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综合油泵试验台
164厂产品。1964年按空军修理厂提供的图纸、技术资料试制,型号为3S 004A,1965年设计定型,投入批量生产,1980年补办生产定型手续。累计生产887台。适用于各种飞机试验所携带的LB—10、LB—7、LB—6、LB—4、LB—3、XB—22、XB—17、CB—4之流量、压力、密封性的性能。
简要技术数据如下:
1、瞬时转子流量计的测量范围:大流量计:(1)量程为2100~7000升/时;(2)量程为6000~12000升/时;小流量计:量程为0.3~3.5升/分。
2、压力表测量范围及精度:(1)测量范围为0~2.5公斤/平方厘米,精度1.5级;(2)测量范围为0~4公斤/平方厘米,精度1.5级。
3、电流、电压表测量范围及精度:(1)电流表量程为0~50安培,精度1.5级;(2)电压表量程为0~30伏特,精度1.5级。
4、油箱工作容量为50升。
5、试验用航空煤油。
6、试验台由28伏、3000瓦以上外来直流电源供电。
二、轰—5机液压受台
164厂产品。1965年按112厂提供的图纸、技术条件试制,机身型号为3H 00A、机翼型号为3H 00B,1966年投入批量生产,1974年补办定型手续。1967年改型轰—5机液压受台,简化结构、减轻重量、改善工艺性、统一部分零件尺寸。1973年按民航总局的技术协议要求,在其基础上改造为运—6机液压受台。1976年按照与六○一所技术协议,改制为歼—8机翼液压受台。累计生产1479台。适用于轰—5、轰—6、运—6飞机,在飞机总装、水平、测量、起落架收放试验、外场更换起落架及飞机修理时,作顶升支撑作用。
液压受台起重量:机身受台11吨,机翼受台9吨。最小工作高度:机身受台1950毫米,机翼受台1200毫米。最大工作高度:机身受台2730毫米,机翼受台1800毫米。增压管路压力:机身受台220公斤/平方厘米,机翼受台190公斤/平方厘米。支撑杆伸长:机身受台115.8毫米。机翼受台105.7毫米。
三、运—5机起落架
164厂产品。1974年按照522厂提供的图纸、技术条件试制,三部件的型号分别为:前减震器为Y 5—4101—100,尾轮为Y 5—4201—00,尾轮减震器为Y 5—4202—100。1977年生产定型,1978年批量生产。累计生产前减震器421副,尾轮408件,尾轮减震器320件。装于运—5飞机上为三角锥式,使飞机能在地面滑行并着落。前减震器和尾轮减震器内充有氮气及YH—10航空液压油,用以吸收飞机着落时的撞击动能。
前减震器及尾轮减震器内充填航空液压油YH—10,容量分别为1630±20立方厘米和460±10立方厘米;充填氮气分别为30±1大气压和25±1大气压;满载的压缩量分别为131±13毫米和60±10毫米。
四、油泵牵引车
164厂产品。1969年按511厂提供的图纸、技术资料试制,型号为YQC—01A,当年投入批量生产。该产品又称“地面液压系统动力装置”,是用越野载重汽车改装而成的飞机机场地面设备。1972年改进定型,对设计作了较大改进,采取在柱塞泵上加装自动调节流量装置,取消液压系统中的调节阀散热器等,效果良好,办理了定型手续。累计生产691辆。油泵牵引车可牵引歼—5、歼—6、歼—7、歼—8飞机,并可通过加油系统给各种飞机添加燃油。
油泵型号:2B—34柱塞式液压泵;油泵转速:2970转/分;出口压力为180公斤/平方厘米;油泵供油量不小于24升/分;油泵工作压力:135公斤/平方厘米;油泵可调节最大压力:210公斤/平方厘米。
五、CB—2、CB—4、CB—51齿轮式起动油泵
164厂产品。1969年按511厂提供的图纸、资料、技术条件及工艺装备转厂生产。1970年CB—2、CB—4起动油泵投入批量生产,1979年补办定型手续。累计生产CB—2起动油泵1151台,适用于轰—6飞机;CB—4起动油泵3975台,适用于歼—6、歼—7飞机。CB—51起动油泵1976年设计定型,1980年生产定型,累计生产118台,适用于歼—8飞机。
该产品功能是在喷气发动机起动时,将燃油输送到起动喷油嘴内。
传动:由电动机传动;工作液:汽油,工作液温度摄氏40度至零下60度;工作状态:CB—2泵每次开动包括工作30秒钟,以后停歇60秒钟;CB—4、CB—51泵电动机工作,端电压27伏特,电流强度不大于7安培,保持进口压力为0.4公斤/平方厘米,以及出口压力为2÷2.2公斤/平方厘米时,CB—4起动泵的供油量不小于40升/小时,CB—51起动泵的供油量不小于80升/小时,CB—2起动泵的供油量(进口压力不增加)不小于80升/小时。
