计组,成员10人。次年4月,改称设计科,定员26人。1957年2月,该科撤销,部分勘测设计人员调淮南电业局承装工程队设计组。1958年7月,转由省水利电力厅电业局领导。是年治淮委员会撤销,淮委所属勘测设计院转隶省水利电力厅。由上海电力设计院等单位来支援安徽的火电勘测设计40余人组成火电设计组,隶属省水利电力厅勘测设计院。设计组下设机务、电气、水工、系统、线路和预算等专业。承担设计马鞍山电厂第二期扩建工程(0.6、1.0、1.2万千瓦机组各1台)、芜湖电厂建设工程(2台0.6万千瓦机组)、濉溪电厂工程(1台0.5万千瓦机组);110千伏响——六——合输变电工程和安徽电网1958~1962年发展规划及系统设计项目等。1959年4月,火电设计组划归省水利电力厅电业局领导,易名设计室(科级建制)。同年6月,省水利电力厅火电基建工程局成立,设计室划归该局领导,有职工53人。1960年6月,设计室撤销,人员并入省水利电力厅勘测设计院,与水利水电设计人员合编为机电、系统、厂房、施工预算等专业组。1962年7月省水利电力机构分开,火电勘测设计人员划归省电业管理局领导,成立设计室(处级建制)。主要承担马鞍山、芜湖、铜陵、宿东等发电厂0.6~1.2万千瓦发电机组和110千伏田——合线、合肥南郊变电所等工程设计任务。1963年起,电力发展速度加快,尤其是农电建设及国防军工建设迅速铺开,电力勘测设计任务加重。1965年底,省电业管理局成立二处,专门从事国防军工工程输变电设计,设计力量得到扩充。至1966年5月,发展到104人,主要承担省内35~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中、小型发电厂“填平补齐”工程的设计任务。“文化大革命”初期,设计室、二处被撤销。1969年1月,85%的工程技术人员下放到巢县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次年7月,未下放人员及新分配来的大专院校毕业生、转业退伍军人,与原省水利厅勘测设计院人员合并,成立安徽省水利电力局水电勘测设计支队八连,继续承担省内电力基建工程的设计任务,有职工54人。1972年5月,设计支队八连改为电力设计队。次年3月,更名为安徽省水利电力局设计院电力设计室。其间,陆续调回下放人员,并从有关单位抽调、借用部分人员,充实力量。1975年有职工118人。“四五”期间(1971~ 1975年)完成安庆热电厂2台5万千瓦机组工程、110千伏桥头集——古河——滁县输变电工程、220千伏淮南——合肥第二回路及220千伏蔡家岗、巢湖变电所工程等设计项目。
1975年8月,省水利电力机构再次分开,安徽省电力工业局接管电力没计室。1977年7月,经水利电力部批准成立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是年10月,根据部规划设计院指示,成立院属水文地质勘测队,完成了淮北第二、第三两个火电厂的水源勘测任务,1983年7月,该队划归华东电力设计院。“六五”期间(1981~1985年),设计院除继续进行单项工程设计外,还完成1985~1990年的安徽省电网系统设计和安徽电网1995~2000年系统规划报告。至1985年,完成合肥、铜陵两个发电厂的12.5万千瓦机组工程的勘测设计任务。全院职工人数比1958年增长10.6倍。
自1955年始至1985年底止,省各发供电企业和电建企业陆续成立设计室(组)20个,共有勘测设计人员250人,主要承担中、小型送变电基建工程和发、供电更新改造项目的设计任务,并进行一些备品配件、机具加工制造的设计工作。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