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企业
1992年,全省有电视机生产厂点11个,分布在合肥、滁州、芜湖、安庆、马鞍山、蚌埠、铜陵等市。
一、合肥无线电二厂
合肥无线电二厂位于合肥市繁昌路102号,占地面积4.3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44万平方米。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合肥市电子工业公司,是一个以生产电视机、通信机为主的综合性国家二级企业。
该厂建于1953年春。前身为安徽省治理淮河委员会在上海建立的安徽省治淮模型工场。筹建时,职工20多人,设计和制造治淮陈列模型。1954年春,职工增至100人左右。1956年3月划归安徽省工业厅管理,改名为安徽省综合艺术模型厂,同年秋由上海迁至合肥,在册职工411人,固定资产159万元,主要生产电动模型、机械模型,年产值45万元。1957年7月,试制出3台电子管收音机样机,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亲自命名为“黄山牌”。同年,该厂制造的《黄河根治与开发》、《都江堰》、《引黄济卫》3只电光模型,先后在苏联、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国、保加利亚、朝鲜、越南、日本、挪威、法国、芬兰、印度、英国等24个国家进行了展出,受到中央有关部门好评。1958年10月,划归合肥市轻工业局,更名为合肥模型厂,有职工983人,其中工程师1人,技术员2人;同年完成电动模型360只、机械模型480只、雨量分段仪器5台、水位仪3台、海鱼仪2台、1~7灯电子管收音机500台;工业产值199万元,利润22.3万元。1959~1962年,朱德、邓小平、彭真、林伯渠、彭德怀、叶剑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该厂,并给予很高评价。
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由生产模型为主逐步转向生产电子产品。1966年,生产高频接插件10万只、海鱼仪102台、模型696只,工业产值250.2万元,利润40.3万元。1969年4月,高频接插件用于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受到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嘉奖、发奖金3万元。1970年3月改为现名。
1971年,研制成功208型通信机2台。1973年,9英寸晶体管黑白电视机研制成功,翌年批量投产,定名“黄山牌”。1975年,用国产显像管研制成功12英寸晶体管黑白电视机和地铁双工电台,并生产9英寸黑白电视机1020台。1977年,超短波三路接力无线电话机定型投产。1978年,地铁双工电台获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1979年,电视机产量达到1万台,工业产值突破千万元。1980年5月,高可靠、长寿命接插件用于中国运载火箭发射,受到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贺电表彰。同年,3JDD—2型3路固定式双工接力无线电话机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
1981年,投资30万美元,从日本引进12英寸黑白电视机生产线及关键设备,年产能力9万台;研制成功12英寸集成电路黑白电视机。同年,工业产值达到5593万元,利税1189.3万元。1982年,投资80万美元,从日本引进关键设备,生产出150兆赫、100兆赫系列通信机;试制成功车载式无线电话机并批量投产。同年,因市场疲软,工业产值减至2800万元,利税降至126.4万元。1983年,完成14英寸彩色电视机样机试制。1984年5月,高频接插件用于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测控系统,受到航天工业部的表扬。同年,投资760万元,从日本引进生产彩色电视机关键设备和散件,自制线体,于1985年4月投产,先后组装十四、18、20英寸彩色电视机,产量5万台,列全国第十四位,行销全国各地,利税突破千万元,跨入合肥市10家利税大户。黄山牌AH 18U 14英寸集成电路黑白电视机获电子工业部优质产品,并被评为质量稳定可靠的全国10大名牌电视机之一。高峰牌L 16射频连接器获电子工业部和安徽省优质产品。
1986年,职工增至1496人,工业产值达到6752万元,销售收入8037万元,首次跨入全国电子工业百家重点企业,列第48位。同年,黄山牌AH 4416型17英寸集成电路黑白电视机获安徽省优质产品。1987年,工业产值增至2.13亿元,在全国电子工业百家重点企业中上升到第36位。同年,M SM 7—1525DB型基地电台、M SM 7—1540型车载电台,被电子工业部推荐为替代进口电子产品。1988年,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双屏幕彩色电视机,并在北京国际发明展览会上获荣誉证书。同年,职工增至1881人;完成无线电话机2118台、射频连接器79.69万套、电视机32.36万台,其中彩色电视机9.1万台;工业产值增至3.05亿元,利税增至3800万元,人均利税达到2.02万元,人均全员劳动生产率16.21万元;创汇1260万美元;企业进入国家大型企业行列,并被评为安徽省先进企业。同期,兼并合肥元件四厂,成立电声分厂;与合肥灯泡厂合资经营,组建合肥电子管厂;与长丰县合作,建立长丰县塑料厂。