六、CB—29齿轮式液压油泵
164厂产品。1969年按511厂提供的图纸、技术资料及工艺装备转厂生产,当年投入批量生产。累计生产2266台。适用于图—2飞机。
该产品功能是使飞机液压系统内造成压力,以供升降起落架、操纵襟翼及刹车。
传动:由航空发动机或电动机带动;转速:最大转速(1分钟内允许的转速)2500转/分,额定转速2200转/分;供油量:当转速为2200转/分及压力为80公斤/平方厘米时,不小于7升/分;工作液温度:35℃±5℃。
七、CB—55主燃油泵
164厂产品。1969年仿制,1971年设计定型,投入小批量生产,1973年生产定型。
该产品原出厂保证使用寿命为500小时,后按主机厂要求,经过一系列试验,使其延长到1000小时。1982年,为便于外场维修和延寿需要,进行油泵改型工作。改进内部油的循环系统,达到降低油温、延长皮碗寿命的目的;改进皮碗密封装置,便于外场维修。该改型泵试制4台后,便转厂生产。CB—55泵累计生产499台。适用于运—8、伊尔—18飞机。
该产品功能是由航空发动机带动旋转,经燃油调节器向发动机供油。
工作液:航空煤油及其混合物;工作液温度:摄氏零下60度至80度;转速:额定4840转/分,最小450转/分;正常最大工作压力:110公斤/平方厘米;安全活门打开时压力:130+5公斤/平方厘米;安全活门全打开时压力:160公斤/平方厘米;当转速为4840转/分、出口压力90公斤/平方厘米时的供油量不小于46升/分。
八、CB—68微型起动油泵
164厂产品。1970年按西北工业大学提供的图纸、技术条件试制。因销路问题,未投入生产。
九、FYX—760A升整体式副油箱
164厂产品。1969年按112厂提供的图纸、技术条件和工艺装备转厂鉴定定型生产,1970年投入批量生产。1971年对整流罩结构作了改型,改型后的整流罩重量轻,结构简化,加工方便,便于装配。为与原760副油箱以示区别,1976年该副油箱型号为FYX—760A,累计生产7390副分解式。适用于歼—6、强—5飞机,是飞机外挂的辅助贮油器,战时可以空中投放,用以增大航程和续航时间。
十、F 1—760升分解式副油箱
164厂产品。1976年根据航空部和空军司令部下达的研制任务,参考美制分解式副油箱结构以及有关美国军用标准规范形式自行研制。1979年设计定型,1982年生产定型,投入批量生产。累计生产1257副。
该产品是国内第一家自行设计制造的新产品,适用于歼—6、强—5飞机,是飞机外挂的辅助贮油器。
理论容积:760升;油箱空重:65公斤;油箱全长:4500毫米;最大直径:582毫米。
十一、F 2—1140升分解式副油箱
164厂产品。1979年该厂根据部队对加大副油容量的需要和产品系列化考虑,提出研制课题。该产品与F 1—760升分解式副油箱有一定继承性。1981年将中段和加强中段合二为一,以增强承载力。1983年通过设计定型和生产定型,并投入批量生产。累计生产300副。是用于歼—6、强—5飞机外挂的辅助燃油器。
内部有效空间容积:1120升;油箱重量:83公斤;油箱总长:5694毫米;最大直径:582.6毫米;最大使用表压:900公里/小时;最大使用过载:5克。
十二、F 4—1400升分解式副油箱
164厂产品。1982年根据与主机所六○一所签订的技术协议正式研制,并在当年上报设计方案,提供地面协作样件,1983年进入(C)型图纸设计和样件试制。累计生产72副。F 4—1400升分解式副油箱是用于歼—8ⅡA受油机、歼—8Ⅲ、歼轰—7等飞机的外挂辅助燃油器。这种标准化副油箱是国内为实现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所进行的第一次尝试。
理论容积:1400升;油箱空重:105公斤;吊耳间距:762毫米;最大使用过载:4克;最大速压:5000公斤/平方厘米;最大直径:710毫米;使用温度:摄氏零下55度至60度。
十三、F 5—800升分解式副箱
164厂产品。1984年、1985年分别与主机所六○三所、六○一所签订技术协议。由于与F 1—760升副油箱及1400升副油箱通用性较好,1984年直接进入(S)型设计试制阶段。
理论容积:800升;油箱空重:65公斤,吊耳间距:762毫米;最大使用过载:5克;最大速压:5000公斤/平方厘米;最大直径:582毫米;使用温度:摄氏零下55度至60度。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