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导言
光绪二十九年(1903),安徽手工毛巾业的出现,带动了针织复制各业的兴起,但由于长期采用手工生产,且附属于棉纺织业,因此直到建国以前,始终未能形成独立的行业体系。建国后,由上海内迁至安徽的一批针织复制企业逐步建成投产,省内又新建了一批针织复制企业,从而使安徽的针织复制工业逐步发展起来。1978年以后,安徽针织复制工业坚持改革开放,加快技术进步,生产水平迅速提高,出现了为数众多的优质产品,为美化人民生活做出了很大贡献。1985年,安徽针织复制工业企业(纺织厅系统内)计有86家,职工49297人,当年创产值31267万元。在安徽省纺织工业中,针织复制工业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织造、印染和加工整理等门类比较齐全的独立的工业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