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以前,安徽省丝绸产品主要是手工生产的土丝、土绸、绢纱及一些丝织工艺品。
1958年建立安徽丝绸厂和芜湖丝绸厂,主要产品有古香缎、织绵缎、留香缎、徽纺、洋纺、电力纺等真丝绸及交织绸。1959年后,安徽丝绸厂生产的电力纺开始出口英国、瑞士等国家。
60年代初期,由于受蚕茧减产的影响,生丝产量下降。这一时期的产品,主要以全人丝织物为重点,同时开发生产提花丝绸织物、人造丝与人造棉交织物。主要品种有:花软缎、富春纺、有光纺、无光纺、织锦缎、雪花呢、素线绨、美丽绸、缎背葛等。安徽丝绸厂生产的花软缎、富春纺、特美绸开始打进国际市场。1964年,该厂又开发出彩条纺、茜丽绸、闪光绉等新产品。
1966年,铜陵绢纺厂建立后,开始生产绢纺产品桑绵球,填补了省内空白。1968年桑绵球进入国际市场。
70年代初期,由于人造丝供应不足,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要,省内提出了发展家蚕丝及化纤丝织物生产,扩大真丝绸出口,增加市场供应的方针。1974年,真丝绸产品生产比重由1973年的10%扩大到25—30%。是年还投资解决了安徽丝绸厂和芜湖丝绸厂真丝绸后处理问题。
70年代末期,涤纶丝、尼龙丝(锦纶丝)等化纤原料的广泛应用,为省内丝绸产品的开发,开辟了广阔的途径。此后不久,芜湖丝绸厂的弹涤呢、涤腈呢、涤花呢等丝绸新产品即相继问世。
1983年,随着纺织品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丝绸企业开始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生产适销对路产品为目标,逐步实现了由单纯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的转变。丝绸产品的结构也不断随着市场需要发生变化。铜陵纺织总厂发挥绢、麻、棉生产的独特优势,互相协作,综合利用,试制成功棉绢、棉麻绢各种规格的混纺纱、混纺布、交织布等新产品。
1984年,安徽丝绸厂为提高应变能力,筹建了试样车间,开发出桑绵绸、阔幅素软缎等产品。
1985年在开发新产品和提高产品质量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丝绸产品增加了桑绉缎、新颖绸、峰凉绸、提花金梅绸等15个新品种。安徽丝绸厂引进丝绸服装生产线,生产各种真丝绸服装供应市场。芜湖丝绸厂试制成功高级房间配套装饰品厚型装饰绸和薄型窗帘纱,并在全省纺织“三大支柱”产品展销评比中获二等奖,在纺织部评比中获三等奖。在全省创优评比中,安徽丝绸厂的软缎被面、51604人丝采芝绫、尼锦缎和芜湖丝绸厂的“桑锦牌”62012软缎、当涂县第一丝织厂的“怡乐牌”70305软缎被面等5个品种被评为省优质产品。
至1985年底,安徽省丝绸产品已由建国初期的单一品种,逐步开发出罗、绸、缎、纺、葛、呢、绨、绉、纱、绫、绢、哗叽等14大类,244个品种,近千个花色。产品结构逐步实现了由低档产品向中高档产品、由初级产品向最终产品、由内向型产品向外向型产品的转化。
安徽省丝绸产品产量与出口量一览表

注:此表是根据省纺织工业厅历年统计资料整理而成。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