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宗晋
马宗晋(1933.1.31.—)
吉林省吉林市人。地质学家,减灾专家,全球构造的探索者,节理构造定性分析、渐进式地震预报模式和全球三大构造系统的创立者。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名誉所长。地学部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3年1月出生在吉林省一个军人家庭里,在日寇强制推行的奴化教育影响下,直到12岁抗战胜利才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因此深感耻辱,立志要为中国人争气。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使他深深爱上了地质学。1951年以迫切的心情和优异的成绩考取北京大学地质系,1955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普查系,师从王鸿祯、张席缇教授。随后留校任普查系普通地质学助教,辅导课很受学生欢迎和教师赞许,自制的海浪质点运动教学模型曾受到校方的鼓励。1957年在党的“向科学进军”号召的鼓舞下,怀着对李四光的无限钦佩,考取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生,师从李四光的学生孙殿卿教授,立志继承先生的理论,弘扬先生的理想。读研期间遵照李四光的嘱咐入北大补修了一年的数学和力学。1960作为中国科学院第一届研究生毕业,论文《湖北中新生代构造的力学分析,兼论三峡坝基稳定性和江汉平原石油构造》中编制的湖北省构造纲要图、两组褶皱联合作用的点阵分析和背斜构造格局的差异变形分析等结果,一直被引用到今天; 所完成的湖北中新生代构造力学分析,成为区域构造、基底与盖层不协调变形、褶绉联合等研究的重要参考。毕业后留在地质所工作,担任构造力学实验组组长,助理研究员,从此开始研究构造力学,特别是岩石节理(岩石受力的裂缝)形成的机理。1965年发表了第一篇学术论文《节理的力学性质,分期、配套问题》,受到学界的普遍重视,一举奠定了在地质力学研究方面的地位,文中的观点至今为高校地质构造教材所引用。同年担任川东缝洞型油气藏研究队队长,深入川东和威远油田地区研究缝洞型油气藏分布规律,根据生产实践提出的问题修正原定研究内容和方法,苦战8个月,研究结果受到四川石油指挥部的表扬。
历任京津地区地震办公室(国家地震局前身)分析预报组组长,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副主任,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所长,现为名誉所长,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1992年当选为地学部学部委员,1994年转为中科院院士。1998年担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专家顾问组顾问,是我国卫星对地观测网项目的首席专家,国家三部委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组长。
马宗晋同志的研究领域是地质构造、地震预报和地球动力学, 1966年邢台地震发生后,响应周总理的号召奔赴灾区工作,从此开始了地震地质学的研究。他把地震地质学的理论研究同震情分析紧密结合,使理论在实践中发展和创新。1972年与同事一道提出长期、中期、短期、临震的渐进式预报思想,制定了年度会商、月会商和周会商的地震预报工作程序;建立了世界上最长的地震时序剖面,发现了地震活动的多级韵律性;创立了震因学、震史学和震兆学等有中国特色的预报理论,并据此成功地预报了1975年海城大地震、1976年龙陵和松藩等地区的地震,曾受到周总理的亲切关怀,其中海城预报使政府得以把震区十几万人转移出去,成为世界上成功的震前预报,中国政府的这次抗震救灾行动,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范例。唐山大地震没有预报成功,然而两个月后参与起草的解除震情报告,使中央撤销了对东部地区的地震警报,长时间住地震棚而疲惫不堪的2亿人民恢复了正常生活。1978年参加中国专家组应邀赴罗马尼亚佛郎恰震区工作,对大震后会不会再发生破坏性强震提出了正确意见,为此荣获罗马尼亚政府的嘉奖。
在理论方面的建树是,1980年发表了学术论文《多(应力集中)点场》,给出大区域蕴能、多点释放、相互影响的理论依据,引导了震兆学对场源和点源的理论研究和预报实践的发展。根据1966-1976年期间9次大震的观测资料合著的中英文版专著《1966-1976年中国九大地震》,出版后在国内外学界引起强烈反响,荣获全国科技图书一等奖。提出地震成因论的新概念,确认大陆地震,特别是强震集中发生在10公里上下的优势层内(取名为“多震层”),“多震层” 就是力学上地壳组合板中的“能干层”。这个概念得到国内外学界的共识并被近年深层物探发现所证实,是对震因学基础理论的建树。1986年提出“灾度”的概念,受到各类灾害管理学家和社会及经济学界的重视,并得到引用和发展。正式提出全球北大陆200-500地震构造系的观点,建立了全球三大构造力学系统,并据此推论地球南、北半球和太平洋半球与大西洋半球构造动力环境的反对称性,推论地球质心对几何中心的偏离,以及地球壳、幔、核的旋转角速度差,从而引出研究地球动力学基本模式的一系列新途径。1995年出版了重点阐述全球三大构造系的专著《现今地壳运动问题》, 1996年出版了《全球新中生代构造图》(挂图)。2000年以来,着重研究地球非对称理论 —“现今地球动力学”,质疑、补充、冲击平面的地球板块说。
在减灾领域的重要工作和贡献是,根据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1989年建议国家成立三部委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并受命担任组长,使组里不同领域的专家共同认识到,自然灾害既有自然性又有社会性,以往的研究偏重灾害机理而忽视了社会影响,因此加强了灾害社会性研究,出色地完成了一系列开拓性工作:半年即建成含有10个重要子系统的减灾系统工程模式,5年后完成了《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的总论和分论,用统一体例编制出7大类自然灾害年表,完成了对解放以来全国灾情资料全面而系统的发掘整理和统计研究,查清我国自然灾害的直接损失约占全年财政收入的1/4。同时,领导这个小组针对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和规律提出全面减灾对策,撰写了1000多万字的论著、研究报告和文章,参与并起草了一批项目设计书和规划,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灾害科学研究和减灾事业的发展。1997年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地球双重非对称性概念 — 地球不是理想的椭圆形球体,从内到外都存在着复杂的非对称现象,北半球可能在缩小,南半球可能在扩张。这个新概念不仅会影响全球构造动力学的基本概念,而且对全球性重大灾害、环境和资源问题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1998年根据国情对全国减灾工作提出了分区管理的建议,主张根据各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灾害风险程度和实际减灾能力制定不同的减灾目标和对策。
马宗晋把地学的发展归纳为蒙昧地学、解析态地学、综合态地学和复杂态地学四个阶段,认为21世纪初期处于综合态地学阶段,包含地球理学、地球工学、地球社会学3个领域,中后期将是复杂态地学阶段,主张用整合的观点,通过学科的交叉融合来认识地球。
马宗晋的杰出成就获得了崇高的荣誉。197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89年荣获首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地学界最高奖项,终身荣誉奖),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曾多次出国访问讲学,出席国际会议,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马宗晋无比热爱自己的祖国,平生的最大的愿望就是想方设法使祖国由地学大国变成地学强国,为中国人争气,自己为之奋斗一生仍壮心不已。现在年过七旬,仍然朝气蓬勃,精神矍铄,青春不老。
合著、合编、主编的学术著作还有《地球构造与动力学》、《构造地质学-岩石圈动力学研究进展》、《灾害学导论》、《中国特大地震研究》、《活动构造基础与工程地震》和《中国灾害研究丛书》等多部,共同主编的学术论文集有《国际地震预报讨论会论文选》等,译著有《大回旋》,曾发表大量学术论文,其中1994-2005年的中英文论文计有10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