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民国21 年(1932 年)
1月
10日中共鄂豫皖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新集召开,代表326人,选举产生中共鄂豫皖省委员会,沈泽民任书记,高敬亭任组织部长,成仿吾任宣传部长。
1月驻合肥国民党军四十六师二七二团两个连士兵,在共产党领导下举行起义。
2月
5日在张正雨领导下,霍邱张集100多人参加暴动,后建立苏维埃政权。
2月皖西北特区苏维埃政府在六安麻埠召开特区赤色师生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议号召“实现苏维埃的文化教育”,“把文化教育工作来应用到工农实际生活上面去”。与此同时,少共皖西特委要求各级团组织“要把文化教育工作看作重要工作之一”;皖西北特委妇女委员会要求在各乡、村成立妇女识字班;皖西北特区总工会要求各县开办“流通训练班”,建立“读报小组”。
△中共贵(池)秋(浦)东(流)县委成立,吴介唐任书记。
△中共泾县区委和中共泾(县)宁(国)旌(德)特区委成立。
△中共潜北县委成立。民国22年(1933年)9月改组为潜山县委,书记刘震北。民国25年(1936年)1月因国民党政府设立岳西县,潜山县委改为岳西县委。民国26年春,县委遭敌破坏。
3月
21日该日夜,红四方面军发起苏家埠战役。22日红军包围苏家埠,23日包围韩摆渡、青山店,31日歼灭国民党军一三七旅一个团,击溃警一旅,占领了青山店。4月下旬,蒋介石任命厉式鼎为皖西“剿匪”总指挥,率兵15个团约2万人,大举增援。红四方面军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术,全歼援敌。苏家埠战役,从3月22日开始至5月8日结束,历时48天,共歼敌19个团又两个警备旅共3万多人,俘获厉式鼎及旅长4人、团长12人、团以下官兵1.8万多人。缴获长短枪1.6万多支,机关枪250挺,炮44门,电台5部,并击落飞机一架,解放了淠河以东广大地区。
3月中共秋浦县委成立,书记李鸿明。11月,李鸿明被捕,县委遭敌破坏。
△中共皖西北道委将六安、霍山、英山、罗田、商城五县边区、英霍边区、霍山县第六区及流波石童一带划出,设置五星县,以燕子河为县城,成立了中共五星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及县独立团。
△中共旌德县委成立,书记谭笑萍。
春共产党员叶以群在安庆发起成立中国左翼文艺总会安徽分会,邹一平任书记,周文、刘丹分任组织和宣传委员;旋又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安徽分盟,负责人王聪、班志洲、刘世模,编辑出版《百灵》杂志。民国22年(1933年)秋,两组织均被国民党破坏。
△安徽省政府颁布民团整理条例,将各县警备队、商团、民团等武装,一律改编为保安队,由县指挥。同时省成立第一、二两团及1个特务大队。同年8月设立省保安处,统一指挥各地保安队。
4月
2日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决议,改组安徽省政府,任命吴忠信为主席。任吴忠信、罗良鉴、程振钧、光升、江彤侯、张鼎勋、吴叔仁为委员。民政厅厅长罗良鉴,财政厅厅长何其巩,教育厅厅长叶元龙,建设厅厅长程振钧。
6日芜湖、霍山、舒城、东流发生地震。
7日中共皖西北中心县委、北乡区委李星三、崔筱斋领导合肥双河集1700多人起义,周围纵横几十里所有大地主家的粮食被扒空。暴动最后在国民党军队镇压下失败,崔筱斋被捕遇难。
16日盱眙县西高庙(今属江苏省)一带农民在中共长淮特委、中共盱眙县委领导下暴动,攻入西高庙镇,缴获地主武装40多支枪。17日成立盱眙红军游击大队,李桂五任大队长。同年8月,在国民党骑兵第十一旅及地方民团数千人镇压下失败,李桂五突围时被俘,于8月30日英勇就义。
19日中共太和县委领导200多农民暴动,准备与县城内共产党员里应外合,占领县城。因叛徒告密失败,胡鸣九等15名党员被国民党当局枪杀。
