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恒昌(1906--1985),劳动模范。奉天(今辽宁)辽阳人。1948年入沈阳第五机器厂当工人。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齐齐哈尔市第二机床厂车间主任、总机械师、党委副书记、顾问。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是第一、二、三、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
马恒昌曾经是齐二机床一个车间的普通组长,全国著名先进班组——马恒昌小组的创始人,曾任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总工会劳动部副部长,中国工会第八届、第九届执行委员,齐市职工技术协作委员会主任,齐第二机床厂总机械师、党委副书记等职,三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马恒昌小组”原是沈阳第五机器厂的一个小组。1948年11月,沈阳刚刚解放,这个小组在马恒昌的带领下,在敌机不断骚扰轰炸的情况下,奋不顾身地完成一批批军工生产任务,以优异的成绩于1949年4月28日获得“生产竞赛模范班”的红旗。马恒昌对工友们说:“工人阶级要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来带动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
1950年9月,中共中央和政务院决定在庆祝共和国建国一周年的前夕,召开开国以来第一次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出席会议的代表为464人,马恒昌就在其中。
马恒昌是在七岭子温泉疗养院接到东北总工会让他参加会议的通知。原来,马恒昌身体虚弱,加上积劳成疾,鼻子流血不止,次数也越来越频繁。为了让他尽快休息和安心治疗,领导、医生、同事多次做工作,硬把他从工作岗位上劝下来,并任命徐景荣为代理组长,主持小组工作,这才使马恒昌安心地去疗养。
第一次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如期隆重开幕了。各路英模代表一大早就步入了新华门,来到党中央所在地中南海怀仁堂。会议开始,毛泽东主席、刘少奇、朱德副主席、恩来总理等开国领袖出席了大会。会上,马恒昌代表小组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汇报了工作,向代表们介绍了民主管理和开展劳动竞赛的经验,受到代表们的一致欢迎,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马恒昌小组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小组——“生产战线上的模范”,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先进班组,马恒昌本人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成为开国劳模。
国庆节前夕,首都北京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城区处处是鲜花、彩旗,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氛围。9月30日晚,党中央和政务院举行盛大的国庆招待会,代表们应邀出席。在全国总工会副主席李立三和代表们的提议下,一致推举马恒昌代表工人阶级第一个向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敬酒。当李立三同志将马恒昌介绍给毛主席时,毛主席象见了老朋友似的连说:“我知道,我知道,我知道。”马恒昌激动地说:“我代表工人阶级向您敬酒,为您的健康干杯!”毛主席也举杯示意,声音洪亮地回答道:“为了工人阶级幸福干杯!”并同他热情握手。毛主席同马恒昌热情握手。会后,很多代表争相跟马恒昌握手——因为马恒昌跟毛主席握过手,大家分享着马恒昌的幸福。从1950年到1976年,马恒昌共13次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工厂遵照党中央和政务院的命令,东北人民政府将工厂的一部分向北迁移。马恒昌小组顾全大局,第一个报名、第一批北迁来到齐齐哈尔。在马恒昌小组带头示范作用的鼓舞激励下,职工顺利完成了北迁建厂任务,工厂仅用79天就开工生产了。二机床厂的退休老职工回忆,当时的齐齐哈尔市郊区有野狼出没,职工宿舍就在当时的郊区。夜班工人们在自行车上拴个铁桶,一边骑车一边“咚咚当当”地敲桶,以震慑野狼。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当年工厂完成了军工急需的弹头机、火帽机等机械设备的制造工作。
马恒昌小组从广播里听到了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取得了节节胜利的消息深受鼓舞,决心为抗美援朝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他们当时想,仅靠我们一个小组的力量那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把全厂、全国的工人兄弟都能动员起来,那力量可就大了!因此,就于1951年1月通过《工人日报》,向全国班组和工人兄弟发出了开展爱国主义劳动竞赛的倡议,得到了全国18000多个班、300多万职工的热烈响应。其中包括了相当一部分私营企业事业的班组和员工。
这个倡议涉及面和影响力是空前的,一直延续到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当时被称为“马恒昌小组运动”,在国内外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前苏联和东欧的部分国家曾多次派出工人代表团到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的马恒昌小组考察,前苏联还专门发行了马恒昌纪念邮票。1951年,马恒昌小组又重新修订了爱国公约,并订出捐献超额奖金50%和每人献工一天等多项长期捐献计划。据估算,共计为国家捐献相当于近1000吨粮食的财富。
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马恒昌小组”通过《工人日报》向全国职工发
出了开展爱国主义劳动竞赛的倡议,在不长的时间内,得到了全国1.8万个班组的积极响应。这一年,“马恒昌小组”提前两个半月完成国家下达给他们的任务,创造了69项新纪录。
1952年10月,马恒昌作为赴朝慰问团第七分团的副团长去朝鲜前线慰问志愿军战士,当马恒昌报告了全国工人阶级在马恒昌小组运动中取得的成果时,战士们欢呼雀跃起来。在炮火硝烟的朝鲜战场上,有200多位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将士,写信表示支持和响应“马恒昌小组运动”倡议,有的甚至写了血书。
文革期间,谁也不敢抓生产的混乱形势下,马恒昌不顾年逾花甲、奔走呼吁,劝勉职工坚守岗位、坚持生产,此时,他晋升为厂总机械师,但是始终不离开车间、机床,他每天早6点就到厂里,转一圈,来到组里督促生产。厂外“革命”闹翻了天,厂内马恒昌小组仍然坚守工作岗位,机床轰鸣,卡盘飞转,全车间、全厂的设备也开动起来了。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德高望重的马恒昌兼任了齐齐哈尔市职工技术协会委员会副主任。他主动担起了先进技术推广传播使者的重任。他把小组和厂内的能工巧匠组织起来,在全厂开展以革新攻关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技协活动,攻克了一项又一项生产技术难关。几十年中,马恒昌和他的技术服务团队,足迹踏遍19个省市自治区,他们传经送宝无偿地进行技术服务。
当年马恒昌小组仅用六个月就改造了18种工卡具和5种加工方法,提高工效1至3倍,创造10项全国新纪录。截至去年,马恒昌小组完成90年的工作量,产品质量合格率平均到达99.76%以上,实现技术创新成果1169项,采用先进技术143项,总结推广先进操作法98项,多为企业创效益2056万元,节约材料、辅料、工具合人民币417万元。他们5年时间完成14年工作量,为中国第一台万能铣床、升降台铣床、第一台251型镗床等多种产品研制做出突出贡献。
从1950年至1978年,“马恒昌小组”29年累计完成了43年零10个月的工作量,实现技术革新840多项。他是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70年代,他带领刀具队到全国各地表演,推广先进经验,影响很大。“马恒昌小组”发扬了工人阶级主人翁精神,以高度的责任心,创造性劳动,屡建功勋,成为全国工业战线上的英雄集体。马恒昌及其小组是全国机械工业战线的一面红旗。1985年7月18日,因病逝世,终年78岁。
1990年,-同志挥笔写下了“马恒昌小组精神代代相传”的题词。
60年来,马恒昌和马恒昌小组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累计完成了93年的工作量,多为国家和企业创造效益2620万元,累计实现技术创新成果1190项。小组先后有3人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2人被评为省劳动模范,3人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被选为全国人大常委,11人被选为省市人大代表或-表,小组5次被命名为国家级先进集体,54次受到省部级的表彰奖励。