1989年,成为国家彩色电视机、黑白电视机、无线电话机、射频连接器、扬声器定点生产厂并列为国家500家大型企业和全国500家最佳经济效益企业之一。完成工业产值3.43亿元,电视机32.59万台,其中彩色电视机11.05万台,利税4571.4万元,与1978年相比,工业产值增长36.5倍,电视机增长129倍,利税增长31.8倍,成为合肥市和安徽省电子工业的财税大户。1990年,市场疲软,一些指标略有下降,电视机减至30.5万台,射频连接器降至31.34万套,工业产值减至2.8亿元,销售收入降至2.43亿元,利税跌至1488.1万元。同年,两种无线电话机获国家优质产品银牌奖,实现“省优五连贯’、“部优三连贯”单位,企业评为安徽省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在新产品开发中,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加快了新产品开发,促进了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了产品技术和质量水平,在开发AH 4431型黑白电视机TU机芯,成功地攻克了D 1379大规模集成电路存在的“帧抖动”和伴音通道噪声指标不高的难题,成为国内首家使用该电路大批量生产黑白电视机的厂家。
1991年,工业产值增至3.92亿元,销售收入增至3.43亿元,出口电视机5.75万台,创汇1137万美元。
1970年以来,先后研制开发出黄山牌14、18、19、21、25英寸彩色电视机和9、12、14、17英寸黑白电视机,黄山牌手持式、车载式、基地无线电话机,高峰牌L 16型、Q9型射频连接器及黄山牌地铁无线电台、黄山牌扬声器等几十个系列产品。1978年以来,有50多个产品获得部、省级以上奖励,其中黄山牌AH 4428型电调谐黑白电视机、黄山牌JXD 54型和JXE—11型袖珍无线电话机等3个产品获国家优质产品银牌奖;黄山牌AH 5353C—1型彩色电视机、黄山牌YD 103—20型扬声器、黄山牌HS 403KGP无线电话机、黄山牌AH 4428型黑白电视机、黄山牌JXD—54型手持式无线电话机、黄山牌YD 713—2型电动扬声器、高峰牌L 27系列高频接插件、高峰牌SL—16系列射频连接器等9个产品获电子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优质产品;黄山牌AH 5151C/R立式遥控彩色电视机、高峰牌L 8型射频连接器、黄山牌AH 3520型黑白电视机、黄山牌AH 4426型黑白电视机、黄山牌JZD—60型车载式无线电话机、黄山牌JXE—11型无线电话机、黄山牌AH 4431型黑白电视机、高峰牌SL 16JC 7/RF型射频连接器、高峰牌Q 9型射频连接器、黄山牌AH 3519型黑白电视机、黄山牌AH 4724型彩色电视机等14个产品获安徽省优质产品;黄山牌AH 4724—1型彩色电视机、黄山牌JXD—54型袖珍式拨号无线电话机、高峰牌L 16型射频连接器、黄山牌AH 4416—1型黑白电视机、黄山牌AH 4419型黑白电视机、黄山牌AH 5353型彩色电视机等6个产品获全国同类产品质量评比一等奖。
1992年,有职工2322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28人。设6个分厂、1个设计所、1个工贸公司。固定资产原值5864万元,净值4238万元。拥有3条彩色电视机、5条黑白电视机生产线,年产能力95万台。主要设备365台,仪器仪表1026台。工业产值3.67亿元,利税1728万元。完成无线电话机2702台,射频连接器3.9万套,扬声器105.6万只,电视机42万台,其中彩色电视机11万台。
二、滁州电视机总厂
滁州电视机总厂位于滁州市野芳路29号,占地面积2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7万平方米。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滁县行署商业局,行业归口滁县行署机械电子工业局,是商业部系统唯一生产电视机的专业厂,具有进出口自营权的国家中型企业。
该厂建于1979年。前身是滁县地区五交化公司中心无线电修理服务部,原址在滁县车站路五金巷1号。同年11月,试制成功1台东亚牌晶体管收音机,当年投产后销售收入2.5万元,利润1000元。1980年改产16英寸飞跃牌木壳电视机。1982年,滁县行署商业局批准成立中心无线电修理服务部生产组装部,开始生产14英寸丰乐牌黑白电视机,有职工12人。1983年8月,更名为滁州电视机厂,有职工36人,当年销售收入140.24万元,利税21.37万元。
