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乙巳年三月(庚辰月)廿八日(甲子日)庚午时
罗振湘,(1879~1966),字瑾仁,浏阳县溪-家冲人,清光绪五年(1879)生。幼从父习医,宣统元年(1909)毕业于湖南官立医学堂,后在湘、鄂、浙等省行医,曾受聘为南京中央国医馆名誉理事及编审委员。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卫生委员会公布了《废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激起了全国中医界的公愤。他异常愤慨,遂与湖南著名中医吴汉仙、易南坡等商议,积极响应上海中医界反对废止旧医的通电,撰写了《医学辟谬》一文,以正视听。并推代表赴京-,要求实现“中西医平等待遇”,卒使卫生委员会收回成命。
1933年,他与吴汉仙、易南坡在长沙市创办湖南国医专科学校及湖南国医院,担任国医专科学校副校长、国医院医务主任,主讲“诊断学”。
1940年,他回浏阳定居,挂牌应诊,自制“平安片”、”霍香正气散”急救患者。对危急病人,不分昼夜,一心抢救;对贫苦病人,不收诊费,甚至赠以药物,深受群众欢迎。
他虽业中医,但无门户之见,很重视西医的诊断和解剖。对汉朝张仲景的医著,用功钻研尤深,擅长治疗眼疾、白喉、痢疾。他精研《灵枢》、《素问》,穷究《伤寒》,著有《伤寒方症歌括》、《金匮方症歌括》、《治痢南针》、《诊断学》、《中医实用流行病学》和《乙型脑炎》等书,其中《治痢南针》已刊印发行。在上述著作中他对时疫的病因、病机、辨症、方药,精思极论,义理周详,为中医界所推崇。他常以“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自勉,终生以解除病人的痛苦为己任。
新中国成立后,他虽年逾古稀,仍壮心不已,担任浏阳县中医院和人民医院主治医师,还兼授中医进修班伤寒课。历16个春秋,撰写了《临床指掌》八卷。
1966年,罗振湘因高血压病突发,逝于浏阳县城。
上一篇:言贵云
下一篇:章克恭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