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导言
桑蚕生产在安徽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后期。历史上曾出现“红线毯”、“万寿绸”等名贵丝织品。近代以来,由于多种原因,丝绸业受到严重摧残,每况愈下。 建国以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重视下,丝绸业经过恢复、发展,具备了一定规模。尤其是1978年以来,桑蚕生产发展很快,丝绸工业通过内部挖潜,改造、调整布局、强化管理,现已形成了包括缫丝、织绸、绢纺、印染后整理及服装加工的完整的生产体系。截至1985年底止,全省拥有缫丝机32760绪,占全国2.56%,居全国第6位;丝织机1817台,占全国1.27%,居全国第12位;生产桑蚕丝740吨,占全国1.75%,居全国第8位;丝织品2082.08万米,占全国1.44%,居全国第12位;完成工业总产值11252万元,占全省纺织工业4.68%,居全国第11位;实现利税1468.5万元,居全国第14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