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城市卫生状况好坏,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建国以前,安徽城市环境卫生工作十分薄弱,有的归警察局管,有的由伪保长管,因无专职机构和专业队伍,市容市貌极差,垃圾遍地,粪水长流,空气污浊,传染病时有发生。有些市设少数清洁工和掏粪工人,都为手工操作,肩挑人抬,劳动强度高,工作效率低。环卫工人社会地位很低,被贬为“垃圾夫”、“清道夫”或“掏大粪”的,处于社会底层。建国以后,安徽各市相继成立清洁队和清洁管理所,隶属公安局或卫生局领导。据载:1950年全省共有环卫工人350人,清运车辆2台,垃圾中转站5个,公共厕所131个,年度清扫量为13万吨。到1978年,环卫职工发展到2661人,清运车辆165台,城市垃圾中转站16个,公共厕所933个,年度清运量为97万吨,城市道路清扫面积较之建国前增长数十倍。1978年以后,城市环境卫生工作归口城市建设主管部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废物排放量日益增加,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环境卫生工作由单一的“清清扫扫”、“掏掏运运”,上升为市容管理和建设的高度,各级政府十分重视,逐步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各市相继建立起稳定的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形成一批热爱本职工作的环卫职工队伍;用于城市环境卫生的经费,到1990年底已达3488万元,其中环卫部门实行有尝服务收入307.69万元;城市环卫基础设施得到较快发展和改善,全省共有垃圾和粪便处理厂(场)18座,垃圾粪便年处理量83.4万吨,其中无害化处理55.3万吨,储粪池储存能力达3万吨;建成公共厕所2431个(其中水冲式所532个占22%);环卫工作机械化水平有很大提高,全省拥有环卫专用车辆459辆(台),机械总功率33960千瓦,基本上改变了环境卫生工作的“肩挑人台”现象;全省环卫工人已达7133人,环卫职工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被群众誉为“城市美容师”,每逢节假日,各级领导都亲自探望在岗人员,与他们座谈共餐。近年来省里还多次组织环卫战线优秀职工分期分批到风景优美的北京、北戴河、泰山、黄山等地进行疗养和旅游。1978年省建口表彰56名劳动模范,其中环卫职工就占24人。环卫职工完成的工作实绩逐年提高,到1990年底,年度收运垃圾160万吨,清运粪便15.8万吨,清扫道路1606万平方米。城市环境卫生与文明城市建设相结合,使城市环境卫生工作更有组织保证和群众基础,1982年开始在城市开展以讲文明、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活动;1984年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活动;1985年在8个省辖市开展创建文明城市的竞赛活动,内容包括理想建设、道德建设、文化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环境治理、市容治理、市容管理和公用设施建设等7个方面,这项工作已被各市人民政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城市街道和驻市单位,推行市容管理和环境卫生“门前三包”责任制,依靠广大群众参与管理,治理“脏、乱、差”,卓有成效。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