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企业选介
一、蚌埠第一毛纺织厂 该厂为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于蚌埠市纺织公司。厂址位于蚌埠市东风路23号。 该厂原名蚌埠毛纺厂,由原省供销社蚌埠办事处的“猪毛绒厂”发展而来,开始生产于1957年,正式建厂时间则为1958年2月26日。当时主要生产猪毛绒、羊毛棉混纺纱、毛线、毛线衣、袜子等。1959年转产羊毛地毯。60年代初,曾承担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安徽厅和省筹办中的董铺宾馆织造地毯的任务。1961年起生产粗纺毛呢。 1962年初,该厂由省商业厅划归省轻工业厅管理。同年蚌埠人造纤维厂并入,1964年后逐步形成洗、纺、织、染全能毛纺织企业。1971年扩建精纺560锭毛线车间,1981年,560锭毛线设备转让蚌埠绒线厂。同年8月,该厂的精纺车间、毛条车间、洗毛车间和机修车间分别划出独立成厂,剩下的部分易为现名,以生产粗纺毛呢为主,兼生产部分针织绒。1982年,蚌埠市机床附件厂“下马”,部分职工及厂房、设备并入该厂。 1985年,生产毛呢83.17万米,销售83万米。生产针织绒554吨,也全部售完。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到1985年底止,该厂占地面积36228平方米,建筑面积34060平方米,其中生产性建筑面积16449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1186.62万元,净值860.42万元;职工1889人,其中管理人员163人,技术人员48人;拥有毛纺锭4336枚,其中粗梳精纺锭2160枚、绒线精纺锭2376枚;粗纺毛织机72台;年产粗纺毛呢100万米、针织绒480吨。198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041万元,实现利税805.91万元。 二、蚌埠第二毛纺织厂 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于蚌埠市纺织公司。厂址位于东风路23号。 该厂原为蚌埠毛纺织厂精纺车间,1981年8月从毛纺织厂划出独立成厂,1982年试车生产。1983年精纺4752锭形成生产能力,当年生产各种规格精纺毛呢39.1万米,创产值899万元,实现利税41.80万元。1984年5月,该厂进行全面企业整顿,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全年生产精纺毛呢71.5万米,创利税969万元,其中纯利润100.34万元。1985年,生产精纺呢绒104万米,创产值2003万元,实现利税611.17万元。 到1985年底止,该厂占地面积41997平方米,建筑面积38054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1316.8万元,净值1188万元;职工1482人,其中管理人员161人,工程技术人员39人;拥有毛精梳机10台、精梳精纺锭4752枚,精纺毛织机96台;年产精纺毛织品100万米,并有5000锭配套的染整设备。 三、蚌埠第三毛纺厂 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蚌埠市纺织工业公司。厂址在蚌埠市朝阳路。 该厂原为蚌埠织带厂,1970年3月从织带厂划出另建“蚌埠第二制绒厂”,系集体所有制企业。1971年3月改为全民所有制。此后,不断增添合股、捻线设备,规模逐渐扩大。1974年产值达到83.91万元,实现扭亏为盈。1976年购手摇袜机12台,1978年增添自动袜机12台,年产绒袜3万双。1979年增挂“蚌埠市袜厂”厂牌。1980年转产毛线。1981年4月从原蚌埠毛纺厂搬迁560锭粗纺粗绒设备,5月投产,同时更名为“蚌埠绒线厂”。同年8月,蚌埠毛纺织厂分家,该厂随之更用现名。1982年增添粗绒精纺锭600枚,1983年6月投产。毛线年产能力扩大到1000吨。1985年生产毛线1083吨。 到1985年底止。该厂占地面积6863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229.6万元,净值181.6万元;职工575人,其中管理人员80人,技术人员16人;拥有精纺粗绒设备1套、绒线精纺锭1160枚,主要生产多种规格的粗绒线。1985年创产值2309万元,实现利税986.21万元。 四、蚌埠毛条厂 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蚌埠市纺织公司。厂址在蚌埠市凤阳东路。 该厂始建于1980年7月,原为蚌埠毛纺织厂新建的洗毛和毛条车间,1981年8月从毛纺织厂划出独立成厂。1982年完成产值1019.83万元,实现利税35.76万元。1983年6月1日,洗毛车间投产,当年完成总产值1414万元,实现利税110.20万元。1984年,该厂48s、50s外毛条被评为省优质产品。1985年生产各类毛条1325.5吨,销售量1505吨,创产值1578万元,实现利税397万元。 到1985年底止,该厂占地面积55192平方米,建筑面积22891平方米,其中生产性建筑面积18261平方米;职工505人,其中管理人员81人,工程技术人员11人;固定资产原值499万元,净值372万元。主要设备有:联合洗毛机2台、和毛机2台、梳毛机6台、针梳机21台、精梳机36台。年产洗净毛2400吨及各种毛条1200吨,专为蚌埠第一、二、三毛纺织厂及省内其他毛纺织厂进行原料加工。 五、安庆第二毛纺织厂 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于安庆市纺织工业公司。厂址在安庆市热电路3号。 该厂投产于1966年4月,当时仅有2台弹花机,职工28人,主要生产再生布。1971年10月,试制投产长毛绒。1975年下半年改生产色织布。1978年底腈纶针织绒试纺成功并投入生产。1979年由“市长毛绒厂”更名为“市毛纺织厂”。1982年,相对于筹建中的“安庆毛纺织厂”更名为“安庆第二毛纺织厂”。 该厂主要产品有:腈纶针织绒、长毛绒、人造毛皮等。1985年生产腈纶针织绒326吨、长毛绒2.57万米、人造皮毛0.46万米,创产值758万元,实现利税198.2万元。 到1985年底止,该厂占地面积9300平方米,建筑面积7652平方米,其中生产性建筑面积6052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203.71万元,净值148.05万元;主要设备有:绒线精纺锭1824枚、长毛绒织机4台、毛皮织机3台及配套的染色设备;职工399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8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