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3年(1914年)。参谋本部第五局颁“二十万分一民国图编纂规划”、“十万分一图勘测规划”、“五万分一图十年迅速测量计划”,通令各省测量局以限设施。因政局不稳,迨至民国5年,省陆军测量局才开始行动,但不从实测十万分一或五万分一比例尺地形图开始,而迳直从测制二十万分一比例尺调查图入手。民国6年测事毕。全省共完成商丘、永城、铜山、淮阳、涡阳、宿县、泗阳、太和、蒙城、五河、盱眙、阜阳、凤阳、凤台、天长、高邮、潢川、霍邱、定远、江宁、商城、六安、合肥、和县、2007、舒城、无为、芜湖、宜兴、罗田、太湖、怀宁、泾县、广德、广济、宿松、秋浦、太平、昌化、湖口、祁门、歙县、婺源、开化、凡44幅,民国16年印刷出版。除蒙城、凤台、霍邱、六安、舒城、太湖、五河、凤阳、定远、合肥、无为、怀宁、秋浦、泾县14幅外,余均为连界图。
该图依民国2年图式作业,主要地物要素有:居民地、道路、水系、渡口、桥梁、通讯线、学校、省县界等,地形依等高线表示。首曲线以实线表示,半曲线以虚线表示,基本等高距50米,曲线无数字注记,高程注记点甚少。根据图边注记,假定高程依陆军测量局水准点152米起算,此水准点编号及位置不明。注记点高程由气压计测定。1∶20万调查图按经纬度分幅,每幅经差1度,纬差30分。测图前由中央制图局将每幅的图廓线及图内清代天文点印在图纸上,分发到省。图幅编号方法,以北京所在图幅为中行中列,采用行列编号法向四周递推,如合肥所在图幅为东一行南十六列。图廓外注有图名、图号、图幅结合表、比例尺、调查制图时间、作业单位、采用图式版本及高程起算面等。图面有方格,每方经纬度差值10分或5分,内图廓外无注记。
1∶20万比例尺调查图测竣后,陆地测量总局于民国19年用照象放大法制成1∶10万图144幅,其中苏皖边界图17幅,皖浙边界图9幅,皖赣边界图3幅。民国6~16年(1917~1927年),江苏陆地测量局曾3次套色复制安徽二十万分一比例尺全省地形图(每次复制幅数不等)。民国25年11月,安徽陆地测量局制图科,在统计已办待办业务时,曾制业务一览表一份,内有民国16~24年完成1∶20万比例尺模绘图44幅,在成图方法栏内说明系“由十万分一调查图缩编”而成,显然与实际情况不符,因为同期内,该局亦用1∶5万比例尺图缩编1∶10万比例尺图144幅,这些图系内业加工成果,而不是外业实测图,与民国6年调查图有异(注:见《制图月报》9~12期,民国25年11月出版。)。
1∶20万比例尺调查图见图2—2—1。该图供军事部门使用,图面粗略,高程注记点过稀,点线矛盾处处可见。就其成图方法而论,与1∶10万比例尺勘测图基本相同,其主要缺点是:不测二等天文点以资控制,而概以清代所定经纬度为准”。因清代天文点经纬度误差甚大,县城之间相对位置与实地不符,测图时仅“以县城为根据分向四周勘测,当然无法接图”。另外,重要地物之间距离多以步量求得,而同一里程,同一地势,不同人的步量结果有时竟相差一倍有余,故此图不精。这44幅1∶20万比例尺调查图,虽然精度不高,但它毕竟是民国初年覆盖全省的实测地形图,它采用经纬度分幅法,气压测高,等高线表示地貌,与清末“会典图”相比,其内容更加详密、真实、方法亦更加科学。
图2—2—11∶20万比例尺调查图(局部)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