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导言
建国以前,安徽省铅锌矿冶尚未发现历史记载。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国民经济三年恢复,第一个五年计划胜利完成,铅锌矿产得到开发。当时,贵池、黄山岭铅锌矿正在建设,青阳铅锌矿已竣工投产。为了就地冶炼铅锌,1958年,省冶金局拟定利用贵池县临江集镇池口已有的土法冶炼工场,投资组建池口铅锌冶炼厂。1959年首先建成土鼓风炉1座,简易生产。当年生产金属锌4吨,次年生产粗铅44吨,安徽铅锌冶炼的历史即由此开始。1967年,安徽精铅电解槽在芜湖冶炼厂建成投产,当年生产电解铅169吨。以后,生产能力虽逐年有所扩大,但终因车间厂房低矮,操作环境恶劣,于1983年停止生产。其间,安徽蒸馏锌的生产能力达到年产500吨。1980年,从技术经济的角度考虑,锌精砂开始外销,蒸馏锌工程“下马”。1972年繁昌铅锌矿建成投产。从1958~1985年,安徽省共生产铅精矿含量2.42万吨,锌精矿含量2.76万吨,粗铅1.79万吨,电解铅1.01万吨。
到1985年,粗铅成为我省铅锌冶炼业的主导产品,年生产能力达3000吨。
到1985年,粗铅成为我省铅锌冶炼业的主导产品,年生产能力达30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