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导言
建国前,安徽省烟草行业科技教育基本处于自发和较为落后的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安徽烟草管理体制几经变化,五六十年代对科技教育的投入甚微,职工队伍普遍存在“三低一少”(文化水平低、技术水平低、管理水平低、科技人员少)的状况,加上设备陈旧老化,工艺技术落后,生产环境简陋,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品档次不高,发展较为缓慢。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尤其在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指引下,广大烟草职工在生产实践中,通过小改小革,自我教育,不断改进和提高生产技术含量,技术装备经多次更新有所改善,但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严重的干扰和破坏,科技教育总体综合水平仍然很低。直至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安徽省烟草公司成立以来,在“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和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指导下,安徽省烟草行业的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在烟叶生产、辅料加工、技术装备、新产品开发、老产品改造、工艺配方、技术监督、企业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全面推进科技教育进步,促进科技教育与烟草经济结合。1995年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大会明确指出,烟草行业要以技术进步为中心,实施“科教兴烟”战略。随后,安徽省烟草公司在全省烟草科技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求全面落实“科教兴烟”战略,把烟草工作的重点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使烟草行业的科技教育工作迈向新的历史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