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烟丝加工业起于清代中叶(详已无考)。清光绪、宣统年间,阜阳城有10多家烟丝铺,前店后坊生产毛烟,把润好的烟叶叠起来,用木板枷牢,用刀切齐,再刨出毛状烟丝,然后喷洒调料即成。同期,亳州、涡阳、蒙城、太和、颍上、凤台等县都有数家或数十家毛烟生产作坊、工场。
民国5年(1916年)全省制造旱烟户996户,生产工人1404人,制造数量323.47万包,价值64.69万元;制造水烟户107户,生产工人2795人,制造水烟395.27万盒,价值110.68万元。民国6年全省制造水、旱烟工场、作坊2103家,职工4199人,资本额165.40万元,生产水、旱烟丝698.73万斤。民国8年安徽江南和江淮之间有较大的制烟商号59家,其中光绪年间开业的35家,宣统年间开业的10家,民国年间开业的14家,拥有固定资本6.74万元,流动资本111.97万元,生产工人474人,年产6925石。民国8年,繁昌县光绪年间兴办的“三阳泰”,拥有固定资本500元,流通资本4040元,年产烟丝340石;郎溪县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兴办的“周裕昌”,拥有固定资本1800元,流通资本9500元,雇工50人,年产烟丝720石;英山县(今属湖北省)光绪二十年创办的“何泰昌”,拥有固定资本3000元,流动资本7000元,年产烟丝555石。宣城县民国5年开设的“福和隆”,固定资本1400元,流动资本5500元,民国8年年产烟丝360石。较大的商号还有宣城县“振兴祥”、“胡顺源”、“致和恒”、“徐同昌”、“合记”、“谢益财”、“吴忠信”,休宁县“聚和”,六安县“裕生”、“恒盛和”、“江恒泰”,休宁县“鼎兴”等商号。这些作坊、工场多为前店后坊,时开时歇,极不稳定。
安徽省制烟(烟丝)作坊、工场一览表

说明:①该表资料摘自民国8年《安徽省六十县经济调查简表》下。
②该店原来系专业酱油业。
③银币500,铜币5万枚。
④银币500,铜币5万枚。
⑤银币500,铜币5万枚。
民国9~13年,六安烟丝生产达到鼎盛时期,手工作坊数十家,烟工近800人,产品有皮丝烟丝(高级烟丝)、天香烟丝(一般烟丝),质量稳定,价格公道,除满足当地消费,还外销到阜阳、涡阳、蒙城、太和等县和河南省的商城、固始以及湖北省的光山、罗田等地。在生产作坊中,“江恒泰”、“永生和”、“周福太”、“李久和”很有名望,自清末至解放初,生产一直未有间断,烟丝产量占当地市场销量的三分之一。
民国10年砀山有“庆烟昌”,稍后有“福成”、“三火兴”、“复兴”、“合兴”、“义兴”等店铺,每店3~5人,前店后坊。当地称黄烟丝为“刮烟”,控料严格,制作精细。其调制配料一般为:用7斤靡碎烟梗末,加入香油或豆油2斤,金黄粉1两,姜黄粉2斤,白开水2斤半,充分搅拌揉搓均匀,出现黄色,称作“梗粉”。继将35斤抽去烟梗的黄烟片,用香油或豆油4斤、兰花米2斤、白酒1斤喷洒均匀,再加入调制好的“梗粉”,配好料的叶片放在底板上,用脚踏实,用刀切成7寸×7寸的四方块,进入烟榨,缓缓下压,由原来的1尺厚压至3寸,停留12小时,使调料充分吸收。出榨后切成7条,用5根烟绳捆紧,再次进入站排压榨压紧,至出油为标准,约20~30分钟,用刨刀刨成毛烟,分半两、1两、2两、3两、4两包装出售。刨烟价格每斤1元8角至2元5角,每捆烟成本价40元左右,售出价120元左右。
民国年间,安徽烟丝名称各地不同,据民国18年8月《财政部直辖安徽烟酒事务局修正烟酒税单行规则》称:宿松、望江、凤阳、怀远、太和概称为土烟叶,青(阳)石(台)、泗(县)五(河)概称为烟丝,舒城、无为、祁门、铜陵、芜湖概称为土烟,怀宁、太(湖)潜(山)、含山、婺源、绩(溪)旌(德)、当涂、霍(山)英(山)、盱(眙)天(长)、和县、歙县、宿县概称为土烟丝,蒙城概称为皮丝,庐江分称烟丝为皮丝、铜丝,黟县分称烟丝为顶条、净丝、顶贡,泾(县)太(平)分称为土烟、干黄,广(德)宁(国)分称为苏村干黄、乌岭,贵池分称为土烟叶、干黄叶、烟筋、土黄,秋(浦)东(至)分称为黄条、土皮、兰香,凤台分称粗烟丝为黄条,土烟叶为笆烟,寿县分称烟叶为州笆,烟丝为净丝、黄条,桐城分称烟叶为大烟、干黄,烟丝为白奇、草丝、净丝,巢县分称土烟丝上等为云香,中等为醉桃,下等为净丝,休宁分称土烟丝为兰香、顶贡、二贡、条丝,郎溪分称烟丝为脚皮、黄片、大烟、子烟,全椒分称土烟为三星烟、三白烟、万送烟、南奇烟。
民国14年手工烘烟、刨烟工人工资安徽比江苏平均低18.6%。
安徽、江苏制烟工人日平均工资比较表

抗日战争时期全省大部分市县都有手工刨烟店,产量较多的有芜湖、繁昌、泾县、当涂、宣城、无为、和县、广德、郎溪、宁国、含山、怀宁、贵池、太湖、潜山、东流、至德、滁县、寿县、亳县、阜阳、嘉山、凤阳、全椒、定远、来安、涡阳等地。各县烟店多少不一,有的县只有一两家,有的县多达20几家。由于战乱、匪扰、水旱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原料供应不济,店铺、作坊时多时少,变动频繁。据民国36年5月~37年7月所辖15县刨烟丝(土烟丝)制造商店铺异动登记表统计,先后登记84户,申报停业的41户,申报减刨(减少产量)的8户,申报暂停的4户,申报开业和复业的31户,开业烟店月产200斤左右。民国38年芜湖尚有6家制烟丝厂,六安有3家制烟丝厂,1952年前后相继歇业。1957年砀山成立地方国营黄烟厂,生产黄烟丝,1969年改称砀山卷烟厂。
安徽刨烟丝(土烟丝)制造商店铺异动登记表

说明:该表摘自国民政府《财政部安徽区货物税局芜湖分局国产烟酒制造商异动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存件。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