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诒书
汪诒书(1862~1940),字颂年,晚号闲止,善化县人,清同治元年(1862)生。父鄂庐,游宦湖北,同治二年病殁于宜昌幕次。时诒书方在襁褓,母携诸子扶柩归里。叔妾饶氏,爱诒书如己出,保育婚读,悉力任之,数十年如一日。诒书以母事之。他于光绪十四年(1888)乡试中举人,十八年成进士,先后充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
光绪二十四年,德宗变法图强,派其返湘襄理新政。他与熊希龄、黄遵宪、谭嗣同、梁启超等设南学会及时务学堂,广布新知,培育人才。二十六年,义和团事件爆发,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光绪避乱西迁,他愤然由京南返。后慈禧、光绪还京,他复人觐供原职。二十八年奉命任广西学政,在职六年启导新知,整革旧习,置学馆,取翘秀之材,躬督课之,士风大变。三十年,清廷废科举,兴学校,他任江西提学使,并被派赴日本考察学制。后派充-编查馆提调,于-多所建白,赏二品顶戴,加孔雀翎。不久复特旨授山西提学使,署山西布政使。适藩库有余银数10万两,某中丞欲取为公费。他不同意,单独衔奏归部库,廷旨嘉奖。
辛亥革命后,民国初年他任长沙关监督兼外交部特派湖南交涉员,之后又任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高等顾问,还乡后与朱恩绂、王铭忠等营办矿业。稍获利润,乃购置一屋、薄田数垄。其间曾应谭延闽兄弟、夏建丞、余倦知等邀至上海暂住,诗酒唱酬。其诗法苏、黄,书宗欧、苏。晚年目眚,随笔挥洒,仿佛南宫。求者甚多,其笔迹在南京及湘、津、沪间流传甚广。
抗日战争期间,他避居长沙县东乡。后日寇进至新墙河,因忧伤过甚,突患中风。1940年8月,汪诒书病逝于长沙东乡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