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顾秉林, 材料物理专家。原籍吉林德惠,1945年10月8日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82年获丹麦Aarhus大学博士学位。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高等研究院院长。曾任清华大学校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材料微观结构设计,特别是功能材料的组分、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上,居国际先进水平。建立的多元半导体合金设计模型,为某些新材料探索打下了基础提出的原子位形几率波理论,预测了复合钙钛矿材料的基态结构,给出弛豫铁电体有序-无序的判据揭示了量子点、原子团簇及团簇组装材料的某些新特性。上述某些理论预见已被实验所证实,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0),教育部中国高校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0),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四次(1989,1991,1995,1999)。
人物经历
1960年—1965年,先后在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和安徽省芜湖市
顾秉林
顾秉林
第一中学就读。
1965年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学习,1970年大学毕业并留校工作。
197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3年3月—1975年7月和1978年9月—1979年9月,先后在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研究生班学习。
1979年赴丹麦Aarhus大学学习,1982年获得博士学位。
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0年3月任清华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2001年3月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兼任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组长。
2003年4月至2012年2月20日任清华大学校长。
2012年2月10日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八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经过民主程序,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连任北京市科协第八届委员会主席。
2012年2月20日下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宣布关于清华大学校长职务任免的决定,陈吉宁同志接替顾秉林同志担任清华大学校长。
2012.2.28----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
2013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突出贡献
长期致力于物理学和材料科学的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在凝聚态
2015.9.10于烟台大学
2015.9.10于烟台大学
物理方向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对低维和纳米量子结构的电子性质、输运行为和相关器件应用作出了系统研究,揭示了量子点、碳纳米管、原子团簇及团簇组装材料的一些新特性,阐明了力学形变导致的纳米管中金属-半导体相变的物理机制及其在纳米器件中的可能应用。
长期从事功能材料的组分、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和材料的微观设计,系统地研究了多元III-V族半导体合金的电子结构和相变,发展了处理其生长动力学过程的模型,探讨了该体系有序化结构类型及形成条件。系统研究了弛豫铁电体的材料特性及其形成机理,给出了弛豫铁电体有序的判据,提出八势阱有序-无序铁电模型,研究了其介电、极化及场致相变的微观机制,发现铁电调制结构中存在不寻常的电力学响应行为。在回国后的不长时间里,他就与同伴们共同奋斗,取得了一系列喜人的成果:建立了多元半导体合金设计模型,提出了原子位形几率波理论,揭示了量子点、原子团簇及团簇组装材料的某些新特性,为某些新材料探索打下了基础。他们的许多工作与“最早”“首次”这些字眼儿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4年,顾秉林被清华大学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88年1月,又成为当时清华大学最年轻的教授。1991年,顾秉林荣获了“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回国留学人员”荣誉称号,1997年获“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他发表的论文有134篇被SCI检索,引用达640次。仅1998年,顾秉林领导的研究小组就在国际公认的物理学界最高档次的《物理评论快讯》上发表4篇文章,取得了国际公认的成果。
学术观念
创新是研究型大学的基本特征。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Science上每年发表的论文约2/3是以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每年被SCI收录的论文作者中近80%来自大学。在过去的100年里,世界一流大学囊括了差不多3/4的诺贝尔奖,而排名前10位的大学就占了获奖总数的30%。我国每年被SCI收录的论文70%以上出自高校,而20所研究型大学就占了其中的50%以上。
研究型大学积聚了大批高水平的科学家和研发人员。高校拥有的研发人员占全国总数约17%,高校拥有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约占全国的17%,整个科技活动人员约占全国的12%左右。到2005年,中国共培养134万名硕士、16万名博士。全国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中,高校分别占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总数的60%和70%以上。国际(海外)合作是加快研究型大学创新的主要途径,海内外联合培养是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1978年至2002年,中国共有58万人出国留学,已有15万人学成回国。留学人员在教育、科学等领域都占有很大比例。中科院院士中占81%,在全国高校校级领导干部中占51%。
唯实是深化研究型大学创新的基本原则。研究型大学把知识的创新、观念的创新当作自己最根本的任务和目标来追求,而唯实创新使研究型大学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更加明晰所追求的目标,更加认同所承担的使命。 唯培育人才的目标与基础之实。认真研究创新型人才培养、成长的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素质教育;改革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建设有利于创新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和有效机制。唯国家的发展需要与可能之实。我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生产力还不发达,发展还很不平衡,人民生活还不富裕。大学的创业实验田活动首先要为国家的战略发展服务、为解决民生的根本需要服务。唯学校建设的重点与条件之实。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大学有各自不同的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大学更要保持对自身目标与特性的清醒认识。研究型大学的创新要充分考虑学校自身的发展目标与条件,处理好国家需求与学校发展的关系、突出重点和统筹全局的关系。
上一篇:高玉臣
下一篇:赵玉沛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