23日中共徽州工委召开第一次执委会议,健全了组织,鲁国储任书记。同年6月,工委在与芜湖中心县委失去联系后,23日与中共闽浙赣省委取得联系。
4月中共歙县县委成立,书记汪木越,隶属中共徽州工委。
5月
1日中共皖西北中心县委发表《五一劳动节纪念宣言》和《反对国民党进攻鄂豫皖苏区告民众书》。雷麻店群众250余人举行露天大会,决议进行分粮、抗捐斗争,会后结队示威游行,被豪绅地主镇压而散。官亭、北分路口、选甲店、白河也举行了同样会议和示威游行。这次行动中9人牺牲,19人被捕。
3日省政府主席吴忠信签署训令,通缉盱眙农民暴动领导人李桂五。
6日中共六霍县委女委员汪孝芝等,为配合红四方面军发动的苏家埠战役,领导六安县冇牛岗农民和赤卫队员2000多人暴动。胜利后建立了六霍县苏维埃政府和二区、十区苏维埃政府。
5月上旬中共皖西北道委将六安、霍山、霍邱3县独立团和霍邱、霍山部分游击队,组建为皖西北独立第五师,师长汪明国,下辖3个团。
12日红二十五军占领淮上重镇正阳关。15日,占领霍邱县城。中共霍邱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迁入县城。至此,全县建立有7个区、3个镇、71个乡苏维埃政权,苏区人口33万多人。6月,霍邱县召开苏维埃代表大会,讨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根据地问题,并将霍邱县更名为“红城县”。
21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发表蒋介石为鄂豫皖3省“剿匪”总司令,李济深为副司令。
22日上海邮电工人实行总罢工。24日,安庆邮电工人响应罢工。26日宣告复工。
30日为纪念“五卅运动”,中共长淮特委和蚌埠市党团组织发动工人、学生近千人举行“飞行集会”,宣传皖西红军反“围剿”大捷。
5月下旬中共中央决定撤销中共皖西北中心县委。7月10日中共中央巡视员张国诚即吴文龙)根据中共中央5月30日的指示,组建寿县中心县委,指导凤台、颍上、阜阳、太和、蒙城、涡阳、亳县等7县工作。书记杨守先。同时,中央巡视员陈文召开合肥党的负责人会议,成立中共合肥中心县委,指导合肥、舒城、庐江、巢县等县工作。书记程明远(秦全)。寿县、合肥中心县委均直属中共中央。
△国民党政府将集结在江苏、浙江一带的部队,调集到浦口至武汉长江沿岸,其中第一师、第四师分别调集安庆、浦口准备参加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5月苏家埠战役后,皖西革命根据地迅速发展到东起舒城附近,西抵固始县郭陆滩,南至太湖、宿松,北濒淮河南岸,拥有六安、霍山、商城、英山、五星、红城(霍邱)、固始、六霍8个县级政权。
6月
9日蒋介石抵庐山,召开鄂豫皖等省“剿匪”会议。12日,召集豫鄂皖湘赣5省民政厅长会议。17日,召开5省民政建设会议。19日,召开军事会议,提出“标本兼施”、“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口号,决议拨3500万元作“剿共”经费,设立“剿共”总部于汉口,设副部于蚌埠。蒋自任“剿共总司令”兼任豫鄂皖3省“剿共总司令”,组成左、中、右3路军,左路专对湘鄂西,中、右路计26个师又5个旅,约30万兵力,对豫鄂皖革命根据地采取包围态势。第四次“围剿”开始。
10日国民党右路军副司令官王均策定皖西“剿共”计划,以第一纵队第四师徐庭瑶部、独立第四十旅宋世科部由正阳关向霍邱进攻;第二纵队第七师王均部、第十二师曾万钟部在中,第三纵队第二十五路军梁冠英部、第一师胡宗南部在左,以六、霍之间地区为目标,先占领淠河东岸地区,而后向淠河西岸进攻。
11日宿县顺河集农民在中共徐州特委和宿县县委领导下举行暴动,暴动队伍迅速发展到1万余人,先后攻占鹤山集、夹沟集、时村等地,成立了红军游击队。9月,在国民党军第七师和宿县、灵璧、铜山等县保安队镇压下失败,领导人王效白被俘牺牲。
27日中共颍上县委发动三十铺农民500多人暴动,因准备不足失败。
6月中共合肥县委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开展“肃反”,王平等人被错误杀害。
