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吴仲禧(1895~1983)
吴仲禧,字奋飞,福建福州人。出生于店员家庭。清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时参加福建北伐学生军。翌年入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军官学校。民国3年(1914)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学习,毕业后历任援闽粤军龚师曾旅参谋、广东肇庆西江讲武堂教官、粤军徐汉臣旅中校主任参谋。
民国14年(1925),调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第三十团团附,随后参加北伐战争。在汀泗桥战役中因团长戴戟负伤,吴任代理团长,率部参加贺胜桥战役及武昌战役,因战功晋升为第二十四师参谋长。民国16年4月,调任第二十六师代师长,参加讨伐奉军的第二次北伐。在具有决定性的临颖战役中,因主力部队遇到奉军重兵阻击,伤亡重大,吴指挥该师连夜迂回敌主阵地左翼和后防偷袭辛庄,在七十七团团长蒋先云英勇牺牲、七十六团团长沈久成身负重伤后,吴亲临火线督率各团将士前仆后继,终于攻占辛庄,迫使奉军全线溃退,取得临颖战役关键性胜利,保证了北伐军主力顺利攻占开封。
民国16年(1927),大革命失败后,吴因对南京政府不满回到福州,积极参加邓演达等人组建“国民党行动委员会”(农工民主党前身)的活动,与林亨元被指定为福建省国民党行动委员会筹委会主要负责人。同时,开办双虹小学,亲任董事长,以该校作为掩护进步活动的据点。“福建事变”期间,他加入人民政府军事参谋团任高级参谋,参与军事决策。
“福建事变”失败后,吴被蒋介石通缉避居广州,后在余汉谋部任参议。民国23年(1934)夏,友人季方介绍从上海来的中共秘密党员王绍鏊约见吴,说有要事请吴设法通过关系介绍面谒陈济棠。吴即转请陈济棠的参谋长缪培南代为约见了陈济棠。王与陈达成在粤北边境江西红军与陈的部队互不侵犯的默契,推动了赣南前线双方代表的直接谈判,为中央红军长征顺利通过粤北边境创造了条件。
抗日战争前夕,张发奎任苏浙边区绥靖主任,约吴任上校作战科长,负责修筑抗日国防工事。期间,他通过王绍鏊关系与上海中共地下组织取得联系,于“七·七”事变前夕,由王绍鏊、何克希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共的指示,吴作为秘密党员继续留在张发奎部队从事抗日统一战线工作。淞沪抗战爆发后,吴先后担任第八集团军和第二兵团少将高参、第四战区军务处长、韶关(广东战时省会)警备司令、第四战区中将军法执行监等职务,直到抗战胜利。在这期间,吴积极协助张发奎抗日;同时,在与中共组织保持单线联系的情况下,主动掩护和配合以钱亦石为首的战地服务队及中共特支刘田夫、左洪涛、杨应彬等人的活动。民国27年(1938)夏,张发奎率二兵团总部转进到鄂东南,大批部队西撤受阻于富水阳新渡口。张接武汉会战总司令陈诚的命令,限火速在阳新渡口架设一浮桥,保证西撤各军和重炮武器顺利通过,任务十分紧急。吴临危受命担任渡河指挥官,并动员民众,冒着敌机轰炸,仅两周完成了架桥任务,保证了数十万部队及重武器安全西撤。平江惨案后,吴得悉国民党特务阴谋破坏八路军驻韶关办事处,他立即派人通知办事处主任云广英注意防范。办事处从韶关撤退桂林时,吴又派人暗中护送云到车站。吴的这些活动,曾被特务密报给蒋介石,说吴有“袒护异党嫌疑”,蒋令第四、第七两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余汉谋查处,张与余复以查无实据的电报,把事情掩饰过去,吴才幸免遭受破孩。
民国34年(1945)秋,吴作为第二方面军中将军法执行监进驻广州,主持审判处决了一批日伪汉奸。同时,与国民党上层民主人士联系,并以发起人身份积极参加李济深组建国民党民主促进会(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前身之一)筹备工作。
民国35年(1946),调南京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参议。此时内战爆发,吴与中共上海地下组织取得联系,潘汉年、张唯一等要求吴以“合法”的身份继续留在敌占区,进行军事情报工作。吴遂通过旧关系争取改任为-监察局中将首席监察官,后任-中将部员等职务,利用其身份不受沿途-宪特盘查的便利,往返于南京、上海、广州、香港,深入虎穴,获得许多重要情报。如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前后,他通过“华中剿总”情报科长胡宗宪,获取定期编发的华中作战态势的机密旬报;淮海决战前夕,又以-部员身份,亲临“徐州剿总”前线,通过总部参谋长李树正的关系,获取“徐州剿总”所辖绥区部队番号、兵种、驻地等具体布防情况及作战意图资料,为中共中央组织淮海战役提供了最早又较全面军事情报;解放军渡江作战前夕,通过中共地下党员鲁矗,获取敌京沪杭总司令汤恩伯签署给江阴至芜湖一带江防10个军作战任务和后勤补给的命令等。期间,还积极争取了国民党军队高级将领吴石、陈宝仓为我提供有关西北、西南、华南的敌军态势及台湾的重要军事情报。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广东省人民法院副院长、代院长,广东省司法厅厅长,广东省政协党组成员、广东省政协常务副秘书长,民革中央委员、民革广东省委员会第一副主委,广东省革命委员会委员,第四、五届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83年6月15日在广州病逝。
上一篇:方徽石
下一篇:黄天天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