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年
张光年 (1913~2002)
笔名光未然。湖北老河口人。中共党员。1935年肄业于武昌中华大学中文系。早年从事抗日救亡文艺活动,任抗日救亡秋声剧社社长,拓荒剧团团长,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中共特支干事会干事,缅甸仰光《新知周刊》主编,缅甸华侨青年战工队总领队,《民国周刊》北平版负责人,1949年后历任中央戏剧学院教育长、创作室主任,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剧本》月刊主编,中国戏剧家协会党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党组副书记、书记,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心雕龙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名誉副主席。1936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作
歌词《五月的鲜花》,组诗歌词《黄河大合唱》,论文集《风雨文谈》、《青春文谈》、《光未然戏剧文选》、《江海日记》、《向阳日记》、《文坛回春纪事》、《光未然诗存》和一部诗歌集,论文《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学在阔步前进》等。
生平
1913年1l月,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被打下龙座的第三年,张光年诞生在湖北老河口。汉水从他家乡流向东南,进入长江,成为长江中游的一条重要的支流。这位长江的儿子,从少年时代便受到1925年O1927年国民大革命浪潮的洗礼。他高唱“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的战歌,走出家乡,沿汉水走向武汉,来到长江身边。上世纪三十年代是“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不平凡的时代,是亿万人民觉醒、愤怒、团结、奋斗的伟大时代。滚滚东流的长江用自己丰饶的乳汁哺育着儿女走向成熟,风云际会的时代锻炼打着青年战士的意志和才华。张光年从走上革命道路开始,就将自己的生命同全民族的解放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武汉,他当中学教师,从事进步的文学活动和戏剧活动,于1935年写了《五月的鲜花》,歌颂抗日志士,反对-投降。作曲家闫述诗为它安上双翅,使之飞遍大江南北,飞到了千千万万的爱国青年男女的心头。
报国壮志和救亡天职召唤这个长江的儿子奔向血火战斗的前线,张光年迎着抗日烽烟奔向延安。走在黄河岸上,他被深深地震撼了:伟大的黄河,祖国的母亲河,哺育着亿万儿女,记载着岁月的沧桑,奔腾澎湃,浊浪排空,浩浩荡荡,一泻千里,冲开一切障碍,排除任何阻挡,汹涌向前,直达大海。这不正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勇敢勤劳、百折不回、一往无前的象征吗?黄河的精魂在年轻的战士心中激荡,孕育成一组诗篇。他同在延安的作曲家冼星海合作,反复切磋修改,终于完成了磅礴雄浑、气壮山河的《黄河大合唱》。这部《黄河大合唱》,既是中华民族战斗的英雄史诗,也是抗日战争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它反映了民族的觉醒,激励了人民的战斗豪情,堪称现代文艺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四十年代初,张光年奉命去抗战大后方的中心重庆从事文艺运动,又从陕北高原回到长江边。在山城,他创作了长篇叙事诗《屈原》,在当时-的气氛下,曲折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反抗强敌、反对投降的不屈意志。在昆明,他参与并组织爱国-和诗歌朗诵活动,编写和出版云南少数民族的长篇叙事《阿细人的歌》。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破孩,不得不离开昆明到北京。第二年,他进入华北解放区,先后在北方大学艺术学院、华北大学文艺学院主持教学工作,怀着迎接胜利的喜悦,培养新中国需要的青年文艺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文化事业百废待兴,张光年走上文艺领导岗位,投入建设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事业的繁重工作。他先后担任文化部艺术局局长、《剧本》月刊主编、《文艺报》主编和中国作家协会-书记等职务,写得更多的是文艺评论,出版了《戏剧的现实主义问题》、《文艺辩论集》等书,歌词创作虽然不多,却也献出《三门峡大合唱》、《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等激动人心的力作。
-之后,年过花甲的张光年重新焕发了青春。面对被林彪、-一伙摧残得七零八落的文坛艺苑,他以昂扬的斗志和巨大的热情,挑起拨乱反正、恢复发展的重担,团结受到重创的作家队伍,在满目疮痍的道路上艰难前进。他担任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和党组书记、《人民文学》月刊主编,不辞劳瘁辛苦,用自己的心血浇灌出文学百花园里的万紫千红。他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参与国家的重大政事。他一次次率领作家代表团出访,开展被隔断多年的文学交流,让中国作家了解世界,让世界作家了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