7月
6日国民党军右路第一纵队第四师、独立第四十旅及第十九旅等部,自正阳关分东、北两路进攻霍邱县城。7月12日,红二十五军霍邱保卫战失利,1000多人牺牲,1000多人被俘。红二十五军军长邝继勋因此被撤职,由蔡申熙任军长。邝继勋于民国22年(1933年)3月在四川通江县红口镇被张国焘杀害。
31日中共长淮特委派刘小平和凤阳县委书记赵连轩召集凤城、临淮关、亮岗等地赤卫队、农民等300多人准备暴动。因叛徒告密,暴动没有成功。
8月
10日红二十五军七十四师、七十五师在霍邱砖佛寺击溃国民党军第四师独立旅,然后主动撤向夏店、吴阳集一带。
13日灵璧北乡农民抗捐,发生暴动。
20日蒋介石下令封锁鄂豫皖根据地,禁止盐粮及军用物资、药品等输入。
23日中共灵璧区委书记戴文生等领导灵璧大山集农民150多人暴动,反抗当局苛征捐税。
26日中共长淮特委军委书记刘平叛变,向国民党中央党部交出176名共产党员名单,致使凤阳、泗县、蚌埠等地的党组织,以及驻蚌埠骑兵内、蚌埠警察中的党组织均被破坏,长淮地区党团员80多人被捕。10月10日,中共长淮特委书记朱务平、王雍(陈苏生)在门台子车站被捕,朱务平等26名共产党员于11月25日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
8月国民党政府在河南、湖北、安徽3省颁布“各县编查保甲户口条例”,规定实行各户互相监视和互相告发的连坐法,以及各项强迫劳役办法。同年9月,安徽省政府训令各地开始实行编组保甲。
9月
2日共青团合肥中心县委宣传部长张绪东被捕后叛变,致使党、团委机关、接头处、印刷机关均被破坏,中心县委书记程明远等23人被捕。
5日国民党军右路第二纵队攻占独山。11日占领麻埠。13日,第三纵队占流波石童。
9月中旬红四方面军主力到达霍山燕子河。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召开会议,决定以郭述申和徐海东等少部兵力及地方武装,在皖西和潜太地区扰敌后路,主力红军先取英山,再向黄麻地区转移。9月底,红四方面军南下,攻英山未克,转向黄麻地区。
20日国民党第十四军卫立煌部第十师攻占金家寨。
9月中共铜陵县委成立,负责人凌霄。
△马哲聪领导庐江县黄泥河暴动,100余人参加,建立了红军游击队,后转入舒城活动。
△国民党政府任命刘贻燕、朱廷祜为安徽省政府委员,任叶元龙为财政厅长,朱廷祜为教育厅长,刘贻燕为建设厅长。
秋安徽东、北部大旱,蝗灾。尤以亳县、太和、涡阳、宿县、泗县、五河、嘉山、定远、舒城、桐城、合肥、和县、泾县、广德为甚。4月至5月间西南风连刮18天,麦禾皆枯,豆多干死,瓦埠湖涸。
10月
1日中共皖西北道委在英山县土门谭召开会议,根据鄂豫皖中央分局的指示,成立中共鄂皖工作委员会,郭述申任书记。
2日中共鄂皖工委在金家铺河滩召开大会,正式宣告红二十七军成立。军长刘士奇,政委郭述申(兼),副军长吴保才。下辖七十九、八十一师。七十九师师长徐海东,政委王建南;八十一师由军部兼师部。全军4500多人。
10日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在黄柴畈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决定:留下红七十四、七十五师与各独立师团,由沈泽民负责,在鄂豫皖根据地坚持斗争;分局和红四方面军总部率十、十一、十二、七十三师和少共国际团共2万多人,跳出根据地,暂到平汉路以西活动,伺机打回根据地。12日,红四方面军主力越过平汉路西进。
△《徽州日报》创刊。
10月下旬蒋介石下令“清乡”,限在12月15日前彻底消灭留在苏区的红军,提出“民尽匪尽”的方针。金家寨附近的柳村湾被枪杀、活埋3500多人,古碑冲月亮地被枪杀、活埋900多人,龙门冲被枪杀1000余人,上楼房被杀1200多人。国民党军以割死难者耳朵“报功”;实行移民并村,仅金家寨一处就有上万人被关进变相的集中营——“难民所”;国民党军宋天才师用汽车运走数千青年妇女,卖到外地;人民财产被抢掠一空。
