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仁玉
孙仁玉(1873~1934)名瑗,字仁玉。陕西临潼人。16岁当塾师,后考入泾阳味经书院,受业于刘古愚。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中举人,被三原宏道工业学堂聘为教习。在宏道工业学堂,他结交了同盟会会员范紫东、高培支、刘介夫、李桐轩等,参加了中国同盟会。
受刘古愚思想之影响,孙决心以教育救国。三十二年(1906)联合同仁筹资办了雨金高等小学堂,并在该校增设女生班。后在陕西省一中和三中任历史、地理教员,还参与创办民立中学,任董事和教员,被誉为西安教育界“三老”之一,获得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发的八等嘉禾奖章一枚。1912年以后,孙在陕西省修史局任修纂,常与同事李桐轩切磋启迪民智、普及教育之方法,提出组织新戏曲团社、编演新戏曲、改良社会、移风易俗的设想,得李赞同。孙、李遂制定章程,率先倡导,在张凤翙、井勿幕、张钫的支持下,经高培支、王伯明、范紫东、师子敬、寇遐、刘介夫、杨西堂、薛卜五等100多位社会名流署名共同发起,创办陕西易俗伶学社(后改名陕西易俗社),孙还捐出700两银子作为开办费。1912年易俗社在西安土地庙什字街挂牌成立。
易俗社创办之后,孙在任教之余,努力编写剧本,有时为了专心构思剧本的情节,越家门而过,忘掉入门。他夜间提着玻璃马灯,又是高度近视眼,徒步从东关龙渠堡的民立中学走到城里的剧社,往来途中都在想剧情,先后编写了177个大小剧本,作品数量之多,在秦腔剧作界无人可比。他编写的《将相和》《火牛阵》《柜中缘》《三回头》《青梅传》《灭蟒记》《镇台念书》《白先生看病》《巴里西烧瓷》《小姑贤》《看女》《鸡大王》等剧,受到三秦各界人士的欢迎,不少被全国其他剧种移植,且成了常演不衰的传统剧目。其中《杨氏婢》《三回头》《柜中缘》在台湾演出,也受到好评。
孙仁玉为人耿直。民立中学刘仰伯触怒军阀被枪决,他亲赴刑场,买棺收尸,并以微薄薪俸,资助其家属;同乡李虎臣督陕时,委他为禁烟局局长,他却以“能力不够”,“编戏,教书行我所素”而不逢迎做官。因患脑瘤于1934年8月23日与世长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