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编纂始末
《安徽省志·军事工业志》从1985年搜集资料开始到1994年全书编纂完成,历时9年。 1985年,为编史修志,省国防科工办组建了军工史志编纂领导小组,并抽调人员,成立了军工史志办公室。同年10月,省国防科工办召开全省军工系统修志工作会议,会议要求有修志任务的各厂、所、院、校建立机构,制定规划,并为开展修志工作培训了一批业务骨干。1986年初军工史志办对全部修志任务作出两步按排:第一步,先完成国防科工委、兵器工业部下达的征集整理清末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的军事工业历史资料;第二步,在各企事业单位完成志书的基础上,编纂《安徽省志·军事工业志》。 1986年,军工史志办公室编纂人员深入到红军、新四军曾活动过的金寨、霍山、六安、无为、天长、滁县、巢湖和淮南等市县,以及河南商城、江苏盱眙、高邮等县调查了解当时军工生产情况,实地考察兵工厂遗址。搜集战争时期的军工资料难度很大,这是因为在战争环境中,兵工厂经常搬迁,使本来就不多的资料在迁移中流失,再加上军工生产对外严格保密,局外人知之甚少。为搜集到尽可能多的资料,编纂人员北上山西、陕西、山东、北京、天津,南下浙江、江苏、上海、湖北等省市,采访老军工和知情者,其中有的老军工是在病床上接受采访的,并把他们请到一起开会座谈,汇串资料。除此以外,还到各有关档案馆、图书馆查阅档案与有关资料,基本上搞清了自1929年秋收暴动以后至建国前安徽军事工业发展的背景、特点及其状况。 1989年,为搜集安徽清末时期军工资料,军工史志办公室编纂人员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省图书馆、安庆市图书馆、无锡图书馆查阅了大量古籍,查找关于安庆内军械所的资料。安庆内军械所不仅是安徽,而且是全国近代创办的最早的一个兵工厂。为使资料征集取得突破性进展,1991年4月,省国防科工办邀请部分省市的史学专家,就安庆内军械所创办时间、地点、性质及其影响等问题,在安庆召开专题学术讨论会,会议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至1990年,军工史志办共搜集到有关的历史资料包括图表500余份,照片60多幅,计400多万字。根据这些资料,整理编写出《安徽清末军工史料》、《安徽红军兵工史料》、《新四军二师军工史料》和《新四军七师军工史料》四部书稿。此时,各企事业单位已编纂出版厂志、院志、校志30多部,提供了1000多万字的文字资料和大量图片资料。 1986年,军工史志办在着手搜集资料的同时,就根据《军事工业志》的内容及时间跨度,开始拟定篇目。篇目前后三易其稿。1990年8月,第三稿篇目在省地方志办公室省志处的指导下修改定稿。1991年,军工史志办择“军事工业志”第一篇第一章试写,获得省志处基本认可后,全面铺开编写。后因编写不畅,又对篇目作了改动。 1991年,军工史志办公室编纂人员减至2人,为加快编纂进度,按计划完成任务,省国防科工办史志编纂领导小组与军工史志办公室协议承包,实行分工编纂,将各篇落实到人。《军事工业志》初稿撰写从1992年4月开始,至11月完成,前后只用了8个月时间。1993年3月,初稿经省志处初审后,按照要求充实了“科研与教育”篇及“附录”中“集体企业”部分内容。7月,评议稿开始打印。11~12月,组织各军工单位和机关内部对评议稿进行讨论、评议。根据评议意见,军工史志办对评议稿作适量修改。1994年4月,邀请省地方志办公室、省党史工作委员会、省军区军事志办公室的领导和同志,对志稿进行评议。会后,军工史志办对志书的篇目作了调整,充实了新四军军工生产的内容,并赴外地调查采访,补充了国民党安徽保安司令部修械所(厂)军工生产情况。8月,志稿修改工作结束。至此,《安徽省志·军事工业志》编纂任务全部完成。 安徽省军工史志编纂领导小组于1985年开展工作,后因有关人员的工作变动,领导小组成员曾作过3次调整。具体名单如下:编纂领导小组组长罗林发,副组长马善龙,成员有吴大忠、吴钊、邱正庭、杨开美;第一次调整后,编纂领导小组组长黄岳忠,副组长龚佳纯,成员有吴大忠、吴钊、邱正庭、杨开美、江家俊、王文枢、包济民、居其中;第二次调整后,编纂领导小组组长黄岳忠,副组长邱正庭、吴大忠、龚佳纯,成员有刘泮滨、包济民、穆振华、戴凡。第三次调整时,安徽省军工史志领导小组更名为安徽省军工史志编纂委员会。 《安徽省志·军事工业志》撰稿人: 概述秦政奇 第一篇兵器工业秦政奇 第二篇船舶工业秦政奇 第三篇电子·航空工业周志琦 第四篇铀矿勘探与冶炼周志琦秦政奇 第五篇民品生产周志琦 第六篇科研与教育秦政奇 第七篇军工管理周志琦秦政奇 附录秦政奇 总纂秦政奇 提供资料人员名单(以姓氏笔划为序): 丁有涛万其昌王建文王廉魁冯德源齐培旺任伟玲 朱海鹰刘昌成刘志程孙长玉张宇露汪平李在美 李光霞余海平吴心发吴钊吴本益吴长伟何敏常 陆宪斌陈一峰陈光明陈爱林罗经纬杨林福金家赋 费维新郑超郑宏盛施建生骆野风姜德清姜一兵 高峰郝乃玉夏瑞生郭宏炎炎梅声元龚兆炎董恒山 韩中国韩国平滕生庚霍兆祥 在《安徽省志·军事工业志》整个编纂过程中,得到了省地方志办公室的指导和帮助,得到了全省军工单位及有关社会团体、老领导、老同志、老军工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为此书付出辛勤劳动的同志们,一并致以深深的谢意。 1994年8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