10月原中共长淮特委委员丁禹畴等筹备成立长淮临时特委。后因负责人转移到徐州后联系中断,活动中止。
10月安徽省政府下令废止当年试行的首席县长制,改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分全省为十区。并在各区设保安司令部,由专员兼司令,统率各县保安团队“剿共”。
△国民党政府改秋浦县为至德县,属安徽行政第八督察区。
11月
3日国民党和县、无为、含山县县长纠集县武装1000多人,分4路进攻在无为、和县活动的红军及其游击队。
14日在中共徽州工委领导下,休宁省立二中因校方扣发毕业生实习费等贪污行为,爆发驱逐校长左敬恍风潮,学生罢课45天。反动当局派兵弹压,强行平息学潮。
15日红二十七军于吴家店以东的包畈河北岸,与追敌国民党军第三十二、四十七师激战3昼夜,打退敌人在38架次飞机掩护下的多次攻击。毙伤俘敌近千名。
24日红二十七军在七里坪附近与中共鄂豫皖省委会合。省委决定:撤销鄂皖工委;撤销豫东南道委,其所属各县分别划归鄂东北道委和皖西北道领导;撤销红二十七军番号。29日,省委在红安县檀树岗召开最高军事干部会议,决定重建二十五军。30日,红二十五军正式宣告组成,吴焕先任军长,王平章任政委,辖七十四、七十五师和特务营。七十四师师长徐海东,政委戴季英;七十五师师长姚家芳,政委高敬亭。
11月国民党政府划六安、霍山、霍邱、商城、固始县等5县边境地区,建立立煌县,属河南省。县治金家寨。民国22年(1933年)3月12日改属安徽省。同时,划盱眙、定远、滁县、来安4县各一部分地区,设立嘉山县,县治三界镇,属安徽省。将英山县划归湖北省。
12月
8日国民党安徽省保安处恢复成立,省政府委员张鼎勋兼任处长,领导组建全省保安部队。
12日汉口国民党鄂豫皖3省“剿共”总司令部制定设立临时清乡善后委员会条例,令豫鄂皖3省政府遵照施行。
12月中共中央将徽州工作委员会划归闽浙赣省委领导后,闽浙赣省委改组徽州工委为皖南特委,书记宁春发。同月皖南特委领导下的中共黟县委员会成立,书记余纪一。
是年涡阳、蒙城县政府预征民国22年、民国23年的钱粮。
△太和、颍上分别成立中共县委,顾衡、马实分别任书记。
10日中共鄂豫皖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新集召开,代表326人,选举产生中共鄂豫皖省委员会,沈泽民任书记,高敬亭任组织部长,成仿吾任宣传部长。
1月驻合肥国民党军四十六师二七二团两个连士兵,在共产党领导下举行起义。
2月
5日在张正雨领导下,霍邱张集100多人参加暴动,后建立苏维埃政权。
2月皖西北特区苏维埃政府在六安麻埠召开特区赤色师生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议号召“实现苏维埃的文化教育”,“把文化教育工作来应用到工农实际生活上面去”。与此同时,少共皖西特委要求各级团组织“要把文化教育工作看作重要工作之一”;皖西北特委妇女委员会要求在各乡、村成立妇女识字班;皖西北特区总工会要求各县开办“流通训练班”,建立“读报小组”。
△中共贵(池)秋(浦)东(流)县委成立,吴介唐任书记。
△中共泾县区委和中共泾(县)宁(国)旌(德)特区委成立。
△中共潜北县委成立。民国22年(1933年)9月改组为潜山县委,书记刘震北。民国25年(1936年)1月因国民党政府设立岳西县,潜山县委改为岳西县委。民国26年春,县委遭敌破坏。
3月
21日该日夜,红四方面军发起苏家埠战役。22日红军包围苏家埠,23日包围韩摆渡、青山店,31日歼灭国民党军一三七旅一个团,击溃警一旅,占领了青山店。4月下旬,蒋介石任命厉式鼎为皖西“剿匪”总指挥,率兵15个团约2万人,大举增援。红四方面军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术,全歼援敌。苏家埠战役,从3月22日开始至5月8日结束,历时48天,共歼敌19个团又两个警备旅共3万多人,俘获厉式鼎及旅长4人、团长12人、团以下官兵1.8万多人。缴获长短枪1.6万多支,机关枪250挺,炮44门,电台5部,并击落飞机一架,解放了淠河以东广大地区。
3月中共秋浦县委成立,书记李鸿明。11月,李鸿明被捕,县委遭敌破坏。
