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韩浚(1893—1989),湖北省黄冈县人(今属新洲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国民革命军中将军长,在解放战争中的“莱芜战役”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俘获,后被特赦,晚年曾任武汉政协常委、黄埔军校同学会顾问等职。
韩浚祖辈务农,家境贫穷,耕读为生,曾在新洲高等小学堂、县立平民学校中学部毕业,北京政府交通部铁道管理学校、苏联红军大学中国班毕业;曾任省立师范学校附属学校教员。
1922年到广州,任广东军政府财政厅检查员,广州大本营军政部科员,广东西江善后督办公署军务科书记员。
1924年春由西江善后督办公署参议张难先及粤军第一师第二团团长邓演达保荐投考黄埔军校,同年5月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三队学习,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历任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三期上尉区队长,第四期学生队步兵第一团第四连少校连长,参加第一、二次东征及统一广东诸役。
1925年10月奉派苏联红军大学学习,1926年5月回国,任中央军校武汉分校学兵团第二连少校连长,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教导营中校营长,第二方面-卫团参谋长,参加平定夏斗寅部叛乱的战斗。
1927年8月,南昌起义爆发后,韩浚所在的警卫团准备与起义部队会合,当部队进入江西境内的修水时,获知起义部队已南下广东,于是,韩浚与同为共产党员的团长卢德铭(1905—1927)、团指导员辛焕文返回武汉,找到当时党在武汉的主要负责人向警予,向警予向他们传达了“八七”会议精神及发动秋收起义的指示,卢德铭被指定为秋收起义总指挥、韩浚为副总指挥、辛焕文为政治指导员;但在韩浚等人返回江西途中,遭遇民团巡查并与其交火,辛焕文牺牲,韩浚负伤被捕后脱离中共组织关系,此后在国民党军中任职。
1928年起任广东北海盐务处秘书兼科长,南京中央军校政治教官,第四十一师政训处长,华北抗日宣传总队八大队大队长,湘鄂川黔四省边“剿匪”总司令部党政处少将处长。
1933年起任第十军第四十八师一四四旅少将旅长,湖北省军管区司令部参谋长,兼省军管区军训处及编练处处长,湖北省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教育长,湖北省国民军训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37年5月授陆军少将。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湖北省干训团教育长,第十军第四十八师师长,第七十三军第七十七师师长,第七十五军副军长。1943年冬任第七十三军副军长,1945年春任第七十三军中将军长;先后率部参加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外围战,第二、三次长沙会战,湘西雪峰山会战。
1945年冬起任第四方面军第七十三军军长,第二绥靖区第七十三军中将军长;1946年,韩浚指派专人督建岳麓山“陆军73军抗战阵亡将士墓”,该墓已成为长沙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重点保护文物。
1947年2月在山东莱芜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俘虏,入潍坊解放军官训练团学习。
1961年12月特赦释放,定居武汉,任湖北省政府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武汉市黄埔军校同学会顾问,湖北省政协委员、常务委员等职务;1989年9月7日在武汉逝世,享年96岁。
上一篇:晏春山
下一篇:梁宣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