1984年,在滁州市野芳路29号征购土地,兴建厂房。同年,从上海引进1条黑白电视机半自动生产线,使该厂首次实现由手工操作向机械化生产的转变。1985年,从香港引进2万台爱迪牌彩色电视机散件,组装生产彩色电视机。当年有职工116人,销售收入突破千万元大关,实现利税总额119.91万元,比上年增长30%,成为滁县行署和安徽省的利税大户。
1986年,迁入滁州市野芳路29号新厂址。此时,拥有1幢1万平方米生产大楼,新增两条黑白、彩色兼容生产自动流水线,职工302人,年产电视机能力40万台。因市场出现波动,非名牌电视机销售生产受到冲击,产品积压,停产半年之久,当年亏损数十万元。同年9月,与南京无线电厂联合生产经营熊猫牌电视机,加入中国熊猫电子集团联营后,当年投资737万元和33万美元加强技术改造,1987年一举扭亏,实现销售收入514.05万元,利税68.17万元。到1990年,工业产值超亿元,销售收入7586.07万元,是建厂历年销售收入的总和,利税799.37万元,比上年增长85.7%,当年被评为安徽省先进企业,并获安徽省质量管理奖。同年12月,商业部部长胡平到该厂视察并题词:积极发展商办工业,努力开拓服务领域。
1991年,成立产品研究所,并按国际电子产品生产要求建立电子产品检验、试验机构。投资530万元和170万美元,从荷兰引进1套多制式彩色信号源系统及关键设备、仪器,从美国环球公司引进6台程控自动插件机,使生产能力和手段进一步增强。当年,职工增至1131人,实现销售收入13465.46万元,利税1410.76万元,跨入中国电子企业百强之列。
1992年,厂名改为滁州电视机总厂。推行ISO 9000标准,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生产。调整产品结构,同时生产熊猫、NEC、扬子3个牌号系列电视机。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成立机械电子设备厂,与海南南亚饮料集团合资经营深圳南亚饮料容器有限公司,兼并滁州工程塑料厂成立滁州塑胶厂。投资380万元兴建的另1幢1.4万平方米生产大楼投入使用,新增两条900米长宽型自动化彩色电视机生产流水线。建厂以来,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先后与俄罗斯、越南、日本、美国、巴西、荷兰、南非等10多个国家和香港地区的企业客商建立了经贸联系,利用独立进出口自营权,发展国际贸易;科研成果先后推出:CAD印刷线路板排版系统、屏显数字计数器、三洋单片集成电路彩色电视机、电子秤用汇编语言编程序、频率合成彩色电视机、CPU软件开发等,其中三洋单片集成电路彩色电视机评为国家优质产品。年底,有职工1715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600余人,内有中高级职称169人;固定资产原值2228万元,净值1898万元;拥有自动化生产流水线8条,其中3条黑白电视机自动化流水线,两条黑白、彩色电视机兼容生产自动化流水线,3条彩色电视机自动化生产流水线;自动插件机6台(套);年产电视机能力100万台,其中黑白电视机60万台,彩色电视机40万台;工业产值3.01亿元,销售收入1.53亿元,利税1181万元。
三、安庆市无线电厂
安庆市无线电厂位于安庆市湖心北路,占地面积3.7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安庆市电子工业局,是电视机、空调器专业生产厂。
该厂建于1970年。由安庆市无线电元件厂整机车间和安庆市广播器材厂合并组成,隶属安庆市工业局。1976年4月搬迁到湖心路新厂房,1979年11月更名为安庆市无线电三厂,1982年改为现名。
1983年前,先后研制生产中波广播发射机、电子管黑白电视机、扩音机、低电压收音机、半导体收音机、电唱机、自动血球计算器、电泳仪、针麻仪、数字血压计、示波器、图示仪、电子开关、彩色图象特技效果发生器、广播程序控制器、万能函数发生器等20多种广播电视、电子医疗、电化教学、节能产品。1984年,与浙江大学合作,生产声泉牌跟读机。
1985年,转产电视机,与南京无线电厂联合协作,建成年产15万台黑白电视机生产线。1986年,工业产值达到1455.20万元。1988年,引进荷兰菲莉浦电视信号分配系统和关键调试仪器,建成年产15万台彩色电视机生产线,形成黑白、彩色电视机生产能力30万台。1992年,建成年产3万台空调器生产线,并研制开发出多种制式的出口黑白电视机。电视机畅销国内外。
建厂以来,多次荣获部、省级荣誉称号。1985年,获安徽省横向联合先进单位和全省电子工业职工教育先进单位。1988年,熊猫牌DB 35H 1—Q型电视机在全国“扩点挂牌”中获黑白电视机质量集中测试优秀奖。1991年,获安徽省职工教育先进单位。1992年,获国家级安全企业和安徽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行业利税10强企业,列入全国500家最大电子和通讯制造企业,按利税指标居第一百五十八位。
1992年,有职工116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40人。下设彩电、机芯、整机、准备、金工5个车间,音响、空调2个分厂。固定资产原值1351.9万元,净值1103.7万元。设备230台(套),仪器仪表120台。销售收入1亿元,工业产值1.53亿元,利税501万元。
