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企业
安徽省火工生产企业分布在淮南、淮北、马鞍山、当涂、安庆、霍山等地。1987年安徽省火工生产企业情况见表3—4—1。
一、安徽省当涂化工厂
安徽省当涂化工厂位于当涂县城关镇,占地32.5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66万平方米,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当涂县计划经济委员会,是安徽省建厂最早的火工专业生产厂家之一。
1958年建厂,前身是安徽省建筑厅化工厂,当时只生产2#岩石铵梯炸药,生产能力0.2万吨/年。1961年移交安徽省机械工业厅,更名为“安徽省当涂化工厂”。1968年划归芜湖地区,进行了技术改造和相应的设备配套,增加轮碾机混合装置,年生产能力达到0.6万吨。1971年被国务院第五机械工业部定为火工中型企业,生产计划和产品调拨均执行第五机械工业部和兵器工业部下达的指令性计划。产品在70年代曾销往阿尔巴尼亚、坦桑尼亚、越南和国内10多个省、市。1983年划归马鞍山市。1984年,自筹资金近200万元,建成一条自动化装药生产线,开发了2#抗水岩石铵梯炸药、岩石粉状铵梯油炸药、M D系列乳化炸药。
1987年底有职工384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3人,工业总产值561.47万元,利税100.5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原值460.78万元,净值266万元,主要产品有:2#岩石铵梯炸药、2#抗水岩石铵梯炸药、岩石粉状铵梯油炸药和M D系列乳化炸药等。
二、安庆市向阳化工厂
安庆市向阳化工厂位于怀宁县总铺镇,占地3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系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安庆市化学工业公司,是安徽省建厂最早的火工产品专业生产厂家之一。
1958年建厂,1959年开始生产铵梯炸药,从原材料破碎到成品包装全是手工操作。1961年停产。1964年恢复生产,并被国务院第五机械工业部正式列为火工产品定点生产厂,纳入国家生产计划,铵梯炸药生产能力为0.36万吨/年。1983年试生产2#岩石粉状铵梯抗水炸药,1986年开发乳化炸药。1987年产品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1987年末,全厂有职工335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2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42.7万元,净值138.4万元。工业总产值438.9万元,利税73.2万元。主要产品有:2#岩石粉状铵梯炸药、2#岩石粉状抗水炸药、煤矿粉状铵梯炸药等。
三、淮北矿务局910厂
淮北矿务局910厂位于淮北市东山,占地面积3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21万平方米,其中生产性建筑3.15万平方米,系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淮北矿务局,是煤炭工业部生产煤炭专用爆破器材为主要产品的中型火工生产厂。
1969年建厂,原名淮北煤矿化工厂,1970年投产,生产铵梯炸药和瞬发电雷管,1972年增加了秒延期电雷管生产,产品正式列入国家生产计划。1973年进行扩建,1977年炸药产量达到0.45万吨。1978年9月因管理混乱,产品质量低劣,被煤炭部勒令停产整顿。经过整顿,产品质量达到部颁标准,恢复生产。1981年,在全国同行业产品质量评比中。2#岩石炸药获优胜奖状。同年开工建设了从美国引进的一条水胶炸药生产线,年生产能力为0.7万吨。1982年5月建成投产。产品除供淮北各煤矿使用外,还销往国内17个省、自治区,1981年以来,年年超额完成国家计划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
1987年末,全厂有职工1134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7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463.4万元,净值1744.2万元。工业总产值1473.6万元,利税154.1万元。主要产品有:铵梯炸药、水胶炸药、瞬发电雷管、秒延期电雷管、亳秒延期电雷管等。
四、淮南矿务局化工厂
淮南矿务局化工厂位于淮南八公山区,占地15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5万平方米,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淮南矿务局。是煤炭工业部以生产煤矿专用爆破器材为主要产品的中型火工定点生产厂。
1967年兴建,原名淮南煤矿化工厂,1970年5月建成投产,当年生产粉状炸药0.24万吨,电雷管84万发。随着煤矿生产发展的需要,产量逐年增长。1974年建成的热风干燥螺旋混药新工艺属国内首创。1975年,各种粉状铵梯炸药已达0.61万吨,各种雷管1219万发。1978年更名为淮南矿务局化工厂。此后,进行技术改造,并开发新产品,进行无梯和少梯炸药的研制,先后完成拔铅管、覆铜管壳、爆破线,乳化炸药生产线,并能为用户加工特殊需要的爆破器材。1981年被命名为“大庆式企业”,1985年起连续三年被评为安徽省石化系统最佳经济效益优胜单位。
1987年末,全厂有职工1340人,其中技术人员50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886.8万元,净值1054.3万元。工业总产值916.49万元,厂内有7条火工产品生产线。主要产品有:2#煤矿粉状铵梯炸药,3#煤矿粉状铵梯炸药,2#岩石粉状铵梯炸药,8#纸壳煤矿许用瞬发电雷管,8#纸壳毫秒延期电雷管等。
