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沿革
随着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各行各业的需要,安徽省应用电子仪器工业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逐步兴起。
1970~1975年,合肥无线电厂(后改为合肥无线电一厂)、蚌埠市无线电二厂、安庆市无线电厂、芜湖市无线电元件厂(后改为芜湖市无线电一厂)、池州无线电厂、无为无线电厂(后改为安徽省传感器厂)、肥东无线电厂(后改为合肥市电子仪器厂)、铜陵市无线电厂(后改为铜陵市仪器仪表总厂)、合肥无线电五厂分别研制生产火箭检查仪、发射线路检查仪、发射线路校验仪、自动血球计算器、针麻仪、电泳仪、数字血压计、磁疗仪、地震仪、超声流量计、种子催芽机、水导式遥测雨量计、超声治疗仪、超声波诊断仪、磁力仪、核子旋进磁力仪、电子皮带秤等为农业、地震、医疗、石油、气象、建材、国防等行业服务的应用电子仪器,其中部分产品能批量生产,火箭检查仪1970年产量达到70台、发射线路校验仪52台。
1976~1980年,淮南市无线电一厂、合肥无线电三厂、蚌埠市无线电二厂、合肥无线电四厂、滁县无线电厂(后改为滁州无线电厂)、屯溪无线电厂(后改为黄山无线电厂)、淮北市无线电厂等企业,分别为煤矿、医疗、医药、环保、交通、农业等部门和行业开发生产瓦斯警报遥测仪、房室同步按需式心脏起搏器、重力加速度测定仪、药理生理实验多用仪、αβ表面污染仪、低温镀铁电源、多功能测定仪、气功仪、强度仪、农用幅照传递仪、路灯照明控制器等应用电子仪器,其中蚌埠市无线电二厂生产的药理生理实验多用仪和重力加速度测定仪,1979年产量分别达到1828台和50台。1980年,生产应用电子仪器厂点增至16个。
1981~1985年,淮南市无线电一厂通过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探索和调整,以及引进美国敏感器件生产技术和设备,在开发矿用安全监测仪器方面取得了较快进展,相继研制生产瓦斯警报断电仪、瓦斯超声风速仪、载波遥讯器、遥讯遥控器、数字便携式瓦斯检测仪、煤矿安全环境监控系统等系列产品,形成万台生产能力,品种、质量均处在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产量约占国内矿用安全仪器三分之一,产品畅销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516个矿务局,被煤炭工业部列为矿用安全监测仪器定点生产厂。为满足马鞍山钢铁公司生产的需要,马鞍山市无线电厂先后开发生产数字巡回测温仪、低温数字巡回测温仪、高温数字巡回测温仪等产品。国营长安机器总厂、铜陵市无线电厂、蚌埠市无线电二厂、芜湖市无线电一厂分别为金融、建材、文教、气象、医疗、国防等部门和行业研制生产点钞机、微机控制皮带电子秤、微机控制炼铜配料系统、自由落体仪、定时器、刺激器、痔疮治疗机、自动定标器、周末测时仪、闪光频率计、大气自动采样器、雷达综合测试仪、雾天雷达导航仪等应用电子仪器。在此期间,生产厂点增至18个,产量增幅较大,1981年产量2548台,1983年增至5913台,1985年增至25310台。
1986~1991年,滁州无线电厂与能源部自动化所、北京电力科学院、能源部华东电力设计院合作,先后为电力部门开发生产数字周波继电器、低电压继电器、微机远程数据终端、微机工频电源、频率时间继电器测试仪、自动低频减载屏、数字时间继电器等产品,仅周波继电器系列产品的累计产量即达4861台,其中微机工频电源、频率时间继电器测试仪等产品,其销售量约占全国电力市场70%左右,与合肥水泥设计院等单位协作,根据建材行业的需要,相继研制生产调速电子秤、恒速电子秤、电子定量秤、磨音测试仪、微机调速定量给料秤、微机螺旋秤、微机计量秤等电子仪器,累计产量达2000多台。淮南市无线电七厂、安徽电子计算机厂、铜陵市仪器仪表总厂、蚌埠市无线电二厂分别为煤炭、石油、化工、纺织、地震、气象、医疗、农业等部门和行业开发生产电动机综合保护器、双速电动综合保护器、真空接触器测试仪、钢丝绳探伤仪、皮带电子秤、食油流量计、雨量计、流速仪、石油流量计、心血管功能自动测试仪、超声波流量计、心室晚电位检测仪、数字式纺织压力测试仪、数字式负压计、心力环测试仪、智能井径地面仪、粉尘流量计等应用仪器,其中淮南市无线电七厂研制生产的矿用安全仪器达7大系列75个品种,最高年产达1.03万台,畅销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66个矿务局。1991年,生产厂点增至20个;产量有升有降,1986年减至10768台,1987年大幅度增至48207台,1988年降至40651台,1989~1991年徘徊在22000~27000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