△中共皖西北道委将六安、霍山、英山、罗田、商城五县边区、英霍边区、霍山县第六区及流波石童一带划出,设置五星县,以燕子河为县城,成立了中共五星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及县独立团。
△中共旌德县委成立,书记谭笑萍。
春共产党员叶以群在安庆发起成立中国左翼文艺总会安徽分会,邹一平任书记,周文、刘丹分任组织和宣传委员;旋又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安徽分盟,负责人王聪、班志洲、刘世模,编辑出版《百灵》杂志。民国22年(1933年)秋,两组织均被国民党破坏。
△安徽省政府颁布民团整理条例,将各县警备队、商团、民团等武装,一律改编为保安队,由县指挥。同时省成立第一、二两团及1个特务大队。同年8月设立省保安处,统一指挥各地保安队。
4月
2日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决议,改组安徽省政府,任命吴忠信为主席。任吴忠信、罗良鉴、程振钧、光升、江彤侯、张鼎勋、吴叔仁为委员。民政厅厅长罗良鉴,财政厅厅长何其巩,教育厅厅长叶元龙,建设厅厅长程振钧。
6日芜湖、霍山、舒城、东流发生地震。
7日中共皖西北中心县委、北乡区委李星三、崔筱斋领导合肥双河集1700多人起义,周围纵横几十里所有大地主家的粮食被扒空。暴动最后在国民党军队镇压下失败,崔筱斋被捕遇难。
16日盱眙县西高庙(今属江苏省)一带农民在中共长淮特委、中共盱眙县委领导下暴动,攻入西高庙镇,缴获地主武装40多支枪。17日成立盱眙红军游击大队,李桂五任大队长。同年8月,在国民党骑兵第十一旅及地方民团数千人镇压下失败,李桂五突围时被俘,于8月30日英勇就义。
19日中共太和县委领导200多农民暴动,准备与县城内共产党员里应外合,占领县城。因叛徒告密失败,胡鸣九等15名党员被国民党当局枪杀。
23日中共徽州工委召开第一次执委会议,健全了组织,鲁国储任书记。同年6月,工委在与芜湖中心县委失去联系后,23日与中共闽浙赣省委取得联系。
4月中共歙县县委成立,书记汪木越,隶属中共徽州工委。
5月
1日中共皖西北中心县委发表《五一劳动节纪念宣言》和《反对国民党进攻鄂豫皖苏区告民众书》。雷麻店群众250余人举行露天大会,决议进行分粮、抗捐斗争,会后结队示威游行,被豪绅地主镇压而散。官亭、北分路口、选甲店、白河也举行了同样会议和示威游行。这次行动中9人牺牲,19人被捕。
3日省政府主席吴忠信签署训令,通缉盱眙农民暴动领导人李桂五。
6日中共六霍县委女委员汪孝芝等,为配合红四方面军发动的苏家埠战役,领导六安县冇牛岗农民和赤卫队员2000多人暴动。胜利后建立了六霍县苏维埃政府和二区、十区苏维埃政府。
5月上旬中共皖西北道委将六安、霍山、霍邱3县独立团和霍邱、霍山部分游击队,组建为皖西北独立第五师,师长汪明国,下辖3个团。
12日红二十五军占领淮上重镇正阳关。15日,占领霍邱县城。中共霍邱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迁入县城。至此,全县建立有7个区、3个镇、71个乡苏维埃政权,苏区人口33万多人。6月,霍邱县召开苏维埃代表大会,讨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根据地问题,并将霍邱县更名为“红城县”。
21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发表蒋介石为鄂豫皖3省“剿匪”总司令,李济深为副司令。
22日上海邮电工人实行总罢工。24日,安庆邮电工人响应罢工。26日宣告复工。
30日为纪念“五卅运动”,中共长淮特委和蚌埠市党团组织发动工人、学生近千人举行“飞行集会”,宣传皖西红军反“围剿”大捷。
5月下旬中共中央决定撤销中共皖西北中心县委。7月10日中共中央巡视员张国诚即吴文龙)根据中共中央5月30日的指示,组建寿县中心县委,指导凤台、颍上、阜阳、太和、蒙城、涡阳、亳县等7县工作。书记杨守先。同时,中央巡视员陈文召开合肥党的负责人会议,成立中共合肥中心县委,指导合肥、舒城、庐江、巢县等县工作。书记程明远(秦全)。寿县、合肥中心县委均直属中共中央。
