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安徽省志·烟草志》是安徽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组织力量,集体编写而成的。
1986年,省烟草专卖局(公司)领导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皖政办[1986]40号文件关于编纂地方志的指示精神,决定由省烟草专卖局(公司)调研处负责《烟草志》编纂工作。随后,调研处抽调人员成立临时办公室,并从芜湖、滁州卷烟厂各借调一人帮助工作,开始搜集资料,拟制篇目。
1987年2月,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为了加强对《烟草志》编纂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安徽省志·烟草志》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时钟烈;副主任委员:王昌国、陆策。委员:田凤举、薛太茹、李杨村、何壮基、沈忠明、张华玉、王启武、杨联华、徐杰、余云生。下设办公室,主任:田凤举;成员:陈荣奖、蒋岳敏、奚汪红、吴华礼、普学军、李明、黄仁荣。人员集中后搜集资料,准备撰写。同时,还抓了各卷烟厂厂志和各分、市烟草公司烟草志撰写工作。1988年底,因各种原因办公室8名同志,有7名同志陆续回到各自原工作岗位,编纂工作基本停顿下来。
1990年,省烟草专卖局(公司)领导安排机关原办公室主任牛正方和吴笃行同志到编纂办,借调巢湖烟草分公司王元朝同志,加上编纂办原来一名同志,继续开展修志工作。到1992年,因牛正方退休,加之其他原因,编纂办又只有一名同志,编纂工作几近停顿夭折。
1997年初,省人民政府杜宜瑾副省长在贯彻全国地方志第二次工作会议精神时,强调要确保完成省人民政府规划的《安徽省志》任务,再三敦促为数不多的修志工作相对滞后的省直有关单位,一定要如期完成修志工作。鉴于此,1997年4月,省烟草专卖局(公司)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安徽省志·烟草志》编纂工作,决心在省人民政府规定时限内完成编纂任务。省烟草专卖局(公司)领导班子提出“加强领导,调整机构,充实人员,保障经费”16字方针。调整充实后的《烟草志》编纂委员会为:主任委员:张家宝;副主任委员:郭文生。委员:夏登云、薛明德、张国安、徐文煜、董金荣、袁承波、侯守恒、孙南娇、王益元、朱保涛、项建安、潘长华、潘安民、叶正坤、余云生、朱建华、龚朝凯、杨前平、申永亮、戴锦亮、张会廷、闫公侠、王向荣。编委会办公室主任:叶正坤。办公室成员:陈荣奖、邓正夫、朱抗美、周宏亮、陈爱群、李甲林、袁承波。在郭文生副局长主持下,编纂工作又一次全面启动。
短短的四五个月时间,在只有50多万字资料的基础上,要完成这部70多万字志书的编纂任务,可谓时间紧迫,任务艰巨。省烟草专卖局(公司)采取发动群众,借鉴省直单位和兄弟省、市已修定志书的经验,组织精干编写队伍,打一场攻坚战的方法,在编纂工作启动后的40天时间内,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先后4次召开修志工作专题会议,进行广泛动员发动。要求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机关处室,各厂、分、市烟草公司积极配合,广泛搜集、提供资料。并将有关内容分解到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机关相关业务处室,落实到具体人,做到干什么工作就写什么内容。在时间上,采取倒计时的方法,规定完成时限。从而较好地保证了在省人民政府规定时限内完成《烟草志》编纂任务的决心的顺利实现。编纂办公室6名同志从4月底集中办公后,着手搜集整理资料。采取查阅历史资料、整理口碑资料、搜集原始资料等多种方式广泛搜集资料。时值盛暑,编纂办公室的同志战高温,加班加点,争分夺秒,团结战斗,在短短的3个多月时间内,共搜集整理了200多万字的资料,为编写打下了良好基础。另外,在搜集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烟草体制变革前后的资料时,得到省档案馆严桂夫馆长和刘培君馆员的大力支持和合作。刘培君馆员年届花甲,已退休在家,接到邀请后不辞劳苦,翻箱倒箧,查找出大量珍贵资料,为本志书顺利编修作出了贡献。此外,省地方志的领导崔厚贤、邓国宝、荣华堂,省志处万洪翘、梅森、钱金喜、何静恒、丁剑也多次给予指导,有的还抽出时间参与修撰。
《烟草志》编纂办公室的同志在原编办10年工作的基础上,奋战5个月,于1997年8月底编成初稿。随后即印发机关有关处室,各厂,分、市公司广泛征求修改意见,进行反复修改。10月底讨论稿编成,在一定范围内讨论修改。1997年10月底,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为进一步加强对《烟草志》编纂工作的领导,加强对《烟草志》稿件审查把关,又一次充实《烟草志》编纂委员会。增补汪洋、徐金榜、李道扬为副主任委员;杨春民、杨友贵、陈家旺、于希利、章友寿、章颂洪、刘焕荣、董光泽、王汉文、刘家友、王世传、张文彬、唐树林、张银才、钟治华、胡广平为委员。为保证志书质量,编志办先后五易其稿,于11月中旬编出评议稿。11月底,邀请省地方志办公室的领导和省志编纂处的同志、方志专家及有关同志对志书评议稿进行评议。12月上旬,省烟草专卖局党组成员及《烟草志》编委会成员分别对志书评议稿进行评议。3次评议会,既充分肯定评议稿的成功之处,又全面、细致地指出了评议稿的问题和不足,为本志书修改、补充、完善奠定了很好基础。遵照国家烟草专卖局领导的要求,还将评议稿报呈万里、张劲夫同志审阅。
该志书总纂郭文生。第一篇和第三篇第一章由邓正夫、李甲林编纂,第二篇由陈荣奖编纂,第三篇由袁承波、周宏亮编纂,第四篇由陈爱群编纂,第五篇由朱抗美编纂,概述、编纂始末和第五篇第八章由叶正坤编纂。
参加初稿部分内容编写和提供资料的单位和个人有:(个人按姓氏笔划为序)
单位:蚌埠、芜湖、合肥、阜阳、滁州、砀山、亳州卷烟厂,蒙城雪茄烟厂,蚌埠、涡阳烟叶复烤厂,蚌埠卷烟材料厂厂志办。
个人:马轶阵王民王富华王益元王世礼王世华王智强
王道支王新胜叶枝先刘汉传刘玉金朱保涛朱建辉
朱祖斌朱瑞华江萍阮宏伟许新中吴信方吴成增
余炳前余云生杜进何沛南张雷张蕴张予清
张宏勋张丙利张树华陈长生陈家钰李林李斯
李子亭李佐能金晚霞郑国和杨成明项建安娄彦松
洪深求胡焕银徐文煜徐松林涂成发贾零霓顾志尚
高皊唐静聂峰凌齐红盛业发程力丁曾伏虎
童学根褚林潘长华潘安民潘丽晶
《安徽省志·烟草志》在编纂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烟草学会、合肥经济技术学院、中国烟草总公司合肥设计院、安徽省农科院烟草研究所、歙县烟草研究所、省档案馆、省博物馆、省图书馆、省总工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全国方志专家、安徽大学历史系林衍经教授多次给予指导帮助。烟草行业内外的一些老领导、老同志,为此志书提供了不少重要史料。趁志书出版之际,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历史久远的安徽烟草可载入志书的东西很多,由于水平有限,时间仓促,有些资料缺漏难补,志书存在错误、疏漏在所难免,敬乞广大烟草界同仁、行家和读者指正。
《安徽省志·烟草志》编纂办公室
1997年12月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