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安徽的农业生产资料市场,1950年前,无统一的经营机构。当时,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品种少,农业生产使用的耕畜由牙纪牙行经营;铁木制中小农具,也多是地产地销,或自产自用。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仅作为示范使用。1950年起,全省各地供销合作社成为经营农业生产资料的统一机构。随着新型农具、新的化肥和农药购进,供销社经营的农业生产资料品种逐年增加。据1962年统计,供销社经营的农业生产资料有8种,比1950年增加60%。由于供销社无法包揽经营一切农业生产资料,因此,一部分中小农具仍在农贸市场上自由销售,耕畜也由商贩在纪行牙行上销售。对化肥、农药、农膜等重要农业生产资料,供销社始终贯彻执行计划,负责收购、调拨、销售、储存商品流通的全过程,并为合理用肥、安全用药等开展系列化服务。“文化大革命”期间,省内大部分县兴建小氮肥厂,全省化学肥料供应逐年增加;农药的供应量与库存量也有所增加,农用塑料薄膜供不应求,但中小农具和耕畜的自由市场,曾被禁止。70年代末,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各级农资经营机构为适应这一变化,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耕作要求,适时做好农业生产资料的组织和供应,以满足市场需求。据1988年统计,全省有经营农业生产资料零售网点3369个,12218人。各级农资部门除做好正常的供应工作外,还协助农技部门培训农技人员,印发合理施用农业生产资料的宣传材料,培训农业生产资料仓储安全、商品养护等专业技术人员。为确保供应的农资商品质量,不少县级农资经营机构,专门设立了商品质量检验室,各级农资经营机构的服务质量逐年有所提高,服务范围逐年扩大。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