1987年火工企业情况表

注:有两个企业资料缺
一、安徽省当涂化工厂
安徽省当涂化工厂位于当涂县城关镇,占地32.5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66万平方米,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当涂县计划经济委员会,是安徽省建厂最早的火工专业生产厂家之一。
1958年建厂,前身是安徽省建筑厅化工厂,当时只生产2#岩石铵梯炸药,生产能力0.2万吨/年。1961年移交安徽省机械工业厅,更名为“安徽省当涂化工厂”。1968年划归芜湖地区,进行了技术改造和相应的设备配套,增加轮碾机混合装置,年生产能力达到0.6万吨。1971年被国务院第五机械工业部定为火工中型企业,生产计划和产品调拨均执行第五机械工业部和兵器工业部下达的指令性计划。产品在70年代曾销往阿尔巴尼亚、坦桑尼亚、越南和国内10多个省、市。1983年划归马鞍山市。1984年,自筹资金近200万元,建成一条自动化装药生产线,开发了2#抗水岩石铵梯炸药、岩石粉状铵梯油炸药、M D系列乳化炸药。
1987年底有职工384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3人,工业总产值561.47万元,利税100.5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原值460.78万元,净值266万元,主要产品有:2#岩石铵梯炸药、2#抗水岩石铵梯炸药、岩石粉状铵梯油炸药和M D系列乳化炸药等。
二、安庆市向阳化工厂
安庆市向阳化工厂位于怀宁县总铺镇,占地3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系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安庆市化学工业公司,是安徽省建厂最早的火工产品专业生产厂家之一。
1958年建厂,1959年开始生产铵梯炸药,从原材料破碎到成品包装全是手工操作。1961年停产。1964年恢复生产,并被国务院第五机械工业部正式列为火工产品定点生产厂,纳入国家生产计划,铵梯炸药生产能力为0.36万吨/年。1983年试生产2#岩石粉状铵梯抗水炸药,1986年开发乳化炸药。1987年产品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1987年末,全厂有职工335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2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42.7万元,净值138.4万元。工业总产值438.9万元,利税73.2万元。主要产品有:2#岩石粉状铵梯炸药、2#岩石粉状抗水炸药、煤矿粉状铵梯炸药等。
三、淮北矿务局910厂
淮北矿务局910厂位于淮北市东山,占地面积3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21万平方米,其中生产性建筑3.15万平方米,系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淮北矿务局,是煤炭工业部生产煤炭专用爆破器材为主要产品的中型火工生产厂。
1969年建厂,原名淮北煤矿化工厂,1970年投产,生产铵梯炸药和瞬发电雷管,1972年增加了秒延期电雷管生产,产品正式列入国家生产计划。1973年进行扩建,1977年炸药产量达到0.45万吨。1978年9月因管理混乱,产品质量低劣,被煤炭部勒令停产整顿。经过整顿,产品质量达到部颁标准,恢复生产。1981年,在全国同行业产品质量评比中。2#岩石炸药获优胜奖状。同年开工建设了从美国引进的一条水胶炸药生产线,年生产能力为0.7万吨。1982年5月建成投产。产品除供淮北各煤矿使用外,还销往国内17个省、自治区,1981年以来,年年超额完成国家计划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
1987年末,全厂有职工1134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7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463.4万元,净值1744.2万元。工业总产值1473.6万元,利税154.1万元。主要产品有:铵梯炸药、水胶炸药、瞬发电雷管、秒延期电雷管、亳秒延期电雷管等。
四、淮南矿务局化工厂
淮南矿务局化工厂位于淮南八公山区,占地15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5万平方米,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淮南矿务局。是煤炭工业部以生产煤矿专用爆破器材为主要产品的中型火工定点生产厂。
1967年兴建,原名淮南煤矿化工厂,1970年5月建成投产,当年生产粉状炸药0.24万吨,电雷管84万发。随着煤矿生产发展的需要,产量逐年增长。1974年建成的热风干燥螺旋混药新工艺属国内首创。1975年,各种粉状铵梯炸药已达0.61万吨,各种雷管1219万发。1978年更名为淮南矿务局化工厂。此后,进行技术改造,并开发新产品,进行无梯和少梯炸药的研制,先后完成拔铅管、覆铜管壳、爆破线,乳化炸药生产线,并能为用户加工特殊需要的爆破器材。1981年被命名为“大庆式企业”,1985年起连续三年被评为安徽省石化系统最佳经济效益优胜单位。
1987年末,全厂有职工1340人,其中技术人员50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886.8万元,净值1054.3万元。工业总产值916.49万元,厂内有7条火工产品生产线。主要产品有:2#煤矿粉状铵梯炸药,3#煤矿粉状铵梯炸药,2#岩石粉状铵梯炸药,8#纸壳煤矿许用瞬发电雷管,8#纸壳毫秒延期电雷管等。
1987年火工企业情况表

注:有两个企业资料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