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导言
解放前,安徽邮电通信很落后,没有专门的邮电科研、教育机构,技术人员极少。自1949年起,安徽相继创办了江淮邮电干部学校、安徽邮电干部训练班和各类职工文化、专业学习班,并选派青年干部到邮电院校学习,培养了一批技术、管理人员。 1958年,成立安徽省邮电科研所和安徽省邮电学校后,全省邮电科研、教育工作在曲折过程中逐步发展。 60年代,省邮电科研所因精简机构而被撤销;省邮电学校则历经改变建制、停止招生和教学、教职工下放农村等变化,邮电科研与教育工作受到严重影响。 1973年至1975年,省邮电管理局先后恢复了安徽省邮电学校和安徽省邮电科研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邮电科研与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70年代末,全省邮电系统共获得科技成果200多项,其中3项获全国科学大会奖、8项获安徽省科学大会奖。省邮电学校完成了迁建任务,学校占地面积、建筑面积扩大数倍,增添大量教学设施、充实师资力量,提高了教学质量。成立了安徽省邮电技工学校,并正式在安徽开设邮电高等教育函授本科,开始形成多层次的邮电教育体系。 1980年至1985年,省邮电科研所又一度被撤销和恢复,全省邮电系统取得了一批获奖科技成果。其间,安徽邮电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业余教育,为全省培养了一大批高、中级技术、管理人才和技术工人,提高了邮电企业职工素质;还具备了年培训2000人次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