△国民党政府将集结在江苏、浙江一带的部队,调集到浦口至武汉长江沿岸,其中第一师、第四师分别调集安庆、浦口准备参加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5月苏家埠战役后,皖西革命根据地迅速发展到东起舒城附近,西抵固始县郭陆滩,南至太湖、宿松,北濒淮河南岸,拥有六安、霍山、商城、英山、五星、红城(霍邱)、固始、六霍8个县级政权。
6月
9日蒋介石抵庐山,召开鄂豫皖等省“剿匪”会议。12日,召集豫鄂皖湘赣5省民政厅长会议。17日,召开5省民政建设会议。19日,召开军事会议,提出“标本兼施”、“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口号,决议拨3500万元作“剿共”经费,设立“剿共”总部于汉口,设副部于蚌埠。蒋自任“剿共总司令”兼任豫鄂皖3省“剿共总司令”,组成左、中、右3路军,左路专对湘鄂西,中、右路计26个师又5个旅,约30万兵力,对豫鄂皖革命根据地采取包围态势。第四次“围剿”开始。
10日国民党右路军副司令官王均策定皖西“剿共”计划,以第一纵队第四师徐庭瑶部、独立第四十旅宋世科部由正阳关向霍邱进攻;第二纵队第七师王均部、第十二师曾万钟部在中,第三纵队第二十五路军梁冠英部、第一师胡宗南部在左,以六、霍之间地区为目标,先占领淠河东岸地区,而后向淠河西岸进攻。
11日宿县顺河集农民在中共徐州特委和宿县县委领导下举行暴动,暴动队伍迅速发展到1万余人,先后攻占鹤山集、夹沟集、时村等地,成立了红军游击队。9月,在国民党军第七师和宿县、灵璧、铜山等县保安队镇压下失败,领导人王效白被俘牺牲。
27日中共颍上县委发动三十铺农民500多人暴动,因准备不足失败。
6月中共合肥县委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开展“肃反”,王平等人被错误杀害。
7月
6日国民党军右路第一纵队第四师、独立第四十旅及第十九旅等部,自正阳关分东、北两路进攻霍邱县城。7月12日,红二十五军霍邱保卫战失利,1000多人牺牲,1000多人被俘。红二十五军军长邝继勋因此被撤职,由蔡申熙任军长。邝继勋于民国22年(1933年)3月在四川通江县红口镇被张国焘杀害。
31日中共长淮特委派刘小平和凤阳县委书记赵连轩召集凤城、临淮关、亮岗等地赤卫队、农民等300多人准备暴动。因叛徒告密,暴动没有成功。
8月
10日红二十五军七十四师、七十五师在霍邱砖佛寺击溃国民党军第四师独立旅,然后主动撤向夏店、吴阳集一带。
13日灵璧北乡农民抗捐,发生暴动。
20日蒋介石下令封锁鄂豫皖根据地,禁止盐粮及军用物资、药品等输入。
23日中共灵璧区委书记戴文生等领导灵璧大山集农民150多人暴动,反抗当局苛征捐税。
26日中共长淮特委军委书记刘平叛变,向国民党中央党部交出176名共产党员名单,致使凤阳、泗县、蚌埠等地的党组织,以及驻蚌埠骑兵内、蚌埠警察中的党组织均被破坏,长淮地区党团员80多人被捕。10月10日,中共长淮特委书记朱务平、王雍(陈苏生)在门台子车站被捕,朱务平等26名共产党员于11月25日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
8月国民党政府在河南、湖北、安徽3省颁布“各县编查保甲户口条例”,规定实行各户互相监视和互相告发的连坐法,以及各项强迫劳役办法。同年9月,安徽省政府训令各地开始实行编组保甲。
9月
2日共青团合肥中心县委宣传部长张绪东被捕后叛变,致使党、团委机关、接头处、印刷机关均被破坏,中心县委书记程明远等23人被捕。
5日国民党军右路第二纵队攻占独山。11日占领麻埠。13日,第三纵队占流波石童。
9月中旬红四方面军主力到达霍山燕子河。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召开会议,决定以郭述申和徐海东等少部兵力及地方武装,在皖西和潜太地区扰敌后路,主力红军先取英山,再向黄麻地区转移。9月底,红四方面军南下,攻英山未克,转向黄麻地区。
20日国民党第十四军卫立煌部第十师攻占金家寨。