四、芜湖市无线电一厂
芜湖市无线电一厂位于芜湖市大砻坊袁泽桥36号,占地面积9041平方米,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芜湖市电子工业公司,是电子整机生产厂。
该厂建于1969年10月。前身为芜湖市无线电元件厂,厂址在芜湖市上二街96号,1972年5月改为现名,迁至现址。
建厂之初,主要产品为密封双连可变电容器、晶体管扩音机、晶体管稳压电源和迎春牌401型来复再生式半导体收音机。1972年,职工164人,固定资产原值22.3万元,工业产值52.6万元,利润2.2万元,100W晶体管扩音机459台,0~30V 3A晶体管稳压电源203台。1973年,CBM 202型密封双连可变电容器达10.7万只,工业产值降至36.1万元。
1976年,研制成功电子管黑白电视机,定名“芜湖牌”。1977年,职工增至207人,生产14英寸电子管黑白电视机121台、密封双连可变电容器26万只,完成工业产值91.5万元,微利1.1万元。1978~1984年,连年亏损,年最高亏损额为30.8万元,电视机、收音机最高年产量分别为2000台、6100台,密封双连可变电容器1982年仅产1.5万只。
1985~1988年,先后与上海星光无线电厂、合肥无线电二厂、南京熊猫电子集团联合协作,相继生产海星、黄山、熊猫牌黑白电视机,企业扭亏为盈。1985年,生产晶体管电视机1450台、集成电路稳压电源1050台、空调器1008台,完成工业产值256万元,利润49万元,税金27万元。1986年,生产电视机3297台。1989年,试生产珊瑚牌18英寸彩色电视机。1991年,自行设计,建成年产10万台彩色电视机生产线,开始生产熊猫牌3636型21英寸遥控直角平面彩色电视机。
1992年,有职工653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86人。固定资产原值1212.87万元,净值1043.97万元。拥有年产20万台黑白、彩色电视机生产线2条,主要金属切削、机械加工设备100台。工业产值1.06亿元,利税199万元。累计生产黄山牌黑白电视机9.95万台、熊猫牌电视机13万台。
五、安庆市太湖无线电厂
安庆市太湖无线电厂位于安庆市太湖县北正街97号,占地面积3338平方米,建筑面积2828平方米。集体所有制企业,行业归口安庆市电子工业局。
该厂建于1985年。原名太湖电子装配厂,1990年定为现名。
建厂之初,职工14人,固定资产不足5万元。先后进行3次扩建:1987年,兴建400平方米电子玩具组装车间,添置10万元仪器设备;1990年,兴建400平方米黑白电视机生产车间;1992年,投资172万元,兴建厂房1400平方米,购置4条自动流水生产线及自动化波峰焊机。日产能力黑白电视机500台。1987~1992年,相继生产电视机、组合音响、节能电子镇流器、高效节能灯具等产品。1990年、1992年被评为太湖县先进企业。1992年,有职工128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8人。固定资产原值218.29万元,净值205.8万元。4个月(因技改扩建停产8个月)创工业产值118.9万元,销售收入98.8万元,利税8.9万元。
六、安庆市电器模具厂
安庆市电器模具厂位于安庆市工农街15号,占地面积450平方米,建筑面积3870平方米。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安庆市电子工业局,是电器模具专业生产厂。
该厂建于1970年8月。原名为安庆市模具厂,1972年改为现名。建厂初期,有职工20人,固定资产5万元,车床3台,试产交流弧焊机。1971年开始承接模具制作业务,以冷冲模为主。1972年扩大到压胶模、压塑模。
1975年,研制生产电瓶叉车。1978年,累计生产交流弧焊机1200台,电瓶叉车51台,工业产值228.5万元。1979年,相继推出柴油机、汽油机叉车和注塑模具。1980年,经主管局决定,叉车转给安庆市第二机床厂生产。1981年,先后制作出蜂窝煤周转箱注塑模和双喜牌收音机后盖模具。1982年,转产塑料制品,以塑养模,以模促塑。
1983~1984年,先后推出收音机、黑白电视机外壳模具,其中14英寸黑白电视机前框模具获安徽省电子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985年,投资131万元,从日本引进4000克注塑机1台,1986年、1991年增置4000克注塑机2台,年注塑能力达2000吨。为黄山、熊猫、赣新、扬子牌电视机和燕舞牌收录机配套,提供了大量塑料外壳,1981~1991年累计生产塑料制品2381吨,创工业产值2858万元。
1985~1992年连续8年获安庆市文明单位,1986年、1991年获安徽省电子系统销售先进单位,1986年获安庆市安全生产先进企业,1991年获安庆市最佳经济效益先进企业。
1992年,有职工206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4人。固定资产原值264.72万元,净值158.25万元。工业产值289万元,利税18万元,人均全员劳动生产率1.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