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绍桢
徐绍桢(1861~1936),字固卿。祖籍浙江钱塘(今杭州),寄籍广东番禺。幼承家学。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举。历任广西藩署幕僚、江苏候补道员,旋奉派赴日本考察军事。光绪三十年,任两江兵备处总办,负责新军训练。后成立江南第九镇,任统制(相当于师长),驻军江宁城关。后简授江南绿营总兵官,仍兼统制,并兼江北提督。他反对清廷统治,倾向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因而擢拔、重用赵声、陶骏保、林之夏等具有革命思想的官佐,让他们在扩军时尽收苏皖广大革命青年入伍,让孙中山的革命学说在他们中间秘密流传,使第九镇充满革命力量,为当时新军之冠。武昌起义后,徐绍桢在第九镇革命官兵大力促动下,审时度势,毅然率部起义,便以“打秋操”为名,请求出防江宁县秣陵关。九月二十二日出防抵秣陵关后,清廷疑其有变,绝其弹药供应。徐绍桢当即在秣陵起义,率第九镇官兵直奔城南雨花台。但由于行动仓促,上海同盟会接济的弹药尚未运到,又遭到雨花台清军炮火猛烈阻击,伤亡甚众。徐绍桢当机立断,下令撤军秣陵。稍事休整后转移镇江,在上海同盟会主持、组织下,与浙军、苏军等起义军会合,组成-联军,徐绍桢被公推为总司令,旋即分兵两路直取江宁城。
攻城战打响后,徐绍桢亲临前线指挥、督战,全军士气大振。江宁城遂告“光复”。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以徐绍桢在“光复”战中功勋卓著,任命他为南京卫戍总督。以后,又跟随孙中山,历任广州卫戍司令、援粤总司令、广东省长、内政部长等职。民国25年(1936年)9月在上海病逝。翌年春,国民政府将其公葬于南京东郊麒麟门内的小白龙山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