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概况
安徽省的冶金地质勘探工作,始于1955年,冶金地质队伍的名称与归属反复变化,到1989年底,省内各冶金地质队均归属冶金工业部华东地质勘查局,下辖具有测绘力量的有马鞍山综合地质大队(即805、808地质队合并而成)、滁州811地质队、铜陵812地质队、巢县815地质队及芜湖的物探队。
测量工作是冶金地质的尖兵,从1955~1989年间,华东地质勘查局下辖的各冶金地质队测绘人员完成了大量的测绘任务。共计完成四等三角测量886平方公里,四等水准342公里,5秒三角测量及Ⅰ级导线测量2670平方公里,图根控制(含象片控制测量)2540平方公里。各类比例尺地形图570平方公里。此外还配合地质勘探完成大量地质勘探工程测量。各冶金地质测绘单位先后执行的规范有:1958年总参测绘局、国家测绘总局的《一、二、三、四等三角测量细则》;1974年的《国家水准测量规范》,1966年国家测绘总局的《1∶1千、1∶2千、1∶5千地形测量规范(草案)》(地质勘探专业),1956年地质部编、国家测绘总局修订的《地质勘探工程测量规范》等。所测成果均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
二、811地质队
该队成立于1964年6月,同时设有测绘业务。60年代,根据滁县地区铜矿普查的需要,先后完成该区四等三角网120平方公里,5秒、三角30平方公里,70、80年代,测绘人员足迹踏遍淮北、皖东地区,到1986年,共完成四等和5秒三角775平方公里,1∶2千比例尺地形图17.2平方公里,1∶5百比例尺地形图4平方公里。历年完成地形测量情况见表3-2-7。
811地质队历年完成平板仪大比例尺地形图统计表
表3-2-7(1968~1986年)

三、812地质队
该队建于1957年,同时设有测绘业务。1957~1989年间,在铜陵市、县范围内共完成5秒小三角和Ⅰ级导线控制测量190平方公里,10秒小三角和Ⅱ级导线控制测量50平方公里。完成1∶1万比例尺地形图81平方公里,1∶2千比例尺地形图27.3平方公里,1∶1千比例尺地形图8平方公里,1∶5百比例尺地形图6.4平方公里,其中,委托冶金部地质局华东分局测量分队,武汉勘察公司,安徽省冶金厅测量队施测有四等控制测量180平方公里,5秒小三角测量90平方公里,1∶1万比例尺地形图75平方公里,1∶2千比例尺地形图16.3平方公里,1∶1千比例尺地形图7.3平方公里。地质工程测量完成地质填图47平方公里,1∶1千比例尺地质填图4.4平方公里,测定探槽1410条,中探3000个,坑道测量680米,并放样和测定了大量的勘探钻孔、浅孔、地质点、水文站点等。
四、815地质队
815地质队是在筹建安徽省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即华东地质勘查局前身)之后,于1973年建队,同时设有测绘业务。从1973~1989年底,测量分队先后施测的地区有:枞阳、大刨山矿区、枞阳牛头山矿区、巢县尖山矿区、枞阳迎龙岗矿区、枞阳天头山矿区。共完成四等控制35平方公里,5秒级控制63.5平方公里,1∶1千比例尺地形图18.7平方公里1∶2千比例尺地形图20平方公里。
五、物探队
1958年以前,安徽省冶金局下属有一个矿山测量组,为全省矿山服务。1958年后,组建安徽省冶金工业厅测量队有30多人,1962年,测量队与物探队合并,成立物探测量队,1970年5月,物探测量队合并到803地质队,1975年重建物探队。
70年代,物探队以铁矿为重点,进行了大面积物探测量,先后在枞阳、当涂、宣城地区完成四等三角测量55平方公里,5秒小三角测量1000平方公里,1∶5千比例尺象片控制测量380平方公里。地形测量,蜕当涂钟姑山矿区1∶5千比例尺地形图25平方公里,巢县、嘉山西区1∶2千比例尺地形图12平方公里。另外,还完成物探线路测量数千公里。
80年代,物探队先后对五河大巩山金矿区、淮北地区、当涂钟姑山矿区、枞阳迎龙岗矿区进行了冶金地质测量,同时极积走向测绘市场,完成一批大比例尺地形图测图任务。
到1989年底,共完成四等控制35平方公里,5秒小三角850平方公里,1∶5千比例尺地形图310平方公里,1∶2千比例尺地形图20平方公里,1∶1千比例尺地形图18.7平方公里,1∶5百比例尺地形图8.05平方公里。
六、808地质队
808地质队成立于1956年,1956年前测量人员集中于南京地质勘探公司一个约300人的测量队。1958年,因形势需要,南京地质勘探公司撤销,分配到808地质队10名测量人员,负责控制,地形工程测量。
60年代,808地质队测绘人员先后施测狸头桥,青山矿区、白象山、藏汉桥、花山矿区、和尚桥,共完成四等三角测量312平方公里,5秒小三角测量80平方公里,1∶2千比例尺地形图22平方公里,1∶2千比例尺带状图17公里。
70年代测量人员增至11人,施测的地区有九山、龙山、沥山、向阳、查联等矿区,完成5秒小三角测量235平方公里,四等水准120公里,1∶2千比例尺地形图18平方公里。
80年代铁矿勘探日趋低潮,测绘人员走向市场,共完成1∶5百~1∶2千比例尺地形图26.33平方公里。同时完成地质勘探计划内任务,四等三角测量39平方公里,四等水准60公里,5秒小三角测量188.68平方公里,地形测量见表3-2-8。
808地质队完成大比例尺地形图统计表
表3-2-8(1983~1987年)

注:表内成果执行规范,国家测绘局,国家地质总局1978年的《1∶1千、1∶2千、1∶5千比例尺地形地质勘探工程测量规范》;国家测绘总局1974年《1∶1千、1∶2千、1∶5千地形图图式》。
七、803地质队
803地质队组建于1954年,原名马鞍山铁厂勘察队,1955年改名为803队,归属冶金工业部南京勘探公司。1959年,803队归属安徽省冶金厅。1970年与物探队合并,测量人员增至40左右,1975年分出一部分测量人员至物探队。
50、60年代,803队测绘人员在长龙山等地共完成四等三角测量303平方公里,5秒、10秒小三角测量444.5平方公里,四等水准82.4公里,等外水准304.8公里,1∶1万比例尺地形图155.5平方公里,1∶5千比例尺地形图134.46平方公里,1∶2千比例尺地形图38.76平方公里,1∶ 1千比例尺地形图5.65平方公里。
70年代在云山、下马店等地完成5秒、10秒小三角测量200平方公里,等外水准34公里,地形测量完成烟墩地区1∶2千比例尺地形图2平方公里,白马山地区1∶ 5千比例尺地形图1.5平方公里,1∶2千比例尺地形图2平方公里,1∶ 1千比例尺地形图0.25平方公里,舒家店地区1∶5千比例尺地形图3平方公里。
80年代在中分、杨山等地共完成计划内冶金勘测与5秒、10秒小三角测量341平方公里,四等水准测量40公里,等外水准测量107.5平方公里,各种比例尺地形图21.78平方公里。此外,还完成4.53平方公里对外承包地形测图任务。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