9月中共铜陵县委成立,负责人凌霄。
△马哲聪领导庐江县黄泥河暴动,100余人参加,建立了红军游击队,后转入舒城活动。
△国民党政府任命刘贻燕、朱廷祜为安徽省政府委员,任叶元龙为财政厅长,朱廷祜为教育厅长,刘贻燕为建设厅长。
秋安徽东、北部大旱,蝗灾。尤以亳县、太和、涡阳、宿县、泗县、五河、嘉山、定远、舒城、桐城、合肥、和县、泾县、广德为甚。4月至5月间西南风连刮18天,麦禾皆枯,豆多干死,瓦埠湖涸。
10月
1日中共皖西北道委在英山县土门谭召开会议,根据鄂豫皖中央分局的指示,成立中共鄂皖工作委员会,郭述申任书记。
2日中共鄂皖工委在金家铺河滩召开大会,正式宣告红二十七军成立。军长刘士奇,政委郭述申(兼),副军长吴保才。下辖七十九、八十一师。七十九师师长徐海东,政委王建南;八十一师由军部兼师部。全军4500多人。
10日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在黄柴畈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决定:留下红七十四、七十五师与各独立师团,由沈泽民负责,在鄂豫皖根据地坚持斗争;分局和红四方面军总部率十、十一、十二、七十三师和少共国际团共2万多人,跳出根据地,暂到平汉路以西活动,伺机打回根据地。12日,红四方面军主力越过平汉路西进。
△《徽州日报》创刊。
10月下旬蒋介石下令“清乡”,限在12月15日前彻底消灭留在苏区的红军,提出“民尽匪尽”的方针。金家寨附近的柳村湾被枪杀、活埋3500多人,古碑冲月亮地被枪杀、活埋900多人,龙门冲被枪杀1000余人,上楼房被杀1200多人。国民党军以割死难者耳朵“报功”;实行移民并村,仅金家寨一处就有上万人被关进变相的集中营——“难民所”;国民党军宋天才师用汽车运走数千青年妇女,卖到外地;人民财产被抢掠一空。
10月原中共长淮特委委员丁禹畴等筹备成立长淮临时特委。后因负责人转移到徐州后联系中断,活动中止。
10月安徽省政府下令废止当年试行的首席县长制,改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分全省为十区。并在各区设保安司令部,由专员兼司令,统率各县保安团队“剿共”。
△国民党政府改秋浦县为至德县,属安徽行政第八督察区。
11月
3日国民党和县、无为、含山县县长纠集县武装1000多人,分4路进攻在无为、和县活动的红军及其游击队。
14日在中共徽州工委领导下,休宁省立二中因校方扣发毕业生实习费等贪污行为,爆发驱逐校长左敬恍风潮,学生罢课45天。反动当局派兵弹压,强行平息学潮。
15日红二十七军于吴家店以东的包畈河北岸,与追敌国民党军第三十二、四十七师激战3昼夜,打退敌人在38架次飞机掩护下的多次攻击。毙伤俘敌近千名。
24日红二十七军在七里坪附近与中共鄂豫皖省委会合。省委决定:撤销鄂皖工委;撤销豫东南道委,其所属各县分别划归鄂东北道委和皖西北道领导;撤销红二十七军番号。29日,省委在红安县檀树岗召开最高军事干部会议,决定重建二十五军。30日,红二十五军正式宣告组成,吴焕先任军长,王平章任政委,辖七十四、七十五师和特务营。七十四师师长徐海东,政委戴季英;七十五师师长姚家芳,政委高敬亭。
11月国民党政府划六安、霍山、霍邱、商城、固始县等5县边境地区,建立立煌县,属河南省。县治金家寨。民国22年(1933年)3月12日改属安徽省。同时,划盱眙、定远、滁县、来安4县各一部分地区,设立嘉山县,县治三界镇,属安徽省。将英山县划归湖北省。
12月
8日国民党安徽省保安处恢复成立,省政府委员张鼎勋兼任处长,领导组建全省保安部队。
12日汉口国民党鄂豫皖3省“剿共”总司令部制定设立临时清乡善后委员会条例,令豫鄂皖3省政府遵照施行。
12月中共中央将徽州工作委员会划归闽浙赣省委领导后,闽浙赣省委改组徽州工委为皖南特委,书记宁春发。同月皖南特委领导下的中共黟县委员会成立,书记余纪一。
是年涡阳、蒙城县政府预征民国22年、民国23年的钱粮。
△太和、颍上分别成立中共县委,顾衡、马实分别任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