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毕永年(1869~1901),字松圃,善化县人,清同治八年(1869)生。光绪二十三年(1897)举拔贡。少时志存救国,博览中西群书,尤倾心于《船山遗书》和法国卢梭的民权学说,曾自编卢梭精粹。二十四年,湖南维新运动勃起,他常与谭嗣同、唐才常、林圭等议论国事,曾组织“公法学会”倡导研究国际法与国际问题;在《湘报》发表论文《存华篇》,认为只有“贵民、重民、公权于民”,才能救中国。他主张大家认真读书,“惕以印度之辱,镜以日本之兴”,赶上世界潮流。
戊戌政变前夕,他到北京与康有为住在一起,参与了废慈禧、保光绪的密谋。康有为误信袁世凯,打算把他介绍到袁世凯军中参加行动。毕永年认为袁世凯不可靠,持反对态度,在随谭嗣同会见袁世凯后更觉危机在即,劝谭躲避,自己立即出京才幸免于祸。旋东渡日本,在横滨谒见孙中山,加入兴中会,并介绍唐才常、沈荩等人与孙中山认识,致力于孙、康两派的联合。
光绪二十五年,毕永年偕日本人平山周奉命回国视察湘、鄂等省哥老会实力,漫游汉口、长沙、浏阳、衡州各地,结识哥老会头目李云彪、杨鸿钧、辜天佑、张尧卿等人,力促他们与兴中会联合倒满。是年冬,他与哥老会头目7人抵香港,实行兴中、三合、哥老三会合并事,仍称兴中会,公推孙中山为总会长,并同李云彪、杨鸿钧往日本谒见孙中山。
光绪二十六年夏,他偕李、杨诸龙头居上海,准备起事。时唐才常在上海张园召开国会,宣布“清光绪皇帝复辟”0主张。他认为违背原来宗旨,自相矛盾,劝唐才常断绝与康有为的联系。唐才常不听,随后起义失败。同年十月,毕永年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惠州起义,因外援不继失败。他逃到广州后,人罗浮寺为僧,因奔走国事,忧劳成疾,于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初五圆寂。
上一篇:杨德麟
下一篇:彭海鲲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