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马元超(1859-1929),又名云鹄,字光□,号慧庵,经名仆济沦丁,道号窝则忍丁尼(辅佐主道的人),回族,是马元章之同父异母弟。清穆宗同治十年(1871)随同长兄马元章、二兄马元坤从云南逃至成都隐居。同治十二年(1873)来到张家川定居北山,购得少量土地,以农为业,后成为宣化岗教务主持者。阿、汉文造诣较深,喜读儒哲诸书,尤其对宋代周、程、朱、张理学颇有研究。立行教乘,专修道乘,多行善事,严于律己,为人和蔼慈祥,处理事务深明大义,无不以治安为前提。收孤独,养疲癃,修省事业,时人以“二程目之”相称,颇受回汉人民的崇敬。民国3年(1914),河南白朗农民军由陕入甘经过张家川时,由于马元超亲自坐阵运筹,指派代表出面交涉,白朗军顺利过境,张家川群众免受骚扰。15年(1926)后,因受河湟事件的影响,回汉民族间关系一时趋于紧张,马元超从教内竭力疏导,向汉族群众解释,致力调和民族关系,使张家川的回汉民族感情渐趋融洽,地方赖以安定。18年(1929)春,陕、甘两省发生百年罕见大饥荒,哀鸿遍野,饿殍载道,加之天气酷热,张家川一带瘟疫流行,死者最多。马元超散粮急赈,施药救急,将家中所存粮钱全部赈济百姓,张家川回汉人民受惠至深,称马元超为“三善人”。马元超临终时嘱咐众子:“生无以对对桑与梓,殁无以对父若兄,得正首,邱已为万幸”。逝世后,送葬者有张家川的教民108坊,天水、秦安、清水、徽县、两当、礼县、陕西陇县、成都、河南、南京、齐齐哈尔等地教民39坊。天水籍翰林哈锐(回族)送挽联一副:“山崩地裂千家教民将谁依,天愁人愁万户哭声震全球”。21年(1932),邓宝珊将军为马元超逝世三周年送“德教常新”的匾额深表怀念。22年(1933)1月,陕甘两省官绅商学各界人士为马元章、马元超树立神道碑-。
上一篇:马锡武
下一篇:马重雍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