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沿革
安徽省焦化工业是在为钢铁工业提供焦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一座焦化工业专业厂是创建于1960年2月的马鞍山钢铁公司焦化厂(以下简称马钢焦化厂)。
1960年6月至9月,马钢焦化厂1号、2号焦炉先后投产。同时投产的鼓风冷凝工段,可回收粗焦油产品,回收能力4万吨/年。初期厂内无法加工精制,只得部份运往上海焦化厂加工,部分排放坑洼地。直到1963年,硫铵、粗苯装置投产,安徽省才开始有了自己的焦化产品。1964年,焦化厂在“工业学大庆”运动中,积极开展文明生产,使部分产品回收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1966年硫铵回收率1.29%,粗焦油回收率4.23%,两项均居全国同行业领先地位。与此同时,淮南化肥厂(淮南化工总厂前身),在化工部的支持下,经过大规模工业性试验,成功地完成了单种淮南气肥煤捣固炼焦新工艺,并被批准建设总生产规模为56万吨/年焦炭和相应的焦油回收及苯精制装置。
1971年11月,马钢焦化厂年加工粗苯3万吨的精苯车间第一期工程投产,向焦化产品深加工迈出了第一步,1973年4月,3号焦炉投产,焦化产品的生产加工能力扩大,品种增多,轻苯加工可得产品有粗馏分、纯苯、甲苯、二甲苯等。同年10月,铜陵小型钢铁联合企业焦化车间(现铜陵市焦化厂前身)焦油精制投产,生产出合格工业萘。1976年,合钢焦化厂新建一套设计能力为600吨/年工业萘装置。1977年9月,马钢焦化厂10万吨/年焦油处理装置运行,回收加工产品由10种增加到16种,可获得轻油、洗油、工业萘、沥青等一系列产品。1978年10月淮北焦化厂焦化装置按产,产品有粗苯、工业萘蒽油、沥青等。1979年合钢焦化厂工业萘投产。
1980年,针对淮南、淮北、合肥、铜陵、芜湖炼焦企业后加工不配套、综合利用程度低,使煤炭资源未能合理利用,影响了工业萘、炭黑和其它有机化工产品的生产,造成极大浪费的情况,省政府责成加工能力齐全的马钢焦化厂集中加工精制上述5家焦化厂回收的粗焦油。此后,马钢焦化厂对焦油系统进行了工艺改造,精加工能力提高了20%,使产量不断增长,支援了其它行业的发展(由于种种原因,集中加工并未很好实现)。1982年,铜陵焦化厂开始生产粗苯,1985年,马钢焦化厂和马鞍山市化工公司建立横向经济联合,成立马鞍山化工联合开发公司,依托焦化产品进行深度加工。马钢焦化厂焦油加工能力达15万吨/年,产品已有纯苯、甲苯、二甲苯、甲酚、二甲酚、苯酚、工业萘、沥青、粗蒽、古马隆、溶剂油等28种。
1987年底,全省焦化企业共5家:马钢焦化厂、铜陵焦化厂、淮南化肥厂焦化分厂、淮北焦化厂、合钢焦化厂。主要产品有:粗苯、纯苯、甲苯、二甲苯、重质苯、粗蒽、工业萘。总生产能力5.29万吨/年,实际总产量5.55万吨。
1960年6月至9月,马钢焦化厂1号、2号焦炉先后投产。同时投产的鼓风冷凝工段,可回收粗焦油产品,回收能力4万吨/年。初期厂内无法加工精制,只得部份运往上海焦化厂加工,部分排放坑洼地。直到1963年,硫铵、粗苯装置投产,安徽省才开始有了自己的焦化产品。1964年,焦化厂在“工业学大庆”运动中,积极开展文明生产,使部分产品回收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1966年硫铵回收率1.29%,粗焦油回收率4.23%,两项均居全国同行业领先地位。与此同时,淮南化肥厂(淮南化工总厂前身),在化工部的支持下,经过大规模工业性试验,成功地完成了单种淮南气肥煤捣固炼焦新工艺,并被批准建设总生产规模为56万吨/年焦炭和相应的焦油回收及苯精制装置。
1971年11月,马钢焦化厂年加工粗苯3万吨的精苯车间第一期工程投产,向焦化产品深加工迈出了第一步,1973年4月,3号焦炉投产,焦化产品的生产加工能力扩大,品种增多,轻苯加工可得产品有粗馏分、纯苯、甲苯、二甲苯等。同年10月,铜陵小型钢铁联合企业焦化车间(现铜陵市焦化厂前身)焦油精制投产,生产出合格工业萘。1976年,合钢焦化厂新建一套设计能力为600吨/年工业萘装置。1977年9月,马钢焦化厂10万吨/年焦油处理装置运行,回收加工产品由10种增加到16种,可获得轻油、洗油、工业萘、沥青等一系列产品。1978年10月淮北焦化厂焦化装置按产,产品有粗苯、工业萘蒽油、沥青等。1979年合钢焦化厂工业萘投产。
1980年,针对淮南、淮北、合肥、铜陵、芜湖炼焦企业后加工不配套、综合利用程度低,使煤炭资源未能合理利用,影响了工业萘、炭黑和其它有机化工产品的生产,造成极大浪费的情况,省政府责成加工能力齐全的马钢焦化厂集中加工精制上述5家焦化厂回收的粗焦油。此后,马钢焦化厂对焦油系统进行了工艺改造,精加工能力提高了20%,使产量不断增长,支援了其它行业的发展(由于种种原因,集中加工并未很好实现)。1982年,铜陵焦化厂开始生产粗苯,1985年,马钢焦化厂和马鞍山市化工公司建立横向经济联合,成立马鞍山化工联合开发公司,依托焦化产品进行深度加工。马钢焦化厂焦油加工能力达15万吨/年,产品已有纯苯、甲苯、二甲苯、甲酚、二甲酚、苯酚、工业萘、沥青、粗蒽、古马隆、溶剂油等28种。
1987年底,全省焦化企业共5家:马钢焦化厂、铜陵焦化厂、淮南化肥厂焦化分厂、淮北焦化厂、合钢焦化厂。主要产品有:粗苯、纯苯、甲苯、二甲苯、重质苯、粗蒽、工业萘。总生产能力5.29万吨/年,实际总产量5.5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