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清濂
郑清濂(1853~?)
郑清濂,字景溪,闽侯县黄山乡(今福州郊区城门镇黄山村)人。同治五年(1866年),14岁的郑清濂考取马尾求是堂艺局(后改名福州船政局),在前学堂制造班学法文。7年后毕业,光绪三年(1877年),留学法国,入削浦官学,两年期满,继入德、比、英等国留学,得工学博士学位,留柏林监造铁甲船。光绪九年回国,奖4品花翎都司,为马尾船政工程处制船总司,计监造“镜清”、“寰泰”、“开济”、“广甲”、“广乙”、“平远”等9艘舰船,又开辟船坞,功绩卓然,遂擢副将加总兵衔,不久转为文职。疆臣交章论荐,以江苏侯补知县,自上海法公堂会审,擢监芦江铁路。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变乱后,郑清濂以道员身份,迎銮驾回京,清廷“赐食及绫锦并加二品衔”。慈禧太后曾3次召见清濂,醇亲王奕譞更器重他的学识,每进见必亲自出迎。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郑清濂递补魏瀚的马尾船政会办缺。光绪三十三年改任汴洛铁路总办。翌年又为京汉铁路总监督,入为邮传部参议海军部顾问官。光绪三十五年戴洵出使欧洲时,清濂被命随节考察海军,回国后赐工科进士出身。宣统二年(1910年)授海军正参谋官,领任海军部军政司长,并为留学生廷试同考官。
民国2年(1913年),郑清濂被委为福州船政局局长,不久调任京汉铁路局局长,又晋授海军造船总监,加少将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