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达源(1911~1940),字德泉,云南省大理县人。少年就读于云南省立高级农科中学,因受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的影响,遂弃学从军。民国15 年(1926 年),考入云南讲武学堂十九期步兵科,后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后,被分派到滇军第五旅,历任排长、区队长、连长等职。
民国23 年转战来皖,升任少校营长,不久升任安徽省保安第九团中校团副、宣城保安警察大队队长等职。民国26 年,抗日战争爆发,升任安徽省保安第九团上校团长。时芜湖、安庆相继沦陷,他率部转战江淮,屡屡获胜,常获嘉奖。民国29 年,赵达源奉命率部驻守寿县城。4 月10 日,占据合肥的日军,为扩展淮南、蚌埠的外围据点,派1000余人,沿淮南铁路北上,企图攻占寿县城。此时赵达源正在病中,获悉后,支撑病体,一面召集连以上军官会议;一面将敌情转报驻寿县西南迎河集的国民党军第一三八师四一二旅旅长龙炎武。龙炎武仅调2 个连兵力驰援赵达源团,并命赵达源团据城固守,自己率部移驻寿县城南郊九里沟、窑口一带作策应。赵达源接到战斗命令后,召开全体官兵动员大会。在动员大会上,“誓死保卫城防,坚决与城共存亡”的口号声此起彼伏,《义勇军进行曲》、《黄水谣》、《大刀进行曲》等抗日歌声响彻古城上空。
4 月12 日拂晓,日军首先用飞机猛烈轰炸寿县三义集、炎刘集等地。随后,日军由淮南田家庵分东、南、北三路围攻寿县城。日东路军攻至蔡家岗附近时,驻守在此的龙炎武旅一个连不战而逃。日军来势凶猛,炮火激烈,赵达源部伤亡甚重,平山头、东津渡相继失守。当日军近逼县城的紧急关头,赵达源电告龙炎武求援,龙炎武只要赵达源坚持守住,拒不增援。龙炎武部参谋主任莫仲庆建议,应立即出击,攻敌侧背,里外夹攻,破敌主力。龙炎武说,必须待赵达源团将日军弹药消耗殆尽时,我则可活捉日军。致使赵达源团自晨至午孤军奋战,虽打退日军数次攻城,歼敌700 多人,但赵达源团亦阵亡过半。城内民众亦奋勇参战,救护伤员。下午3 时左右,日军集中兵力猛攻城墙拐角楼,赵达源团三营浴血奋战,终因弹药耗尽,寡不敌众,全部阵亡。此时赵达源率不足2 个排的特务连火速驰援,日军向赵达源部疯狂扫射,赵达源冒着枪林弹雨高呼“杀尽倭寇,为国雪耻”冲锋反击,因身中数弹,坠入城壕,为国捐躯。其余官兵亦相继阵亡。日军破城时,赵达源团仅剩20 余名士兵,被群众掩护,无一人被俘。
战后,寿县人民作《血战寿县》歌:“在江淮,有寿春,抗日英豪威震敌群……”,以歌颂赵达源和九团官兵英勇殉国的壮举;作挽联:“力尽殉古城,面对八公,耿耿忠心仙可证;更深留遗书,魂归九重,拳拳赤子恨难平。”以颂扬赵达源为国捐躯的爱国主义精神。抗战胜利后,寿县人民在西门立碑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