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张匹青(1878~1961)
张匹青,原名张以祥,字弼卿、匹青,长沙县东乡宋家桥陈家冲(今属安沙镇)人,清光绪四年(1878)九月生。二十六年,就读于南京格志学堂,目睹清政府的腐败,又受《猛回头》等进步书刊影响,乃投笔从戒,于二十九年考入湖南兵目学堂。毕业后赴日留学,初人东京振武学堂,后以优异成绩考入日本士官学校第八期。在日本期间,他先后加入孙中山创立的“兴中会”和“同盟会”,筹募经费资助国内革命事业。
宣统三年(1911)他学成归国,随即参加举世震惊的辛亥武昌首义,任黄兴革命军总司令部机要参谋。1921年,他在南京、天津、湖北等地参加反对军阀的活动,旋被孙中山任命为讨贼军第一路司令,率军援粤,讨伐陈炯明。孙中山对他颇为倚重,曾以亲笔题字的6寸照片相赠,作为纪念。
1923年后,他先后任湘军第五军第十六旅少将旅长、湘军督战委员会委员长及湘军第二军军官学校管理部部长等职。1926年与湘籍共产党员李六如、方竹雅相识,交往甚密并受其影响,倾向共产党。1927年他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司令部少将副官长,驻防韶关。“马日事变”后,共产党员陈义、李秩常等20余人被当地国民党反动当局扣押,他利用职务之便设法全部予以释放,并资助旅费派警卫班护送出境。后此事被国民党反动政府察觉,险遭不测。嗣因不满蒋介石背叛革命,他愤然离职返乡,后与陈嘉佑等在港、沪等地进行反蒋活动。蒋以其曾在士官学校有同窗之谊,派亲信张群对其拉拢,许以“只要不反蒋,每月奉送光洋三百元”。他大义凛然,不为所动。其后任长沙市参议员,刚正不阿,敢为百姓仗义直言,有“大炮”之称。
1948年程潜主湘,他与程系日本士官学校同学,积极参与程所发动的湖南和平起义运动。曾任长沙市自救委员会北区分会主任委员、长沙地区和平促进筹委会委员、湖南省人民促进和平委员会委员。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湖南省军政委员会委员、区人民代表、市政协委员、市监察委员会委员、省政府参事等职;积极参与支前筹款、劝募公债、整顿地方财政、民主建政、抗美援朝等活动,为各界人士所称道。
1961年10月,张匹青在长沙病逝。
上一篇:张继训
下一篇:曹典球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