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皖政[1986] 58号

各行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省人民政府原则同意省旅游局《关于发展我省旅游业的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研究执行。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大有前途的事业。各地、各有关部门,应予高度重视,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大力支持和积极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办旅游业也和办一切事业一样,坐而论道是不行的,必须说到做到,不失时机地勤奋工作。全省从事旅游工作的领导干部和有关人员,要充分认清自己的责任,增强事业心和光荣感,发扬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努力克服困难,做好各项工作,为开创我省旅游工作新局面,振兴安徽经济作出自己的贡献。
安徽省人民政府
一九八六年八月六日

关于发展我省旅游业的意见
省人民政府:
1979年以来,我省旅游业逐年有所发展,接待游客不断增加。1985年,全省接待国外游客3.8万多人次,为1979年的8.1倍;接待国内游客432万人次,为1979年的11.7倍。但是,由于工作基础差,管理水平低,交通不便,设施不完善,全省旅游资源优势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必须努力加以改变。为此,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旅游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旅游业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旅游业投资周转快,经济效益好,换汇成本低,是非贸易外汇的重要来源。发展旅游业,不仅可以带动交通、建筑、商业、服务、轻工、农副土特产品加工等一大批行业的发展,而且可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同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和经济贸易往来,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各地、各部门都应树立发展旅游业就是发展经济,支持旅游业就是支持四化建设的观念,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努力加快我省旅游业的发展步伐。
二、我省旅游业的发展目标和建设方针
根据国务院原则批准的1986年至2000年全国旅游事业的发展规划和我省实际,我省旅游业的发展目标是:1990年,争取年接待外国旅游者20万至25万人次,外汇收入4000万至5000万美元;年接待国内游客700万至800万人次,收入1.4亿至1.6亿元。2000年,争取年接待国外旅游者50万至70万人次,外汇收入1亿至1.4亿美元;年接待国内游客1000万至1200万人次,收入2亿至2.4亿元。
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全面规划,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开发和建设。“七五”期间,全省旅游建设的重点是以黄山为中心的皖南旅游区。要建设好黄山——九华山—合肥国际旅游线路。主要项目有:建设黄山、九华山、太平湖、合肥市和屯溪周围的景观点;扩建屯溪机场,开放合肥、屯溪等地的航空港,开辟国际航线,增加通往国内重点旅游城市和口岸的航班;提高进入黄山、九华山的公路等级,打开黄山的北大门和九华山的南大门,缩短两山间的交游距离;充分发挥沪铜、皖赣铁路的作用,增加屯溪车站的过往车次和始发车次;充分利用长江航道发展水运,积极开发、利用新安江;建立皖南通讯网络中心等。
同时,要安排好皖南旅游区第二层次的建设,以黄山为中心,沿皖赣铁路和新安江,开展“文房四宝之乡旅游”、“李白山水诗寻源探胜旅游”、“中国茶乡瓷都旅游”、“新安文化访古旅游”等。
安排好其它地区旅游资源的前期开发工作。有计划地建设以安庆为中心,以天柱山为重点,包括浮山、齐山、小孤山在内的皖西旅游区;以合肥为中心,包括巢湖、和县龙潭洞古人类遗址、霸王庙、淮南、寿县在内的皖中旅游区;以蚌埠为中心,包括凤阳明皇陵、中都城遗址、琅琊山、吴敬梓纪念馆、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遗址、虞姬墓在内的皖东北旅游区。对亳县古城、皇藏峪自然保护区等,也要继续做好统一规划和必要的开发建设工作。各地都要从实际出发,积极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点,逐步形成合理的旅游网络。
三、对发展旅游事业给予必要的支持
在建设资金上,要实行国家、地方、部门、集体和个人一起上的方针。要充分调动地方、集体和个人办旅游的积极性,并大力利用外资、侨资。在主要风景区,鼓励群众开办家庭旅馆和各种服务性行业,从事旅游食品、旅游用品和旅游纪念品的生产、销售。“七五”期间,适当增加对旅游业的投资和贷款指标,用于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保护工作。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在编制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时,都要把旅游业的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合理安排。
要对旅游业实行优惠政策。一是对旅游主管部门批准新建的旅游设施,免征建筑税;二是对旅游主管部门批准新办的旅游企业,在按税收管理权限报批后,免征一至二年所得税;三是支持旅游开发性项目,适当放宽旅游基建规模,并帮助解决原材料;四是适当增加旅游区的外汇分成比例,把生产、销售旅游产品的创汇视同出口创汇,给产销部门一定比例的外汇留成;五是适当放宽投资政策,对向旅游业投资的国内外集团和个人,提供适当的优惠条件。
在重点旅游城市和地区,应根据需要和可能,划出一个能够接待外宾的饭店交旅游部门管理。为了增加客源,提高效益,旅游企业可以实行季节差价,具体价格由物价、旅游部门共同商定,并由物价部门监督执行。今后,在旅游区新建饭店,须由建设、计划和旅游部门共同审定,以保护自然景观。
四、扩大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
扩大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是提高旅游业经济效益,多创外汇的一条重要途径。各、各有关部门要组织力量,努力开发富有我省地方特色的、系列化的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和农副土特产品。轻工、纺织、商业和旅游部门要加强联系,互通信息,紧密配合,共同做好这项工作。要鼓励、指导乡镇企业和个体户积极从事旅游商品生产。黄山、九华山、合肥、蚌埠、芜湖、马鞍山等旅游客流量较大的地方,更要注意做好这项工作。对旅游特需商品的生产,各地要优先安排贷款、能源和原材料,并保证供应。微利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要给予减免税照顾。旅游客流量较大的地、市、县,要抓紧建设副食品生产基地和饮料工厂。
五、加强旅游宣传、外联工作
我省旅游宣传是一个薄弱环节,必须尽快加强。要努力掌握信息,增加宣传手段,提高宣传质量,要利用电影、电视、报刊、书籍、展览等多种形式,开展符合实际、生动活泼的旅游宣传,以扩大影响,增加客源。各地、各部门,特别是涉外部门和宣传部门,要密切配合,制定规划,落实措施,使对外宣传有个明显的改进,努力提高我省知名度,拓宽旅游客源渠道。
六、提高旅游工作队伍的素质和旅游业的管理水平加快旅游业的发展,关键在于建设一支素质好的旅游工作队伍。目前,我省缺少熟悉旅游经济的经营管理人才,各类旅游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亦缺乏严格的训练。为此,各地在狠抓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必须立即着手进行旅游人才的培养和现有人员的培训工作。要抓紧筹办省旅游学校,并在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开设旅游专业。对旅游部门现有干部、职工的培训工作,我局将分期分批予以安排。各地也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举办各种类型的短训班。要加强对旅游经营服务单位(旅行社、饭店、车队等)的管理,加强新形势下旅游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纠正各种不正之风。对于不适宜在旅游部门工作的人,要进行调整。
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各部门执行。
安徽省旅游局
一九八六年七月三十一日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